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看国外如何以林草措施防治荒漠化

来源:快资讯 作者: 时间:2020.09.08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20世纪初以来,为了抗击荒漠化,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一些国家不仅从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发展策略和科学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而且充分发挥了林草措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果。

美国--多部门联合制定规划

美国通过多部门联合,实施大草原林业工程治理荒漠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南部大平原开展了大垦荒。为了解决人口增加引起的粮食紧缺,大量使用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毁草造田。在科罗拉多、新墨西哥等5个州交界的区域,损毁了数千万公顷的土地,成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为了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罗斯福工程),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并要求提交大平原长期发展规划。该委员会的8名成员来自国家资源委员会、人口再安置署、水土保持局、公共事业振兴署等7个联邦政府部门。在反复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该委员会最终提交了《大平原的未来》这一纲领性文件,文件成功指导了林草防治荒漠化工程的实施,取得了预期效益。



阿尔卑斯山: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Pandionhiatus 摄

澳大利亚和叙利亚--优化草场管理方式

叙利亚专家与牧民合作,通过轮牧、植树修复草场。叙利亚由于土壤贫瘠,常年干旱和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为了修复草场,当地社区动员牧民参与决策过程,鼓励他们全面掌握草原修复和管理技术。同时,当地人与专家合作制定并实施管理计划,根据季节变化,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草场的合理载畜量。管理部门采用放电影、与社区人民座谈、实地指导和召开研讨会,吸引当地人加入管理委员会,交流学习和掌握新草场管理技术。修复过程包括土地休闲、补种和种植。通过土地休闲,使久已消失的乡土植物重现生机。在草场退化严重的地方,补种乡土饲料植物和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目前,草场修复使巴迪亚草场恢复生机,灌木地定期放牧防止了灌木过快木质化,延长了灌木生命周期,草地生产力和牲畜承载力提高了数倍。这种草地修复模式不仅提供了饲料,还形成了更为健康的生态系统和虫鸟、动物的栖息地。

乌干达和尼日尔--改善民生促进荒漠化治理

乌干达将消除贫困作为保护森林、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乌干达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依靠森林和土地维持生计。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荒漠化,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为此,乌干达政府将防治荒漠化纳入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消除贫困计划包括为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制定管理办法;通过明晰土地权属和强化穷人权利、特别是妇女的权利,进行土地改革;短期内加强土地登记制度,长期内通过系统的土地划分,加强穷人的土地权利;规范房屋供给,保证最低标准,避免过度拥挤;减少薪柴砍伐;在保护森林核心区的同时,鼓励私人进入林业产业;为辖区和社区的森林提供更多支持;建立海滩管理机构,确保社区层面可持续管理,推进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改进气象预报服务,为农牧民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尼日尔开展了由农民领导的“再绿化运动”。尼日尔的几个地区大力鼓励农民自然更新林木管理。当地民众采用传统栽种办法,加强控制放牧和严格管理牲畜,修建石堰梯田等,不仅修复了严重退化土地,而且许多地方地下水位大幅提升。这对保障当地人基本生活和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和抗击荒漠化能力,都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增加农田防护林的林木密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喂养了更多的牲畜,生产了更多的有机肥。农田防护林还能保护农作物免遭强降雨和飓风袭击,减轻了农田沙尘暴危害等。

法国和罗马尼亚--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法国政府为治沙造林持续提供补贴。法国政府对林业进行分类经营管理,并提供造林补贴、长期低息贷款和林业税收优惠,推动了林业事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开始大规模兴建海岸防风固沙、荒地造林和山地恢复等五大林业生态工程。虽历经政权更迭,但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仍由政府预算维持,并由国家森林局执行。造林由国家给予补贴,免征林业产品税,只征很少的特产税,国有林经营费用的一多半由政府拨款。

罗马尼亚以土地修复资金和专项预算拨款造林。罗马尼亚为了控制土壤侵蚀和盐碱化,制定了全国造林计划,为退化土地修复提供资金,用于中央政府或社区、市的公共土地造林。国家复垦基金为退化土地造林提供资助,支持造林的资金来源还有专项预算拨款。

加拿大和日本--建立保护地,持续治理

加拿大注重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国家公园法、国家公园确认政策,是加拿大设立和管理国家公园的依据。国家公园是加拿大民众共有共享的财富。国家公园等保护区面积已占加拿大国土总面积的近1/6,占其森林面积的1/3以上。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国家公园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经济价值3倍于小麦价值。

日本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保护国土。日本政府把林业摆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造林由国家和都道府县拨款,建立造林补助制度和优惠贷款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针对本国多次发生大水灾,提出治水必须治山、治山须造林,特别是营造各种防护林。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连续制定和实施了4期防护林建设计划。1994年开始实施第五期防护林建设计划。

目前,全国已经营造或划定各种防护林。此外,还有自然公园、自然环境保护区、鸟兽保护区、特别水土保护区、名胜古迹、都市风景区等。通过治山事业,维持并提高森林所具有的水源涵养及防治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功能,实现了防止山地灾害、水源涵养和保护生活环境等目标。同时,治山事业使荒废地恢复成森林,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广告3分钟高效选好股,2分钟轻松买卖, 1亿股民的选择!^^「证券软件智慧版」 1次注册,免费使用!


日本森林秋色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兴林治山

韩国实施“治山绿化计划”兴林治山。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韩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4个“治山绿化十年计划”。第一个计划的重点是荒山绿化、薪炭林营造和林业宣传教育,为国土绿化和生态改善奠定基础。第二个计划的重点是修复荒废山地,发展目标是基本完成国土绿化,生态状况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山地资源化十年计划”,该计划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林分质量,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个计划的重点是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种结构,合理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通过实施4期十年治山绿化计划,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已消灭荒山荒地,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大增,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中东地区--4项措施防治荒漠化

中东地区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大量开垦牧场、乱砍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导致天然植被破坏,荒漠化加速,沙尘暴频繁发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东各国采取了4项防治措施。一是制定禁止开垦牧场的法律法规,建立牧场保护区。目前,仅在叙利亚和约旦,这种牧场保护区就超过60个。二是斥巨资绿化城市。这主要聚集在盛产石油的海湾国家。这些国家最近几年花了数十亿美元在多哈、迪拜等城市内外建造花园和绿地。三是大面积植树造林。20世纪70年代初,动工兴建了规模浩大的“绿色坝计划”工程。这项工程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东北部,同时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5国。四是通过节水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以色列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新农业技术,大力推行滴灌等节水技术,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国外荒漠防治实践的启示

五大洲各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表现在决策的综合性、政策的适时性、规划的合理性、管理的灵活性、措施的多样性、实施的持续性、方法的亲民性等方面。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是坚持多部门联合共同防治荒漠化。林业部门联合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其他部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乡村综合发展、山水林田湖草工程的实施等,能够系统、全面地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

二是坚持荒漠化防治政策与规划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防治荒漠化是一项复杂的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要根据需要制定完整、适用的政策体系,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导向和要求。同时,为林草等措施的布设制定科学规划,保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

三是坚持荒漠化治理的持续性和综合性。治理荒漠化要有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要在前期治理结果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荒漠化具有区域性,具体治理内容和目标多样,要适地适树扩大绿化面积,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措施并优化配置,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四是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生活在荒漠化影响地区的农牧民对荒漠化的危害和发生原因有更深刻而直接的感受,对其治理有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使治理规划、设计和措施等更加切合实际,治理效果更有成效。

五是坚持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人为不合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就是不合理土地利用,从而引起土地沙化、土壤板结、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等。根据国家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六是坚持森林资源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国有林由以木材供给为主转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经济收益为主转向以社会公益为主,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明确承包集体林地的权利和义务,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并付诸实施。通过林改调动农民造林的积极性,既有利于荒漠化防治,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在保护森林核心区的同时,鼓励企业、个人进入林业产业;为辖区和社区的森林提供更多支持,确保社区层面可持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