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时间:2020.09.18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正在唱响新时代的大合唱。

黄河治理,千秋大计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着眼,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布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年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多个省份印发了工作要点或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部署。

河南将围绕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等重点领域,先期启动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八大标志性项目;陕西明确22项重点任务,将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280万亩,完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内蒙古将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工作;甘肃将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祁连山保护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

“沿黄省区总体处于北方经济片区,实现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将在很大程度上破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表示。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黄河宁,天下平。千百年来,黄河与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又有着与长江不同的特点。

一方面,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但另一方面,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沿黄区域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强度大和贫困集中连片等问题于一体,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

“相对来讲,黄河流域涉及的区域面积也不小,但黄河没有发达的航运功能,在经济方面的贡献比长江弱一些,重点承担的是生态功能、水资源功能及农产品保障功能。”陈耀说。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水资源是最大的刚性约束。

“黄河流域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整个流域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尤其是要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陈耀认为,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实行科学规划,合理规划沿岸人口、城市和产业布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总原则,切实推动全流域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2019年,沿黄九省区生态建设成效初显:青海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黄河在四川省内的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10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6%;甘肃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2.9%,入黄泥沙含量由20年前年均4880万吨减少至去年的2254万吨,减幅达50%以上……

生态系统修复加速。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下游生态调度,向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持续推进生态系统自然修复。7月29日,通过近1个月的集中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一次性连续补充淡水1.55亿立方米,较近10年均值增加237%,创历史新高。综合监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正实现快速良性演替。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制定《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也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与长江流域类似,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特别是黄河上中游有7个省区都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与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陈耀表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除了搞好大保护,还要解决流域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

陈耀认为,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高度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

“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立足自身特色,为国内市场和国际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观光、康养、特色文化、绿色健康食品等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和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凸现特色、富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马庆斌说。

一年来,沿黄省区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速。例如,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提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陕西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3+X”产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沿岸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城市群等优势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集约化发展。”陈耀认为,要支持黄河流域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以中心城市为内核引领都市圈乃至城市群,带动整个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各地正在抢抓机遇加快布局。河南提出,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打造郑州大都市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支持洛阳打造“洛阳智造”新引擎、扩大开放引领新引擎、创新驱动升级新引擎、河洛文化铸魂新引擎;陕西提出,继续抓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出台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推进榆林、延安纳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规划范围;甘肃提出,加快兰西城市群交通、生态、产业、平台、市场、民生、区域等互联互通……

“未来经过若干年的建设,整个黄河流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会有明显变化,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会有大的提升,新动能的发展动力将变得更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会更加明显。”陈耀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