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乌仁其米克:奔波25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时间:2021.01.25

乌仁其米克挖掘的50多个民间艺人后来大都成了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做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在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工作的乌仁其米克,那时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自发的举动会为博湖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珍贵的贡献,从此她和博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再也分不开,结下了一生的缘份。

怕失传开始自发收录

自幼在大家庭里长大的她,对身边的蒙古族服饰、长调、短调、萨吾尔登、托布秀尔等耳濡目染,非常熟悉。然而,长大工作了之后,她发现,原来会这些技艺的人们在渐渐老去,年轻人都忙着听流行歌曲、学现代舞,这些传统的文化技艺正在“没落”。

“万一这些老人走了,这些技艺就失传了,多可惜呀。”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想法,从1996年起,她的业余时间就一头扎到了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去。到现在已经整整25年了,她的日子没有一天不是跟这些民间艺术在一起的。

当时她的工具仅仅是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个录音机,后来又增加了一台相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村间的小路上,到处去寻找会这些民间艺术的老人。

别人下班后都急着往家走,可她每天下了班骑着自行车就往乡下跑。周六、周日更是不着家,就泡在农民的地头上,帮他们摘辣椒、摘番茄、锄草、打药,只为了让他们表演这些民间艺术。

有一次,她骑自行车下乡去找民间艺人,回来的路上,车坏了,她推了好几个小时才推回家,到家已经半夜了。

这些费时费力却没有分文报酬的工作,她干得非常投入。有人说她“傻”,更有人说她“不务正业”,可她没有时间理会。

挖掘了50多名非遗传承人

她也想多陪陪老人,多陪陪孩子,可是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她经常要骑自行车带上老人,回家取服装,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开始表演、记录。

米代、米的可、和切、蒙太、代且、桑杰、耐得曼等都是这样被她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的。她用最笨的办法——一个词一个词地记,一段乐曲一段乐曲地背,回去再改成谱子。舞蹈则是用相机拍下来,分解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再用文字记录。

今年72岁的米代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的村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人。她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喜欢动手做一些小衣服、小包之类的物件,然后给它们绣上漂亮的图案。乌仁其米克找到她时,她发现还有对这个刺绣这么感兴趣的人,非常高兴地配合着,一个花样一个花样地记,一个作品一个作品地拍。她家里所用的衣帽、花鞋、枕套、门帘等用品都是自己和母亲共同绣出来的,刺绣的图案也都有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现在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开起了刺绣工作室。制作的服饰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展览比赛,获得诸多奖项。“我要把刺绣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喜爱上蒙古族刺绣,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米代说。

到了2003年,全国各地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一批一批地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仁其米克收集挖掘的资料成了最宝贵的档案资料,有些老人去世了,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地留了下来。她挖掘的50多个民间艺人后来大都成了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继续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目前博湖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3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有11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11人,这里面都凝聚着乌仁其米克的心血。

任博湖县文化馆馆长的她,近年来带领文化馆举办培训班排练的优秀节目参加各类展演、比赛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项。她还负责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正在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传承宝贵的、面临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博湖县投资188余万元,建立了上下两层1000平米的新疆博湖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那半年时间,她白天晚上都在传承中心里布置,怎么设计、哪个位置摆什么、体现什么,有时半夜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她都会跳起来赶紧记下来,天不亮就去重新弄。传承中心布置完了,她也累病了。

乌仁其米克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们共同建立了蒙古族传统服饰队、江格尔说唱队、托布秀尔演唱队,特别是挖掘成立了萨吾尔登舞蹈队、蒙古族民间长调队等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富有特色,深受各族群众欢迎的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全县参与的农牧民群众达70%以上。她还经常性地利用节假日深入农牧区,到农牧民家中了解文化户的实际困难,为民族民间艺人、文化户造册归档,归档的民间艺人可达300余人。基本掌握了全县非物质文化的分布情况,为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博湖县的群众文化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乌仁其米克说:“最初的搜集、挖掘、整理的工作十分艰难,在没有资金来源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多年来,我跑遍了博湖县所有民间艺人的家里,在辛苦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一种快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的充实和执着,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承,很多孩子在学习、发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继承人,此生我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