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法规 >> 正文

绿水青山的法治守望——安康优先生态环保立法工作掠影

来源:安康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1.04.14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市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先制定生态环保领域法规,涵养安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史上最严禁炮令:还百姓安宁秩序和蓝天白云

曾几何时,安康市区烟花爆竹声声入耳,此消彼长,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开业庆典,都少不了烟花爆竹助阵。这种不分情形、无论时段、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严重扰民,还带来了大气污染、火灾和伤人事故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大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让安康的空气质量屡遭重创,也让安康的最美颜值遭遇严峻威胁。多名人大代表建议安康禁炮,还百姓安宁秩序和蓝天白云。从法律层面全面规范烟花爆竹燃放迫在眉睫。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18年2月,历时一年多精雕细刻,前前后后修改30余稿,我市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也成为安康史上最严的禁炮令:“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责令停止燃放并给予100元以上500元以下处罚;违反规定非法销售烟花爆竹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法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条例》实施以来,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查处非法运输、储存、销售、制造、燃放烟花爆竹案件569起,行政拘留36人,行政处罚484人,批评教育629人,及时制止非法燃放烟花爆竹2600余起,劝阻4500余人。千年的传统旧俗在与法规的博弈中逐渐被文明的生活方式所取代,换来的是沉甸甸的“安康蓝”和“幸福蓝”。2020年,我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同比增加20天,安康首次高质量进入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排名全省第一。前段时间,当周边城市的居民在十面“霾”伏和近10年最强沙尘暴中忍受着“会呼吸的痛”时,刷爆朋友圈的“安康蓝”足以让所有安康人自豪。

省内首部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的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市唯一一个市级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物种,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9月1日,我市获批的第二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实施,填补了我省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的立法空白,也让化龙山保护区有了法律的加持。

“对安康户外恒大剧场陈某等人处以1200元的罚款。”2019年5月6日,化龙山保护局依法对擅自进入保护区拍照游玩的陈某作出处罚,开出了《条例》实施以来的首张罚单。

“在立法过程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既明确规定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目的,又对资源利用活动进行规范,使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汤萍说。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化龙山保护区的护林员司中平正带领着20多个劳力在自家的花椒园里施肥、薅草,干得热火朝天。

“再过一个多月,这些野生花椒叶就能采摘下来卖个好价钱,炒肉吃忒香咧!”

“以前,我们上山割漆、挖药材,挣不了几个钱,还破坏了生态。现在政府鼓励我们发展林下种植,我的花椒园已有20亩了,明年想再种10亩……”憧憬起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个年近50岁的汉子笑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以前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养山护山,不变的是绿水青山,变了的是村民们鼓起来的钱袋子。

为汉江立法:让母亲河更加清澈秀丽

“您认为在汉江中心城区段洗衣洗车清洗动物等洗涤行为是否对河流水质有影响?”2020年10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问卷调查”活动引起了安康市民的广泛关注。原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初审、二审《安康市汉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草案)》时,均有委员对禁止在汉江洗衣并进行处罚的条款各执己见,争论四起。为了广集民意,市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万人调查问卷活动。

“综合问卷分析,目前市民对加强保护汉江水质的意识已高度统一,对禁止洗衣洗车洗宠物等不文明行为和不良陋习正在改变,保护汉江母亲河的意识正在不断提升,立法制定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的群众基础已经基本形成。”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沈贵勇表示。

至此,一场因禁止汉江洗衣引起的立法争论告一段落,让这部保护母亲河的法规草案更加赢得民心,也让市民对汉江的保护意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伴随着法规条例的出台,一个新的机构因保护汉江诞生了,2020年10月16日,汉滨区汉江中心城区段环境保护办公室正式挂牌。截至目前,组织近3000名志愿者参与宣传劝导和清理江边垃圾,制止不文明清洗、焚烧行为3000余次,现场批评教育791人次,宣传劝返2025人次。

“在江边洗衣服洗了几十年,突然不让洗了我还真不习惯,现在我想通了,住在江边就要爱护汉江,要是都到汉江清洗脏物,那水质就越来越差了。”从不认可到现在主动担任自住小区的义务劝导员 ,鼓楼社区居民马义秀的变化是安康市民保护汉江意识提升的一个缩影,也让我们对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安康市汉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更有信心。

“最美最清汉江水,南水北调浪花飞!”相信不久的将来,安康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必将更加清澈秀丽,一江清水将永续北上!

珍“硒”资源保护:为打好“富硒牌”奠定法治基础

茶树吐翠,茶歌婉转,春天的茶山分外美。3月20日上午,“春之茶”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安康富硒茶春茶盛大开园的视频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线下茶山的游客逛得尽兴,线上云端的顾客买得酣畅。

物以“硒”为贵。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富硒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富硒产业作为全市生态友好型首位产业来抓,安康富硒食品产业连续6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

作为全国土壤面积最大的有机富硒区,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好这大自然赋予安康的珍“硒”资源,促进硒产业可持续发展?2020年5月1日,全国第二部护航硒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安康硒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

“矿泉水企业对水源地的要求非常苛刻,硒资源条例的出台大大减少了我们的投资风险。”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沈凡告诉笔者,公司新建的30万吨富硒水生产线即将投产。

正因为看好安康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一些企业纷纷落户安康。2020年4月落户的安康国硒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对富硒产业充满信心。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的实施,为安康打好“富硒牌”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也为富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相信随着“产业项目建设年”的推进,富硒产业必将成为安康最具影响力、最具特色的富民支柱产业,“中国硒谷”必将成为“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最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