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4.27
4月春光烂漫,在“三分土地七分水”的兴化市千垛镇,“千垛菜花织金黄”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正是千垛菜花的真实写照。
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原农业部授予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江苏唯一入选项目。
除了兴化垛田,我省还有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等6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33个。
作为“鱼米之乡”,江苏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如何传承好农耕文化,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耕文化,
孕育“鱼米之乡”历史荣光
每天清晨,千垛镇东旺村的陈友南都要下地干活,他的农田在一片水面上。
油菜花盛开时节,也是农闲之时,但陈友南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罱泥,在湖荡河沟中捞取水底淤泥用作垛田的肥料。
千年前,兴化因地势低洼饱受洪涝侵害,为抵御洪水,当地人运用智慧和双手创造性地水下取土,垒土成垛,打造出一块块大小各异的垛田,至今依然保持着垛田的地貌特征。
垛田独特的地理风貌,导致很多现代化的工具在这里没有办法施展拳脚,所以至今仍然保留着非常传统的农耕方式,很多农具其他地方难得一见。“这个叫戽。”陈友南指着手中的工具说,这是用来取湖里的水上来。
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延续至今,当地的龙香芋、生姜、香葱等蔬菜种类多、品质好、产量高,是久负盛名的蔬菜之乡,这也促使蔬菜脱水加工业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兴化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脱水加工基地,其中80%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位于千垛镇。每年千垛镇仅香葱的加工产品就达一万多吨,远销海内外。
兴化顶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祝善说,垛田土地上长的香葱收益是最高的,通过冻干技术,企业香葱产品年产值超1500万元。
水是江苏最鲜明的符号,同样被水孕育的还有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高邮湖是全国第六、江苏第三大淡水湖泊,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需要保护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还是拥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湿地利用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文化成果典范。
高邮湖湿地农业系统独特的地域优势、丰富的食物与淡水资源养育着我国三大名鸭之一的高邮鸭。高邮鸭的饲养和咸鸭蛋加工技术,在高邮地区更是家喻户晓,源远流长。
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以高邮醉蟹馈赠师友苏东坡,苏轼则以从扬州市面上购来的咸鸭蛋作为回赠,并作诗赞美咸鸭蛋:凫子(咸鸭蛋)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餐亦时欲。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地和农耕文化重要传承地,江苏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得益于跨越南北、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和四季分明的优越气候,拥有丰沃的水土资源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在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孟德富看来,勤劳智慧的江苏先民因地制宜创造的稻作、圩田、桑基鱼塘、茶果间作等耕作系统,对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两汉文化、吴越文化的兴盛产生深刻影响,在我国的农耕文化发展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在水稻文化上,泗洪县韩井遗址的人工稻田遗迹证明江苏稻作文化起源于距今8000多年前,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我国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水稻田;在渔猎文化上,苏州吴江梅埝龙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渔猎工具和鱼、龟骨骼,今天的吴江及周边地区仍存在大批以“渎”“浜”“湾”“浦”“塘”为名的地名;在茶叶文化上,宜兴地区在汉朝就已有茶叶生产技术教学案例记载,阳羡茶由茶圣陆羽直接推荐为唐朝贡茶,太湖洞庭山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的“洞庭茶”,在清康熙年间更名为“碧螺春”并沿用至今,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在发达农耕文化的孕育下,江苏一直位列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鱼米之乡”“天下粮仓”历史荣光到今天依然闪耀。
留住乡愁记忆,在保护中传承
各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农业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继承传统上下功夫,在发展上下功夫,我省擦亮农业文化遗产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湖畔春光早,山中茶色新。太湖之滨,苏州洞庭山的村民们又进入了忙碌的季节。顾晓军的茶果园里两拨工人正在干活,一拨是采茶工,一拨是为枇杷树疏果的工人。
在茶园里种果树是当地由来已久的农业传统,据史料记载,洞庭山茶果间作系统最早形成于唐代,茶和果共生共荣,产出了一代名茶洞庭山碧螺春,也产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枇杷、柑橘、杨梅等10多种果树。道法自然的农耕理念,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了洞庭东山、西山茶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我们茶园里种植了一些杨梅树,有的树龄有100多年,我们把修剪下来的树叶放在树根旁边,让它自然发酵、腐烂,重新融入泥土中。”顾晓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说,茶果间作,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果树花粉、花瓣、果子、落叶等落入土壤,茶树可以从土壤养分中吸收果香、花味,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独特花果香的优良品质。
洞庭山农民的生产与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息息相关,茶叶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带动苏州吴中区茶叶产量和产值年年攀升。2019年,全区茶园面积3.47万亩,茶叶总产量385吨,其中碧螺春产量127吨,同比增长18.7%;茶叶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碧螺春产值为1.7亿元,占总产值的51%。
去年,吴中茶果复合系统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秘书长叶国平表示,接下来,将对茶园中果树的品种、比例以及种植模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把茶果间作模式推向标准化发展。
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作为一项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拉动了当地茶果产业发展,带动茶农、果农就业增收,也积极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发扬,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山水和人文画卷。
为更好地留住乡愁记忆,我省在村落保护、农耕资源开发、农耕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2013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在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文件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南京、常州、苏州、泰州、宿迁等地纷纷推动农耕文化、学农活动等进校园进社区。2017年9月,我省以省政府令形式印发《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对传统村落进行立法保护。
入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区,在加大保护的同时,通过农旅结合、品牌打造实现产业化梯度发展,彰显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如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因其万岛耸立、千河纵横的独特姿态成为奇观,兴化每年通过举办千岛菜花旅游节等形式,传承弘扬垛田农耕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无锡连续20多年举办“中国·无锡阳山(国际)桃花节”。
深挖丰富内涵,释放更多活力
为深入挖掘我省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年,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旨在从江苏实际出发,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我省农耕文化释放新活力,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维持原貌,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成了发展的契机。
兴化市千垛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晏中和说,近年来,垛田的产业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借助垛田,借助油菜花来搞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景区周边家家都开农家乐、都能做民宿。一个月最多的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最少的也有三四万元。”
每年为期一个多月的垛田菜花节,能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让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焕发了新的生机,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商机。
因水造垛、因垛种菜的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活化石”。保护与发展是当地面临的重要课题。
兴化市委农办副主任平文策介绍,泰州市颁布了垛田保护条例,为保护垛田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遵循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的方针,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品牌价值,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菜花节成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垛田传统种植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我们当地的脱水蔬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市脱水蔬菜出口额达到了1亿美元以上。吸纳农村就业人员5万多人次,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吴中区书协、美协会员,苏州市东山东灵茶叶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蕴艳常常将自己对茶的情感转化为书画创作的主题。“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山人,我是喝着洞庭山碧螺春长大的,我常在茶香中寻找书画创作灵感,在作画的同时品味茶的文化,书画和茶已经融入我的人生。”王蕴艳说,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传统的茶果间作模式、非遗传承制作工艺以及高品质的茶品,奠定了江南茶文化发展的深厚底蕴,推动了江苏茶产业发展。
然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以高邮湖湿地农业系统为例,近几年来,随着沿湖地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显著增多,这不仅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威胁。
此外,当前农耕文化传承还面临文化载体消失的风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农耕文化的载体逐渐湮没,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文化主体也正遭受着断层风险。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农民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使得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与消费主体流失,阻碍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播。
“要‘软硬结合’,从江苏实际出发,传承保护优秀农耕文化。”孟德富说,在推动村庄环境面貌改善提升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注重科学利用和价值提升,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释放新的活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守住村庄、保护载体,激发村庄发展内生活力,聚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生态农业体系、传播推广农民艺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传承耕读文化。同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提升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认同感、参与感。立足本土特色,创新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方式,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发展的农耕文化传承机制,激发古老农耕文化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