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铸造之乡泊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09
泊头铸造业有文字考证的历史距今1300多年,近代以来泊头就成为我国著名的铸造之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泊头铸造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泊头是国家建设事业中铸工劳力的重要来源。1958年5月,仅6万亩耕地、3242户的东辛店一乡,只剩3405人,铸工外出者多达6200人。1959年,全县各人民公社都建立了铸造厂,其中寺门村社办厂用玛钢生产耙齿、耧脚、镐等农具,开创了以铸代锻的先例,年创产值50万元。为此,河北省机电厅和国家商业部召开了现场会,将产品推向全国。六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在泊头县委组织下,全县100多个生产队汇集泊镇建起75家铸造厂,100多座冲天炉、四五千铸工联合从事铸造业,年产铸件4万吨。1964年,泊头传统产品犁镜在机电部高级工程师凌业勤的改造下发展成为50多个规格的系列产品,它采用了金属模工艺。从此,犁镜成为泊头名牌产品畅销全国。七十年代初,邯邢钢铁基地工程上马。以工程需要为主线,泊头承担了19万件铸造和加工配套任务,其中1800毫米大阀门等硬骨头项目,实行大会战的方法,全部如期完工。至此,铸造业已发展成为泊头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泊头铸造业得到飞速发展。十几年来,泊头铸造产品在向系列化迈进,从七十年代末普通灰铸铁的一统天下发展到高强度灰铸铁、球墨铸铁、抗磨铸铁、耐热耐蚀铸铁、高牌号玛钢等各种材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闯入铸造之乡,使铸造业焕然一新。1987年,郝村电梯厂采用消失模工艺开发了汽车模,并很快传播开来。1991、1992年河日、新乔两个中外合资企业相继投产,开创了泊头树脂砂造型工艺的新纪元。1995年泊头市铸管厂引进真空实型铸造技术开发了汽车曲轴。至1995年底,泊头市已有注册的铸造企业966个,其中国营、集体企业14个,乡镇企业23个,私营和个体企业929个,年产铸件18.53万吨,从业人数达4.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