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非遗传承要走进年轻群体

来源:东博社 作者: 时间:2021.07.23

(东博社记者/梁舒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更是人类文明记忆的载体。近年来,国家和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非遗也在繁荣市场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让非遗传承重新焕发生机,适应现代化需求也成为新的议题。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出路所在。活在过去,注定会被时间所掩盖,唯有创新可以激活内在的力量。

“在文化前行中,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许多人认为非遗是老旧的,经千年传承至今,年轻一代都不会喜欢,其实不是,非遗的技艺可能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它创作的题材会随着时代而改变,比如瓷器,明代有明代的样式,清代有清代的样式,它生产流程和技艺基本相同,但其样式和内涵却顺应当时的潮流和审美。”在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专访中,陈四光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要注重实践性以及实用性,找准市场定位和需求,非遗的传承不应该束之高阁,与社会和人民群众脱节。

最好的传承要融入到当代的生活当中去

“非遗重新进入生活”是传统工艺继续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非遗保护和传承只有根植于普通民众这块沃土,才有更旺盛的生命力。陈四光认为非遗的文创产品设计要融入当代生活,适应年轻一代的市场化需求,并促使其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促成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一方面必须唤起其内生动力,促使其创新发展以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换句话说,要不断营造保护非遗传承的社会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非遗从根本上来说是嵌入在当地生态与社会文化脉络中,作为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文化事项,是其思想脉络与行事逻辑的起点与终点。所以说“非遗”代表的是一种日常化与生活化,只有回归日常生活才是对在地文化的最高敬意。

“非遗+”让非遗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我希望在南宁能出现这样一条非遗街,里面都是非遗的产品和美食,将全国乃至东盟国家的非遗和美食展列在内,民以食为天,将美食作为文化相互输出的一个过程,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将旅游和文化相融合。”陈四光提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发展方面的可行性路径以及营销策略等问题时这样说道。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助推城市发展非遗既是城市的文化基因,也是城市形象的文化符号。

如今,“非遗+旅游”在旅游行业内十分火爆,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城市的未来,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非遗+”不失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出路所在。

陈四光提到,非遗对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将非遗技艺的传播以及教授,例如,剪纸、刺绣等技艺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帮助乡村脱贫,“非遗+扶贫”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科学地整合非遗项目,将濒临灭绝或者亟待挖掘重现的非遗项目保护好、传承好,让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科技、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等形式,让古老的非遗不但“活起来”,而且“火起来”。

来源:东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