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红色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时间:2021.09.17
“那八十六年前的一幕,就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一个危在旦夕的民族,在血雨腥风中呻吟,在内忧外患中挣扎,北平,终于爆发了。”植物园樱桃沟内,老师正饱含深情地朗诵着“一二·九”诗歌《勿忘国耻》,仿佛将学生们带回了那个血雨腥风、战火卓绝的年代。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纪念那些为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海淀教科院研发了海淀区红色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设计了20个活动方案,并在各个红色研学基地实施。9月12日,海淀教科院红色研学项目组在植物园樱桃沟“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组织了“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来自西苑小学、北外附校、石油附小、八一学校、交大附中、十九中等学校的近40名中小学生、家长参加。
重温红色经典 不忘救亡运动
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植物园内天气凉爽,景色宜人,老师带领亲子队伍来到樱桃沟“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九一八’事变发生90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这次红色研学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到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8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曾在樱桃沟举行军事夏令营,学习抗战的本领。如今,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勇敢的精神,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这样才对得起先烈做出的巨大牺牲。”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中学高级教师宋世云向各位同学、家长及老师介绍了此次红色研学亲子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植物园樱桃沟“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的峥嵘岁月,指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背景及过程,号召大家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情怀。
随后,老师与学生们一同走向园内“保卫华北”“收复失地”两块石刻,为他们讲述了石刻的来历,“‘一二·九’运动后,北平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队员经常组织人员在西山地区进行军事训练和游击战演习。1936年7月,北平民先队和北平学联在樱桃沟举行了第一期军事夏令营,为抗日做准备。而这两块石刻文物就是85年前留下来的,虽经岁月的淘洗,依然无法抹去历史的痕迹。”学生们认真学习聆听,被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辛苦付出与拼搏精神深深感动。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
“我们再翻到前一页,书中在这个知识点上做了注解,我们对这段历史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纪念亭的一角,老师与学生们翻看着《海淀区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手册》,对照“一二·九”运动故事展板的内容,进行着更加深刻的解析。
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了3组,借助场内主题展板、碑文题字以及红色研学手册等,跟随指导老师一起深入学习抗战史实,铭记抗战英雄,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的建筑设计寓意等内容,并开展了小组讨论。
“无数革命先烈用牺牲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幸福,我要好好珍惜。”考察探究和阅读学习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此次得学习体会,“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了很多英雄,更感恩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未来,我也要好好学习,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反复回味其中蕴含的道理,同时,也立志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发扬光大。
“红色研学活动让孩子走进了革命圣地,改变了原来单从书本上看历史事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氛围非常难得。实地考察的学习模式,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有助于孩子们更切实的体会革命历史,从内心深处提升爱国情怀。”“看到过去,立足现在,才能面向未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革命先烈的高大的形象如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参加活动的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了分享。
宋世云告诉记者,海淀红色研学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通过带着孩子走向一座座革命历史纪念地,进行党史教育、国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海淀区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缅怀革命先烈,激发青少年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树立远大理想,发扬“一二·九”铸成的伟大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担当责任、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