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沿岸,看生态保护新成效、动能转换新气象——大河奔流,滋养黄河两岸新生活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9.13
“我现在每走到一个林场,看到没有树或者树少了就难受。”与林场打交道三十多年,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觉得自己种树种出了“职业病”,也正是因为这“职业病”,黄河支流一干渠1公里外才有了广平林场这个“天然氧吧”。
近日,记者行走在黄河沿岸,看到的不仅有治理后的绿水青山,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气象,更有乡亲们越来越美的新生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齐鲁大地结出的累累硕果,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我们这儿的树上会掉鱼”
“我们这儿的树上会掉鱼!”王吉贵告诉记者,每年5月份,是广平林场鸟类集中繁殖的时节,繁茂的树木上密布着数不清的鸟巢,鸟儿从附近的水塘里叼来鱼儿喂雏鸟,时不时有鱼从树上掉下来。
广平林场距离黄河支流一干渠1公里左右,总面积2130亩,森林覆盖率达70%,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5000多个。苍鹰、红隼、长耳鸮……广平林场的鸟类达160余种。王吉贵介绍,这里曾经土地沙化非常严重,通过多年植树造林,终于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近年来,广平林场加大了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林子里鸟儿种类开始增加,现在每年有上万只鸟儿来此繁衍栖息。2019年,这里晋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为聊城市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
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建筑垃圾,如何避免“建筑垃圾围城”,这是一道“必答题”。
“10分钟,我们就可以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9月17日,在菏泽城建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公司董事长卞学春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难题,还避免了因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导致的河道淤积、水体污染等生态问题。”目前,该公司已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100%循环利用,年可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
废旧老矿区变精密制造产业园
在邹城市北宿镇,有一座运营了40年的矿区——落陵煤矿。随着资源枯竭、产能下降,煤矿关井停产。如何盘活闲置老矿区,实现凤凰涅槃?当地联合企业规划建设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昔日老矿区开启“蝶变”之旅。
招引进园的13个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开花。以艾坦姆高端流体控制阀生产项目为例,该项目2019年正式落户邹城,去年10月新厂区扩建,产能快速提升。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各类高端阀门6万台,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4亿元。这一项目的成功引进,还吸引了上游合金铸造企业落户,老矿区转型道路越走越宽。
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犹如一个个齿轮,共同驱动着山东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这是玻纤窑炉,它打破了两项卡脖子技术,一项是纯氧燃烧顶烧技术,一项是大流量铂金漏板技术。”9月14日,在年产12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车间,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浩介绍,对比老的生产线,新生产线吨产品能耗降低35%-40%,节约成本600至700元。目前,公司生产出的玻璃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创新不会一蹴而就。在泰山玻纤,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比例逐年加大研发投入,3.7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设施,并引进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骨干,形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完善的创新体系,为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偏僻的山区“活”起来
点开手机就能配肥、浇水、调节温湿度,能线上预约“滴滴农机”进田作业,还有农业专家在线答疑解惑……在泗水县“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一款叫作“一起种”的APP成为了农民的种地“神器”。
“我们在这里打造数字化田园综合体,可以为一位农民带来五份收入。”中佳海蓝企业管理(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晓晨介绍,农民每年每亩能有800元的流转费,同时农民来综合体打工一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综合体开展了“按揭农业”模式,让村集体经济参与进来,村民每年能领到集体经济分红。综合体内还设有庄户学院,农民可以通过学习技术再就业增加收入。公司还培养一部分农民成为正式产业工人。
只要敢想敢试,农村照样能凭借文艺范儿“出圈”。九女峰书房是位于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东西门村的一座山间书房,9月15日这天虽然是工作日,书房的游客却络绎不绝。
泰山·九女峰乡村度假区总规划涉及19个村,目前一期在3个村建设的“故乡的云”高端民宿、九女峰书房等项目已全部投入运营。大量游客涌进园区的同时,昔日的农民变身保洁员、安保人员、厨师、饮料制作员,还有的开起民宿、农家乐,偏僻的山区“活”了起来。
更为可喜的变化是年轻人主动回乡。1998年出生的马腾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当导游,看到家乡的发展机会后主动回来当起讲解员。“现在每月工资四千多,我觉得很满足,在家乡工作更有归属感。”马腾说。(张文婷 高田 刘涛 王浩奇 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