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工学团的红色印痕与战时教育︱走近陶行知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时间:2021.11.02
爱满天下
是陶行知的教育真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陶行知一生的写照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 130 周年
让我们走近陶行知
共同纪念和缅怀先生
TAOXINGZHI
山海工学团的
红色印痕与战时教育
文/陶侃
曾祖父除教育之外,对进步青年的思想和开展的活动也非常的支持,也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例如建立了党组织、艺友制,结合当时国情,积极推行战时教育等。
建立党组织
山海工学团创办以后,一些原晓庄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地下党员聚集到曾祖父周围,上海地下党组织也开始在山海、晨更等工学团内活动。最早进入山海工学团活动的是上海教育工作者联盟,成员中有中共党员,也有倾向于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主要任务是在当时上海的教育界发展中共势力,开展革命活动。在山海工学团活动的还有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简称“中青”),这是中共中央局出版部和共青团领导下的青年组织。“中青”的任务是传播中共的理论书籍和刊物,组织读书会。工学团有一批进步青年经常传阅出版部发行的宣传品和革命理论书籍,“中青”便建立了读书小组并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中青”组织。1935年起,上海教育工作者联盟和“中青”两个组织中的共产党员各自在教师、小先生和农友中发展党员。
部分晨更工学团团员合影
1933年5月后,在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临时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上海和江苏的党组织陆续停止活动,由于山海工学团地处上海和江苏交界的乡村,且以教书为名义掩护,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共党员的避难所,包括毛泽东侄子毛远耀、林一新等“中青”负责人等一批中共党员来到山海工学团以辅导员的身份进行秘密建党工作。中共党员张劲夫还担任了山海工学团总团的第二任团长。1936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上海教育工作者联盟全体盟员转入“国难教育社”。山海工学团的上海教育工作者联盟和“中青”组织合并为“国难教育社山海分社”,党的组织也合并,继续开展国难宣传和教育。1936 年 1月28 日,山海工学团 30 名师生参加纪念“一 二八”4周年活动,他们加入游行队伍,宣传抗日救亡。
山海工学团指导员张劲夫在看书学习
1935 年之后,山海工学团的教学内容由之前的普及教育、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转变为以国难教育为主,这是一种旨在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政治认识,破除“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将农民团结起来,从而投入民族救亡图存运动中的教育活动。主要的教育形式有:运用各种纪念日举行集合纪念,分队宣传;运用民间固有集会如土地会、庙会等作集合宣传;民间固有娱乐集会如社戏等作集合宣传。此外,在宣传时应注意群众情绪的反响,开办读书班,提高农民大众文化水准;举行时事谈话,提高大众的政治认识;举行谈心会,启发大众对救亡运动与生活问题的联系的正确了解;由觉悟的农民大众发动农民大众救国会的组织;运用乡间固有组织如关帝会、岳王会、保卫团等灌注民族解放斗争的意识,使之成为真正的救国运动的单位。
李公朴
邹韬奋
聂耳
冼星海
在国难教育的师资方面:曾祖父邀请李公朴、邹韬奋、聂耳、冼星海等社会名人来山海工学团教学、演讲、演戏、放电影,对于农民、妇女、儿童的教育,也都围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比如通过看图识字,江南小调填新词演唱,到大场市场上开展宣传活动。可见,虽然国难教育的目的是将农民从封闭与保守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中解脱,放眼看天下,但工学团的教育方式依然尊重农民、贴近农民,将教育活动嫁接在传统的庙会、关帝会、社戏演出等场合,通过电影、本地歌谣、连环画、照片等通俗易懂的形式代替宏大的叙事和深奥的理论,此时的山海工学团师生活动范围不再局限在大场地区,也不再局限教书本和生活知识,而是成为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培养抗日救亡运动骨干的教育场所。
艺友师范
1936年秋,山海工学团根据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小先生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办了艺友班,以提高小先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教人的能力。“艺友制”教育源自 20 世纪 20 年代曾祖父开办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为改变师范教育薄弱、师资力量匮乏的状况,联合南京试验乡村学校等中小学、幼儿园招收教师,曾祖父提出:“艺者艺术之谓,亦可作手艺解;友为朋友。凡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者,谓之艺友制教育。……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 , 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艺友制师范教育传达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和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与最初作为培养师范生的目的有所区别,山海工学团的艺友师范班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仅是学做教师,还可以向农人,向山海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除了学习技能,更是学习如何成为服务大众的人。
在沈家楼开展的识字活动
山海工学团的艺友师范班分甲乙两个班,年纪稍大一点的编入甲班,稍小一点的编入乙班,两个班各 20 余个小先生,校址在沈家楼东边的一幢农房里,依然是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据当时的一位学生回忆:“我们几十个青少年在艺友班学习生活很紧张很愉快。为了抗日救亡、为劳苦工农办教育,我们团结战斗在一起,不分昼夜地学习和工作。多数同学是半天学习,半天做小先生、办儿童或青年工学团。我们经常到各分团去教书或讲故事。有一次我夜行十几里路到郭家桥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张老师讲国家大事,我讲抗日联军的故事《三江好》。男女老少来了三四十,个个听了都动容。”
青年工学团合影
山海艺友班的教师队伍力量雄厚,诸多当时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艺术家前来任教,其中就包括田汉和冼星海。他们克服了交通、住宿等艰苦条件,教乡民唱歌,为乡民演出。
“那时郊区的交通是很不方便的,长途汽车每隔两个小时左右才有一班。星海老师到山海来,有时是长途跋涉,从上海步行来的,后来索性搬来一只帆布床,搁在贫苦农民周荣泉的柴屋里住下,柴屋没有窗户,只靠屋顶上巴掌大的天窗射进一线光亮。星海老师练习小提琴时,就只好站在屋后竹林旁的小河浜头拉。冬天,手和脸都生起冻疮,可他还是不间断地练功。”
一二 九运动前后,田汉率领一个剧团来山海为农民演出,金山、金焰、崔嵬、安娥也先后来山海演出,深受欢迎。后来我们山海总团也组织了一个话剧团,因为农友们听“国语”有些困难,我们就用上海方言来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三江好》等抗日戏剧,农友们更加欢迎了。后来青年农友孟根根等也参加演唱。记得演香姑的是黎明。每次演出,人山人海,观众流下了不少眼泪,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
陶行知作诗《自动学校小影》
1937 年上半年,抗日救亡的浪潮日益高涨,艺友班的社会活动也达到高潮,他们主要是到大场地区农友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然而,艺友师范班仅维持了一年时间就在战火中终止,1937 年“七七事变”后,艺友班学生立即去往各村传播二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的消息,此时艺友班已有部分师生奔赴抗日前线。八一三事变后,大场地区成为抗日战区,艺友班停办,20 多名学生在 8 月下旬由王东放、张健等带领到上海余日章小学住下,后来全部加入张劲夫领导的战地服务团,开赴前线直接参加了抗日战争。
国难教育与战时教育
1937 年“七 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 月 13 日,日军在上海从闸北、江湾、虹口、杨树浦一带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22 日起,日军又侵入包括宝山大场地区在内的上海北部等地,9 月份日军占领了吴淞、宝山、罗店、刘行等地,国军各路兵力集中在大场,双方激战至 10 月 26 日,大场最终失守。曾祖父在接受《新华日报》报社记者访问时,阐述了他的战时民众教育思想,包括:“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爰当此坚持长久抗战时期,应使全民皆具有抗战信念,须将社会与学校,彼此互相推动,以构成全民抗战之事实;生活与教育联为一气。办战时民众教育应养成民众战时之生活,使各个民众一切生活动作,悉含有抗战之意味,而战时教育之实施,处处以抗战为对象。生活为抗战,抗战即生活,即知即传。任何民众对于抗战一切问题,即其所知者,即传达别人,倘人人能即知即传,则抗战知识可普遍于各阶层,收效当然很大。至于实施办法。第一、从教学方面言之,不分老幼性别,使知识较高者,教知识较低者,已知者教不知者,虽儿童亦可教成年。第二、应训练民众,能用脑用手用机械,譬如开汽车,接电线之机械技能,亦可有助于抗战。”
山海工学团参观战地服务团的团员
根据曾祖父将国难教育转变为战时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山海工学团的教师们在国难教育社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以山海师生参加战地服务团,实施战时教育。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大场地区处在前线,为避免村民伤亡,团长张劲夫即带领山海各村的老弱妇孺撤离到上海租界里的泰利洋行、仁济堂、青年会等开设的难民收容所。林一心带领部分师生做难民工作,通过教唱救亡歌曲、谈心、宣传抗日主张,鼓舞难民抗日救亡的热情。1937 年 9 月到 10 月,大场一带战事激烈,山海工学团师生组建了战地服务团,直接服务于第四路军六十六军,为六十六军放哨巡逻等任务,甚至配合抗日军队铲除汉奸,救护伤员,运送枪支弹药、粮草、慰问品到前线,投入到了抗战中去。随着大场沦陷,战线西移,国军部队撤出上海,战地服务团也在沈增善的带领下回到难民收容所。
上海沦陷后,张宗麟、方与严、林一心、方明、朱泽甫、沈增善、孟根根、赵文明、张耀祖、沈柏生等一批山海师生留在租借难民收容所开展工作,主要是安置难民,宣传抗日救国及前方战况,根据形势和个人情况,动员他们回乡务农,或者为抗战服务,乃至直接加入苏北和安徽一带的新四军队伍;培养党的骨干力量,有条件者吸收为中共党员。1940 年底,党组织领导人方与严、林一心决定要沈增善等人回到大场沈家楼开展秘密工作。
沈增善回到大场之后,赵文明、张耀祖、沈翼飞、沈柏生、孟根根等党员和积极分子也陆续回到大场,当时山海工学团及各分团仍有一批学生、小先生、积极分子留在大场农村,沈增善回到家乡后以“团友会”的名义将其中 80 余人组织在一起,常以聊天的方式回忆山海工学团的往事以及工学团给大家的教导,从而了解各村情况,联络、发动和组织群众。根据大场南部地区农民以种菜卖菜为生,而日寇统治下,经济凋敝,物价飞涨,菜农的生活越来越困难的现实情况,他们组织了菜贩互助会,村民互相调剂种子秧苗,互相支援劳力,救济经济上的困难,交流种菜、销售的经验,改善了菜农的生活。之后,他们又针对农村小赌成风的现象,他们成立了戒赌会,深入各村宣传戒赌,使赌风得到收敛,随之在大场镇推广开来。接着,他们发起了聚餐会,联络群众,启发教育群众。
大场镇是江苏进入上海市区的咽喉地区,很多日军在此驻扎。日军在此修建了大场机场,用大场的村民做工人,团友会就设法派人进入机场当小工,利用工作之便将飞机数量、机库位置、弹药库地点、机枪炮位、驻军番号、驻军人数、部队调防、活动规律等都及时向中共上海近郊工委汇报。在此过程中,沈增善发展了沈翼飞、孟根根、沈柏生入党,并培养了 20 多名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