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我的家”(走基层·干部在一线)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时间:2012.04.09
4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王营村,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鸟巢蜂窝结构半球形生态温室正在紧张建设中。再过几个月,这里将形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示范、生态特色餐厅、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
“冯书记和工作组好啊,你看现在村里多干净,路两边有花坛,下雨不用踩泥了,晚上出门有路灯。”64岁的王清义老人停下手里的活,跟我们聊了起来。“别看我这个年纪,在这里打打零工,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块,等这些工程全都建好了,生活肯定会更好。”
几句话一说,站在一旁的东营市农业局财务科副科长冯勇有点不好意思。从2010年7月1日来到王营村,他已经在这工作了近两年时间。虽然上有生病的老父,下有尚未成年的孩子,但冯勇大多数时间都是吃住在村里,生怕群众有事找不到自己。
王营村毗邻231省道,过去以蔬菜、小麦种植为主。但是,由于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王营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财力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冯勇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前就是搞材料,真正了解基层情况的机会少,到了这儿,首先作息时间就变了,可以说没白没黑,工作思路也不一样,一个事儿从想法到规划再到执行,自己得从头盯到尾。”
为了找到帮扶的切入口,冯勇曾经和时任村支书的王大营在一块琢磨了一个星期。全村138户群众,冯勇和同事们挨个走了个遍,发放的入户调查表回收率100%。下派帮扶工作组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全部公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两年,王营村的生态家园项目建设有声有色,具有“中国红”韵味的进村门楼格外惹人注目,特色产业文化一条街已经显露雏形。更为重要的是,村里的发展有了新路子:800余亩土地流转到一家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随之而来的还有上百个就业机会;鸟巢蜂窝结构半球形生态温室项目建成后,将集聚立体农业、气雾栽培、鱼菜共生等现代农业技术。
“他们干得好不好,群众认可不认可,这个都不用我多说,你自己随便走走,看看村里的变化就知道了。”因为前任支书工作变动,在冯勇和村民们的努力下,一直在外做生意的王连营被请回到村里主持工作。
按照东营市确定的下派帮扶工作计划,冯勇和同事们将在2013年的4月离开王营村。尽管还有1年时间,但冯勇觉得没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应该说思路还是比较靠前的,但规模还小一些,目前只能先做个示范,力争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一旦我们离开了,要给村里留下一个能产生效益的产业。”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冯勇和王营村的群众之间关系非常亲近。就像冯勇自己说的,有一种感情融合在一起,“这里就是我的家,只要以后群众还能记得我,就是最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