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紫金文化艺术节 瞿独伊眼中的父亲,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南京上演

来源:快资讯 作者: 时间:2021.12.01

       上周末,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于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作为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竞演剧目、“金陵小剧场”展示季重要内容,在南京艺术学院上演的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正是从女儿瞿独伊的视角切入,向观众展现了瞿秋白的生活常态,也通过瞿独伊的讲述传达出薪火相承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场小剧场剧目,《我的父亲瞿秋白》在观演形式上也做了创新尝试。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导演,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珊告诉记者,该剧打破了镜框式的观演模式,调整了表演区和观众的位置;舞台做了阶梯状、立体化的呈现,既有实景的树林、秋千又有虚实结合的投影,让革命历史题材更符合现代观众多元的审美需求。

在创排过程中,瞿秋白一家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这些年轻的学生演员们。瞿秋白的扮演者李家炘表示,如何把握好人物的感情尺度是表演中最为困难的一点,“瞿秋白对于爱情,对于革命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会与妻子谈论很多关于理想关于信念的话题,我在表演的时候怎么把握这个度,不要把他对于信仰的热情变成喊口号,这一点是我在反复打磨的。”瞿独伊的扮演者陈双婷则表示还原历史真实难度不小,“少年瞿独伊是在苏联的,那段时间所有的历史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我只能去大量翻阅查找那个年代苏联儿童的生活状态来还原当时瞿独伊的样子。”

记者:请您先介绍下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的创作过程?

苏珊:从瞿独伊的视角去呈现瞿秋白的形象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在剧本创作阶段,恰巧瞿独伊获得“七一勋章”,正是这个新闻让我们有了新的思路。从接到剧目创排任务到正式演出,整出话剧只有40多天的时间,因此对我们而言是时间紧、任务重。在创排过程中,我们编剧团队花费大量精力搜集了瞿秋白和瞿独伊的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取舍,同时也向党校教授、业内人士和近代史专家请教,力求在保证剧情生动活泼的同时不偏离史实,同时我们设置了很多生活化的场面,演出的时候我也要求我的演员们,不要把瞿秋白当做一个高高在上架起来的人,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此外,这是一部红色题材的话剧,但是我们并不想把它变成一个空喊口号的剧,形式上希望能够活泼一点,内容上也希望更加真实生动。

记者:作为一部小剧场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在形式上有哪些创新?

苏珊:大剧场一般是镜框式的舞台,你不能轻易改变舞台的一些基础框架。而小剧场的特点就是,它不像大剧场有那么多传统的限制,灵活性很强,这次我们把观众席和舞台整个调了个个,把以前的观众席座椅拆掉,变成了舞台。第二,就是我们高校的小剧场它可以有很大的一种创新的空间,所以观众在剧场里可以看到一些我们的所谓的“小巧思”在里面,比如观众的座位上摆的全是落叶,就是带一点这种沉浸式体验的感觉。第三,小剧场我觉得比较聚气,它比较小,表演者和观众离得很近,演员的所有微表情观众都能看到,所以观演关系就跟大剧有不同的效果,非常适合去展示那些生活化的细节的东西给观众。

在创排过程中,瞿秋白一家的故事也深深的打动了这些年轻的学生演员们,杨之华的扮演者刘姿彤自己在排练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我之前一直不理解,杨之华知道瞿秋白此去凶多吉少为什么还让他去,而且后来也没有再嫁人。那天排练的时候,我在后台看到瞿秋白的独白表演,忽然间就被震撼住了,瞿秋白身上那种理想主义的光彩和革命的信仰实在耀眼,这就是杨之华一直无法忘怀的模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洁/文陈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