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差别化环境政策已经上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6.18

 

        “现在太湖地区排放标准太高了,光电镀标准就有56条,原来镍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1.0mg/L,现在提到了0.1mg/L,提升10倍之多。环保投入这么大,我们快被逼走了。”浙江省平湖市一家台资企业老总诉苦。


  “这就是差别化环境政策的倒逼作用。”湖州市环保局行政审批处处长邵学红说。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


  如今,差别化环境政策已经由文件走向了实践。


  ■为什么实行差别化环境政策?


  长期以来,环境政策的制定相对宏观,在环境管理越来越精细的今天,有些政策缺少针对性。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提出实施差别化环境政策,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走向精细化。


  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必须实行差别化环境政策。


  我国幅员辽阔,有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四类主体功能区域,十几个重要城市群和产业带,300多个生态功能区,十大水系,数以百计的能源、矿产、粮食、经济作物基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制定环境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国家对东、中、西部不同省市制定了差异化的减排目标;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减少酸雨、灰霾现象;完成环渤海、成渝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按照“一湖一策”、“一河一策”思路对重点流域进行治理。这些都是在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


  行业之间的差异也要求实施差别化环境政策。


  不同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再利用及循环经济产业、环保先进技术研发产业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制定政策时应适当从宽。火电、钢铁、有色、化工、造纸、印染、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污染排放贡献大、环境风险大,在政策制定时则应适当从严。


  在国家层面上,“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淘汰关停力度,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83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炼钢0.72亿吨、水泥3.7亿吨。


  同时,针对重金属行业污染重、危害大的特点,国家实施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提高准入门槛,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危害。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浙江、江苏两地就对环太湖区域实行了差别化环境政策。对环湖企业进行了提标改造,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从源头上进一步压减排污总量。

  浙江省对电镀行业给予了“特别关照”。嘉兴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陶岩英介绍说:“电镀污水和普通水外观差别不大,目测很难识别。所以,我们针对电镀行业想了不少招儿。”嘉兴市要求,电镀企业厂房都要建到二楼以上。“这样能保证管道不走地,一目了然,防止设暗管偷排。”


  “这应该算是我们地方层面上实行的行业差别政策吧。”目前,这一“土方法”已经在浙江省内广泛应用,收效显著。


  ■宽严标准怎么定?谁来定?


  “哪项政策从宽、哪项政策从严?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要服务于国家大政方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说,“同时,要基于经济社会承受能力、技术可达性、区域或行业特殊性等因素来明确宽严标准。”


  从宽从严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及环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来定。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就要坚持生态优先;中部地区则要有效维护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维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环境容量有限,就要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差别化环境政策由谁来制定?总体上看,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原则上应该由国家负责制定,因为国家可以从全局长远角度来考虑问题,使全社会的环境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和最优。


  “当然,地方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符合地方实际的宽严标准。例如,在一些社会经济发达、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方,可以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王金南说。


  山东省先后发布实施了15项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地方性排污标准体系。其中,南水北调沿线排污标准中化学需氧量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6倍多,氨氮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7倍,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较国家标准最高加严了两倍。


  ■差别化政策效果如何?


  “差别化环境政策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说。可以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国家严控“两高一资”行业增长,采取“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措施,“十一五”期间,拒批投资近3.2万亿元的“两高一资”建设项目。


  “太湖流域实施流域提标改造后,一些小规模、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觉得花大价钱投入治污不值得,而不得不搬迁到其他地方,有的甚至‘关门歇业’。”邵学红介绍。经过几年的整治,湖州市主要入湖口全都达到了Ⅲ类水质,有的甚至达到了Ⅱ类标准,入湖水质明显改善。


  山东省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水泥等八大高耗能行业执行差别电价后,在价格的引导下,部分高耗能企业实现了关停并转,超能耗加价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降低了能耗。


  实施差别化环境政策提升了管理绩效。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抓住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解决环境问题也不例外。王金南举例说:“火电行业是二氧化硫的最主要排放源,要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抓住火电这一重点行业,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关键。”


  得益于对重点行业实施的差别化环境政策,2010年,全国造纸、化工和纺织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比2005年分别下降73.9%、66.7%和50%,电力、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下降72.5%、58.1%和50%。


  差别化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里所说的差别化环境政策基本上还处于概念描述,更多的还是一种理念,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差别化的政策方案。所以要加快制订有针对性的、可实际操作的差别化政策方案。“否则,实施差别化环境政策将会永远停留在政府文件层面上。”王金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