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作家,也是战士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6.28
人物简介
胡冬林,1955年生,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野生动物,憧憬大森林。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起不断深入长白山地区采风。2007年起长住长白山,除每天写森林笔记外,出版有散文集《鹰屯-乌拉山野札记》、《青羊消息》,长篇动物小说《野猪王》,长篇少儿科普小说《巨虫公园》等。曾获全国首届环境奖、全国散文大奖赛大奖、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等奖项,新近创作的动物散文精品集也将于年内出版。2011年,获评第九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胡冬林手捧蘑菇
2012年6月12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对于作家胡冬林来说,却是最痛苦的一天。
那天,胡冬林在长白山看到5头黑熊横尸山林,它们被剖腹取胆,砍去熊掌,剥皮剔肉。
这样的画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惨不忍睹;对于胡冬林来说,是忍无可忍。这个年过五旬的作家20多年前就开始深入长白山采风,5年前还把家搬到了长白山原始森林。他最爱的就是这里的生灵。写作,正是为了记录和保护它们。
不是没听说过猎杀野生动物的事情,他的作品里就描述过;不是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与盗猎者对抗有很大的危险。可是这一次,胡冬林愤怒了。他不只要把笔作为武器,他还要呐喊。2012年6月24日,从来不会用电脑的胡冬林托人开通了名为“胡冬林_野生动物作家”的微博,讲述毒杀熊事件,并刊登了他在雨中跋涉7小时、路程达50余华里拍到的珍贵照片。
“据我多年的走访和实地勘察,长白山北坡仅存黑熊30头左右,这么大规模屠杀下去,野生黑熊的命运危在旦夕。我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管护力度,震慑犯罪分子,迅速破案,斩断黑手!”
而作为一个长期跟访胡冬林的记者,我想做的,是让大家认识这个人,把他的声音传得更远。
一、爱森林的孩子
“如果有10000个作家都在探讨人生的价值,那么我愿意做第10001个作家,探讨森林的价值。”
我见过胡冬林两次。
第一次见胡冬林,是在去年11月28日。那天,胡冬林受邀到中国环境报社做专题讲座,在场的人几乎都被他吸引住了。
年过五旬的他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有一张写字台,这简直跟写《无界之地》的美国作家玛丽·奥斯汀一样酷;他跟各种野生动物打交道,有时相互慰藉,有时闹点别扭,那是人类对至亲的人才会有的态度;他反对人类用任何方式破坏野生动物的家园,愤怒的时候他就像一只猛兽。
第二次见胡冬林,是在今年5月。我登上长白山,在松花江源头二道白河镇一个普通民居里找到胡冬林,希望对他的生活有更深入地了解。
胡冬林告诉我,他的名字里有个林字,这并不是巧合。上世纪50年代,胡冬林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胡昭是著名诗人,出版过诗集《小白桦树》、《山的恋歌》等;母亲陶怡是散文家,著有《长白十七峰》、《月光下的呼唤》。由于夫妇俩都热爱森林,热爱自然,故儿子取名冬林,女儿取名夏林。
胡冬林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有大概5000本藏书,其中1/5都是与森林有关的。他识字早,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能看书了。而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便是读这些书给他听。
1957年,父亲被打成右派,从此全家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搬家数次,但不管多沉,每次都会带上所有藏书。
胡冬林还记得,1962年3月8日,母亲发了奖金,买了苏联的《森林报》送给他。上面写着:敦,62年3月8日。敦敦是他的小名,那年他7岁。
身为父母,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而对胡冬林的父母而言,他们给儿子的,是一个叫森林的世界。
虽然都是诗人,但因为自己的坎坷经历,父母并不同意儿子写作,只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做一个普通人。
胡冬林说,他差点就成了木匠。上初中时,父亲颇有用心地给他买了一套木匠工具。在母亲的鼓励下,胡冬林开始学做板凳。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完成了,可是刚一坐,就塌了。再做第二个,又塌了。他一直没做成板凳,倒是做了一个锅盖,现在还保留着。
胡冬林不是爱因斯坦,他做不了木匠,也做不了科学家。从那以后,父亲放弃了对他做木匠的信心。胡冬林也对自己有了明确的认识。他说,自己一辈子只能干好一件事,那就是写作。
后来,胡冬林来到吉林省《小说月刊》杂志做编辑。虽说也间或写点什么,却始终兴奋不起来。直到1995年,他有了一个去长白山采风的机会。畅快地游走于原始森林时,他全身的细胞都被唤醒了。自此,胡冬林就无法控制自己。只要有钱,就去长白山采风。兜里有2000块钱,就待20天;有3000块钱,就待一个月。
厚积而薄发。
2001年,对胡冬林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他的第一篇动物散文《青羊消息》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并获得全国首届环境文学作品奖、首届吉林文学奖和首届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学奖。
这一年,胡冬林46岁。
二、原始森林里的写字台
“一棵直径1.5米的大青杨的旧伐根圆盘当桌面,4截短原木轱辘摆在四周当凳子,旁边立一根4尺高的原木,绑上一把灰色遮阳伞,短树杈上挂着我心爱的望远镜和数码相机。”
这是胡冬林在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写字台。
2007年,胡冬林终于圆了自己长达多年的森林之梦,把家从大城市搬到了原始森林,正式开始了他的森林写作。为了收集素材,胡冬林每年选择几个月天天上山,写成了厚厚的6本原始森林日记。
我看到了他带在身上的一本日记。里面的文字密密麻麻,用各种颜色的水笔记录。仔细看才明白,一种颜色代表的是一种动物:植物是用绿色记录的,熊是用黑色记录的,鹿是用棕色记录的,狐狸是用火红色记录的。这可以看出他写作的方法,同时关注多种生物;也可以看出他写作的态度,真实可靠。
为了寻找线索,他拜长白山里的专家为师,与附近的村民交友。
写作《蘑菇课》期间,他请长白山科研所菌类专家王柏做向导,每天上山5个小时,把看到的每一种蘑菇都记录并拍摄下来,每天记录20多种蘑菇,认识两三种形态和色泽有突出特征的蘑菇。
“那颜色似荷清花(俗名鸭蛋黄)却略淡,比蒲公英花色稍浓,像驴蹄草花一样抢眼又不及它热烈。这样吧,如果把风干的刺五加嫩叶芽用滚开的山泉水沏一
下,泡出明澈碧透的茶汤,滴数滴在驴蹄草花的颜色中,可调制出十分恬静又稍许耀眼的淡金黄色。”
这是胡冬林描写的一朵榆黄蘑。单单是描写它的颜色,就调动了4种植物给它做陪衬,足以看出他的细致。
他从村民那里得到野生动物的消息,比当地的生物学家和保护站工作人员知道得更快更准。比如,他知道长白山北坡大概有30只黑熊,去年盗猎分子打死了5只,前年打死了7只。
从某种意义来说,长白山是幸运的。有一个人,年过五旬,仍在记录和守护着这座大山,这片森林。
而胡冬林,也是幸运的。这个从小就爱森林的孩子,在原始森林这个写字台上,写出了小说《野猪王》,写出了散文《蘑菇课》、《原始森林手记》、《约会星鸦》、《山猫河谷》等。这些作品让他获了奖,成了名人。2011年,胡冬林获评“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三、遇到一只蛇
“在原始森林中吃苦受累,所有这些我都捱过来了,前方是一片明媚阳光!”
原始森林里的生活,大多是让胡冬林陶醉的。
春天,他见一只黄腰柳莺狂追另一只。他说它俩演出的是一场男追女的初欢闪婚,而不是蜜月缠绵。
夏夜,他倾听雕鸮饱含情意的呼唤。他说那音色圆润,柔和悠扬。
秋雨,他在一棵椴树倒木上采到20斤冻蘑,跑到路边向一伙采蘑人借个背篓,把一堆蘑菇背回家。
寒冬,他在雪后观察野生动物足迹。他说松鼠在湿雪上足痕最精细也最美丽,像极了婴儿5个纤小可爱的手指印。
可是,有多少美妙,就有多少危险。
胡冬林遇到过毒蛇。有一次在森林里走着,看到脚下有一条胳膊那么粗的毒蛇。它刚出蜇不久,正在石头上晒太阳。书上说,被这种蛇咬过走不出几步就可能身亡。胡冬林吓得身上直冒汗,又不敢作声响,抬起脚,轻轻绕过。蛇没有发现,胡冬林躲过了这一劫。
还有一次,胡冬林雨后上山找蘑菇。走到一处,他的脚一滑,就顺着山坡往下掉。幸好,滑着的时候他抓到了一棵树,这才保了命。
至于多少次掉进泥坑,多少次被虫子咬伤,已经数不清了。
这次见到胡冬林,他的腰痛正在发作。前一阵他在书桌前写作,忘了关身后的窗户,结果一宿下来,便成了病。
妹妹夏林从长春给他买了止痛药,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夏林希望他下山休息,可怎么能拗得过哥哥呢。
千难万难,怕是都挡不住胡冬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