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有这么厚颜无耻的吗?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 时间:2012.07.24

 

  “吸烟有害健康”,今天我们在每一个香烟盒上都能看到这样一句标语。而在烟草公司在四川捐建的一所希望学校门口的影壁上,写着另一条刺眼的标语:“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


  两条标语,前者是烟草生产商对消费者的主动警示,也是2006年起在我国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的硬性要求;后者则在借公益之名行广告之实,难逃教唆青少年吸烟的嫌疑。联系近日烟草科技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录、烟草专家进入中国工程院的一连串消息,“中国烟草”在媒体视野中突然成为敏感词,连在今年世界环境日获得“生态中国贡献奖”的旧闻也被挖出来,遭到非议。


  在基督教的传说中,有“原罪”的说法。而烟草业产业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众所周知,吸烟者吞云吐雾的过程,是污染环境的过程,也是伤害人体健康的过程。实验显示,在一个35平方米的房间内吸烟,吸一支烟,在距离吸烟者3~6米的地方,空气中PM2.5浓度可达到300微克/立方米左右。连续吸3支烟,在距离吸烟者1.5米的地方,空气中PM2.5浓度达到1700微克/立方米。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40多种致癌物。在有人吸烟的状况下,室内空气中90%以上的PM2.5均源于烟雾。

 

  危害如此明显,烟草业却敢于霸气外露,竟然公然把“中国烟草”的标志挂到了学校大门口上方,如此气焰嚣张,底气何来?也许国家烟草专卖局一位官员在参加世卫组织《控烟公约》谈判时的挑衅言语可以做出解释:“你们要控烟?我告诉你们,你们公务员工资的1/10都是拿我们的钱!”

  可见,烟草业长期以来的强势所倚仗的,主要是其对国家财政税收的贡献。据报道,2011年,烟草业销售总额达到10111.4亿元,实现工商税利7529亿元,上缴财政6001.18亿元。但是,控烟真的就会让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吗?显然不是。


  首先,假如控烟成效显著,烟草消费下降,那么其他消费就会替代上升。只要是消费,就会产生税收,都会对国家财政收入形成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财富?当然是人,是国民。我们说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人的身体健康。而吸烟最大的危害就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说得重一点,烟草类似鸦片,不过是毒素含量远小于鸦片,因此才被允许日常使用。


  不可否认,一定时期内,烟草行业将是国家和地方税赋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在某些地区,甚至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我们必须看到,与社会付出的巨大代价(如医疗卫生开支、社会劳动力损失)相比,这个行业对社会提供的利税贡献实在是得不偿失。可见,控烟恰恰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控烟已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


  目前来看,烟草业的钱赚得虽然合法,却并不干净。但是,我们并非有“只让其赚钱,不让其花钱”的洁癖。毕竟,烟草公司从丰厚的利润中,拿一点出来,支持绿化,支持教育事业,对相关地区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正面贡献。但我们必须看到,烟草行业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碳排放源,资助“烟草碳汇林”和希望工程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因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补偿。而烟草公司支援公益事业,也可看作是其对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赎罪”,或者说,这是一种争取平衡的努力——至于是不是能真正达到平衡,恐怕没人会有此奢望。


  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上,烟草行业已被死死地关在各项社会活动门外——包括有重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而打着做善事的旗号大做烟草形象广告,甚而贻害广大青少年,不仅法律上不允许,从道德上讲,也有悖于企业公民的基本社会良知。这样的所谓好意,我们万万不该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