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叫一个多那叫一个美

来源:中国华夏遗产基金会 作者: 时间:2012.07.26

辽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域文化特征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约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及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以确凿的考古实物证明,5000年前这里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学界曾将之比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辽河流域不仅是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地带。辽宁作为满族发祥地,满族文化丰富多彩,满族剪纸、满族秧歌、满族歌舞至今仍在广大城乡随处可见;在辽宁这片黑土地上,还孕育出多姿多彩的黑土文化,二人转、大鼓、皮影戏和评书极具辽宁特色,因而深受辽宁人的喜爱,于是民间有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迷镇山庙会、海城庙会、建昌灯会、蒙古勒津安代、朝鲜族花甲礼等展现辽宁民俗文化精华的项目,在相互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散发着浓浓的关东风情;而阜新玛瑙雕、岫岩玉雕、海城高跷、沈阳评剧这些地域文化的代表,也都纷纷依托本地域独特的资源与优势,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喜爱,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多样文化的融合凝聚、交汇贯通,培育出了葱郁繁茂、多姿多彩的辽宁文化,而其中最绚丽的部分便是饱含着辽宁特有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二人转、高跷、庙会、玉雕……无数充盈着迷人的辽海情韵的文化精华,都是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将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辽海大地上世代绵延,生生不息。

我省准备建立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非遗项目将来要“进馆”保护

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作为辽宁文化根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则处于濒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显得异常重要。

2008年10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步入正轨。

近5年来,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和带领下,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展演活动,营造了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增进了公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和了解,点燃了公众保护非遗项目的热情。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年增加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并大力倡导各省、区(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文化大省,辽宁现有省级以上名录项目190项,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39人。虽然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大多分散于各地,闲置一隅,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准备建立一座专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常态展示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建立展馆的目的不仅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物作品得到妥善保管,也能让我省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精湛传统技艺得以全面展示,让公众能够更直观、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辽宁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我省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辽宁地域文化名片。

与传统展馆“只看不动”的静态、单一的模式不同,非遗展馆将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让传承人、民间艺人在展示传统技艺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比如将举行奉天落子、东北大鼓、京剧、评剧等非遗项目的公益性演出,使之成为“百姓文化茶园”。

展馆里还将汇集老边饺子、马家烧卖、海城馅饼等辽宁特色美食项目,通过传承人现场包饺子、蒸烧卖、烙馅饼,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这些饮食项目的制作工艺,并且免费品尝美食。同时,剪纸、刺绣、荷包、泥人、面塑、苇编、糖画等民俗作品也将齐聚一堂,由传承人现场制作。在展馆外的广场上,秧歌、高跷等表演将把传统民俗节庆的热闹气氛带入现代都市,让广场成为市民广泛参与的大舞台,以及外地游客观光的重要景点。

满族文化

辽宁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今天我国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统计,全国有60%以上的满族人都居住在辽宁。因此满族民俗文化已成为辽宁地区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满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满族歌舞、满族民歌以及满族秧歌都极具代表性。

满族歌舞莽势舞最典型

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佳节、喜庆、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满族人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凡有宴会时,主人家男女便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其间舞者成双对舞,并有 “男莽势”、“女莽势”、“衬舞”等表演形式,旁人拍手而歌,以击堂鼓伴奏。莽势舞进入宫廷后,由自娱性舞蹈变成表演性的庆典舞,改名为庆隆舞。庆隆舞场面壮观,规模宏大。往往弹琵琶、三弦、奚琴、筝等乐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

满族民歌悠车曲家喻户晓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等。满族人从小就在母亲唱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补哇……”这首歌世代相传,家喻户哓。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区,仍保留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歌舞。满族秧歌姿态丰富刚劲豪放

满族人在劳动、生活中,吸收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舞蹈形式,并逐渐形成了火爆、矫健、粗犷、热烈而又豪放的表演形式——满族秧歌,这是满族民间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时也是最受满族人喜爱的舞蹈之一。据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满族秧歌包括抚顺地秧歌和兴城满族秧歌。

抚顺地秧歌又称 “太平歌”,俗称“鞑子秧歌”,主要流传于抚顺地区。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抚顺地秧歌的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等场景,也有的是模仿鹰、虎、熊等动物的动作。抚顺地秧歌舞蹈动作可概括为:“扬、蹲、盘、跺、摆、颤”,姿态丰富、刚劲豪放,是满族早期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兴城县志》记载,兴城满族秧歌是由河北的一位民间艺人传入兴城,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兴城满族秧歌兴盛一时,每年春节都要演出,是当地人民庆丰收、祈求太平、欢庆佳节的自娱性舞蹈。表演者扮相独特,用油彩画脸,手持相应的道具。表演有固定的套路,每个套路表演不同的内容。2005年,兴城市红崖子乡红崖子村几位老人自发地组织起秧歌队,整理、恢复了22套秧歌套路,使兴城满族秧歌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神采。

黑土文化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文化生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二人转、秧歌、大鼓、皮影戏和评书等。而这些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地域,又融入了当地的特色而异彩纷呈。

评书艺人众多名家辈出

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称,从清咸丰十年(1860年)至今,鞍山评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鞍山评书艺人众多、名家辈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形成了“三芳争艳”的局面。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等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录播了《岳飞传》、《明英烈》、《隋唐演义》等多部评书,为鞍山乃至全国的评书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溪评书以田连元为代表。本溪评书表演形式灵活自由,打破了评书原来“一桌、一扇、一醒木”的传统表演形式,表演时改为站立表演,不使用书桌、扇子、醒木等道具,加大了动作幅度、扩大了表演空间。

营口评书起源于北京评书,以袁派

为代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袁派评书的袁杰亭、袁杰英、袁杰武三兄弟在京津一带很有名气,被誉为“袁氏三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袁派评书杰出代表人物袁阔成进驻辽宁,将营口评书艺术带入鼎盛。其代表作《三国演义》可谓家喻户晓。

陈派评书由陈仲山、陈青远、陈丽君、陈丽洁祖孙三代创立。上世纪50年代,陈家定居锦州,在辽西一带巡演。其语言能拟物传神、绘色模声,使听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触其物、如见其人。代表作《肖飞买药》在东北妇孺皆知。

东北大鼓在各地衍生出五大流派

清乾隆年间,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东北大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东北大鼓兴盛于奉天(今沈阳),又被称为“奉天大鼓”、“奉派大鼓”。在东北大鼓的基础上,各地又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其中包括复州东北大鼓、建昌大鼓、锦州西城派东北大鼓、岫岩东北大鼓和庄河东北大鼓。

据考证,清军八旗和蒙军一旗在复州驻军屯田后,逢年过节或举办婚丧嫁娶等活动时都要请大鼓艺人说书,渐渐形成了复州东北大鼓,其唱腔丰富,既有细腻、优美的一面,又有奔放、热情的一面,除它本身的曲调外,还广泛吸收了京剧、评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等唱腔。

建昌大鼓是清乾隆年间从河北传入建昌的,早年称辽西大鼓,后称建昌大鼓。建昌大鼓的说口诙谐幽默,有悬念,有包袱。

锦州西城派东北大鼓又称西城调。清末,鼓书名家云集锦州争相献艺,使锦州聚集了一批东北大鼓艺人,书曲界开始称锦州鼓书为“西城派”。其曲调优雅动情,内容丰富多彩、清新雅致。

岫岩东北大鼓属于东北大鼓的南城派,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在表演上吸收了戏曲、评书的表演风格,将唱、做、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庄河东北大鼓是在东北大鼓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方言和习俗发展而成的。庄河东北大鼓唱腔旋律优美,板眼准确清晰,内容以叙述为主。

皮影戏我省就有14种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或配以音乐。在过去电影、电视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凌源皮影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皮影戏由河北唐山传入,其唱腔、雕刻艺术、演唱方法与唐山皮影较为接近。 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

盖州皮影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长期流传于辽南地区。盖州皮影戏虽几经沿革,仍较多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辽南地方特色。盖州皮影的唱腔十分优美,委婉动听,其中大悲调凄楚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沈阳关氏皮影是辽北皮影的代表,奠基人是清代画工关有富,其影人造型粗犷淳朴而不失典雅,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唱腔既有传统曲调,也有东北秧歌调,萨满神歌,富于满族特色的老悲调、夸相调、小东腔等。关氏皮影留下了满族风俗的清晰印迹,是各民族交流融合、团结和睦的体现。

除以上三种之外,包括鞍山皮影戏、抚顺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城皮影戏、黑山皮影戏、锦州皮影戏、喀左皮影戏、宽甸八河川皮影戏、凌海民间皮影 、岫岩皮影戏、庄河皮影戏等共 14种皮影戏,目前已被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录。

东北二人转黑山县是发源地

黑山县是东北二人转发源地,黑山二人转发展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黑山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什不闲、蒙古族歌舞安代等曲调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早在清光绪年间,黑山地区的二人转演唱活动已十分活跃,并以黑山为核心向四周扩散。黑山二人转突出了二人转以说唱为主的艺术特征,以唱功、说功见长,重板头,擅长抱板、滚板等。

另一个二人转的繁盛之地则是新民,民间有“拉不垮的法库门、唱不完的新民屯”之说。新民二人转唱腔丰富、舞蹈优美、绝活精湛、扮相简单、风格质朴,旋律既豪放又抒情。悲苦戏是新民二人转的重头戏。

铁岭地处辽、吉、黑三省交通要道,吸引了大量民间艺人会聚此地。铁岭二人转讲究“卖相”,如娃娃相、傻相、呆相、疯相、瞎相等。在配合旦角表演时,讲究“哏”。蔫哏是出“怪相”,冷哏是出其不意地卖个小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东北二人转有“南浪北唱”一说。辽阳二人转属于“南浪派”风格,以舞见长,讲究稳中求浪。

辽阳二人转戏剧性十足,演戏不扮人物装,只靠两个演员转来转去、跳进跳出、分包赶角。上世纪,辽阳二人转艺人陈海楼看到戏楼跑堂往包厢中扔手巾把,手巾在空中旋转很好看,由此得到启示,他练就各种飞手绢的技艺绝活,从此这一绝活在艺人中广为流传并沿用至今。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信仰、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人文、风俗、习惯、信仰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民间信仰、民族崇拜相融合,因而打上了民间俗信的烙印,具有独特性。辽宁作为红山文化和满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征显著。

据《东北三省古迹遗闻》和《盛京通志》考证,大石桥迷镇山庙建于370年前。迷镇山庙会是由祭祀演化而来的群众民俗文化、经贸活动,每年从农历四月十八开始,到四月二十结束。上世纪40年代初,迷镇山庙会最为兴盛,参加人数最多时达到十六七万人,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庙会之一。

迷镇山庙会由“花会”组成,“花会”的演出内容多样,大体可分5类:一是秧歌类,如辽南高跷秧歌、天津高跷秧歌、地秧歌;二是道具类,如竹马、旱船、太平车、舞龙、耍狮子等;三是武术类,如五虎棍、耍大刀、大刀对长枪、五虎棍对三节鞭、舞花棍等;四是面具类,如蛤蜊精戴着蛤蜊面具表演;五是造型类,如抬杆,演员像叠罗汉似的在特制的木架子上分3层,并悬空摆出各种姿式,由32人抬着架子踩着鼓点行进。抬杆的3层造型高约5米,最高时达10米,是迎神花会中特有的造型表演艺术。

庙会上除唱戏和“花会”外,还有放气球、跑马戏、演杂技、拉洋片、驯兽耍猴、说大鼓等节目表演。同时当地农民和商贩以土特产品、生产和生活用具等进行商贸交易活动,成为当地深受欢迎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海城庙会上,海城高跷、锣鼓等民间社团会主动前往庙会助兴,传统的二人转、秧歌等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也进行表演,同时还有民间艺人表演各种民间杂技、捏泥人、皮影戏等。此外,海城庙会上还出售金玉绸缎、粗碗废铁、字画图书、布帛菽粟、花鸟鱼虫、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等。

建昌灯会产生于清初,清朝中期达到鼎盛,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建昌灯会包括“撒灯”、秧歌等内容。

蒙古勒津安代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它是将歌舞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蒙古勒津安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表演灵活,场次大多即兴编唱。每逢表演安代,邻近村屯的人们都蜂拥而来,热情地下场伴唱、伴舞。

朝鲜族花甲礼起源于13世纪初,又叫 “回甲宴”或“花甲宴”,是朝鲜族为老人60岁生日举行的祝寿仪式。举行朝鲜族花甲礼时,寿星夫妇和陪坐的亲属必须穿着民族服装,仪式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历史积淀为基础,孕育而生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它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态、资源、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辽宁既是人类文明的源流之一,文化底蕴深厚,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孕育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古渔雁民间故事展现原始渔猎文化遗风

古往今来,位于辽河入海口的盘锦市二界沟镇,一直是打渔人群体的落脚聚集之地,渔民们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活方式,他们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故被称为“古渔雁”群落。古渔雁民间故事带有鲜明的渔雁生活特点和原始渔猎文化遗风,是对“古渔雁”群落的生产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信仰等的全方位反映。在内容上,古渔雁民间故事主要包括古渔雁群体的始祖崇拜、海神崇拜、自然崇拜、生活习俗、对渔船网具及捕捞工具发明创造的解释等,此外还包括一小部分陆地山川的传说和故事。在形式上,古渔雁民间文学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地域与生活特色。由于生活的特殊性,古渔雁群体在我国历代社会都处于边缘状态,文献对其极少记载,而古渔雁行踪,在我国及世界沿海江河入海口早已绝迹,唯独在辽河入海口还存在,辽河海域的古渔雁民间故事更显珍贵。

沈阳评剧三大艺术流派特点鲜明

沈阳评剧的“韩、花、筱”,指的是以评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为代表的三大艺术流派。

韩派代表人物韩少云在创作上遵循现实主义手法,以朴实、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著称。在唱腔上,她受到早期评剧刚劲酣畅和奉天落子柔媚洒脱的影响,结合自身条件,融合成音域宽广、刚柔相济、行腔委婉、韵味憨厚的特色。她的演唱字清、腔顿、板正,疙瘩腔运用尤佳。主要代表剧目有《小女婿》、《人面桃花》等。

花派代表人物是花淑兰。她擅长演唱高亢的旋律,使花腔在高音区行绕,听起来既刚劲有力又华丽跳荡。因其“弦高、腔高、音高”的演唱特色,花淑兰享有“金嗓”、“戏曲美声”、“花腔女高音”的美誉。主要代表剧目有《茶瓶计》、《谢瑶环》等。

筱派代表人物筱俊亭利用自己低回浑厚、韵味十足的嗓音特点,有意识地在老旦行当开辟新路。 1956年排演了第一出纯老旦剧目《杨八姐游春》,大获成功,接着又排演了《穆桂英挂帅》、《三关排宴》、《母亲》、《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时代、性格、身份的老年妇女形象。

岫岩玉雕素活难难在链活上

岫岩玉雕历史悠久,起步较早。清末,岫岩地区已形成了有300多人从业的玉石街,出现了以江保堂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由李德纯、李富组成的“素活二李”。新中国成立后,素活工艺有了长足发展,由最初的玉杯、玉壶、玉炉、手镯等小件,逐步发展为中等件和大型件。岫岩玉雕以素活工艺见长,从选料、破料、设计、雕刻到抛光完成,需要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与其他玉雕工艺品相比,岫玉素活首先难在选料。其他玉雕对玉料的形状和颜色没有特定要求,可以根据玉的天然形态、颜色自由创作。而岫玉素活大多是浑圆的炉、瓶,或方形的鼎,玉色要求通体一致,这就增加了选料的难度。其次难在链活。素活工艺中有许多链活,少则十几个链环环环相接,多则上百个。这些链环每一组都是在一整块玉料上透雕而成的,一环做坏就前功尽弃。岫玉素活比例匀称,圆润光滑,文饰讲究古朴、典雅、华贵,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在国内乃至世界影响颇深。

阜新玛瑙雕清朝时曾是贡品

阜新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玛瑙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证明,早在辽代,阜新民间就有采集、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了。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

清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用料大部分来自阜新,甚至就在阜新加工而成。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宝珠营子村就是因当地王爷向乾隆皇帝进献“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阜新玛瑙雕的艺术魅力在于突出玛瑙石的质地和俏色,以素活工艺见长,将玛瑙石上不同俏色和纹理融入素活的设计和制作中,是阜新玛瑙素活区别于“和田玉”、“岫岩玉”素活的一个显著标志。

海城高跷人物扮相各具特色

海城高跷是辽南高跷秧歌的一支,流传于海城市及周边市县。海城高跷秧歌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属大鼓高跷,按传统习惯,通常是由七付架(14人),多者十二付架(24人)组成。人物有生、旦、丑等行当,扮相各具特色,动作扎实有力,手上脚下翻飞灵活。频繁的“叫鼓亮相”突出了海城高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火爆。除了海城高跷,本溪寸跷、盖州高跷、凌源高跷、上口子高跷、营口津式高跷等,也是我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