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生态化坐标怎么画?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8.02
生态创建结硕果,栖息候鸟尽盘旋;俯瞰绿阴层叠翠,一潭碧水映山峦。这是生态建设给号称"川西第一海"--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带来的巨大生态效应
到2016年,四川省眉山市将基本形成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生态文明理念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富裕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是近日眉山市《关于推进全域生态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的目标。
据记者了解,在去年11月眉山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静曾郑重提出:要推进全域生态化建设,把眉山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缘何提出高目标?
□底气来自良好的生态基础
“发展决定贫富,环境关乎生死。眉山决不牺牲环境求发展,绝不欠环境账。”李静说。多年来,无论是身为市长、还是市委书记,这都是李静一贯坚持的理念。
“眉山的生态建设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加上市委、市政府长期始终如一的重视,全域生态化建设虽然任务繁重,但我们充满信心。”眉山市政府副市长王光彩信心满满。
底气来自其多年积淀的基础。眉山市生态环境资源良好,山高林密,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多年来,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眉山市洪雅县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环保试点县之一,丹棱县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家园试点县,并于2009年率先跻身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县。眉山的生态环保工作走在了四川省前列,也成为全国经验交流的范例。
“全域生态化建设将是眉山建设‘两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眉山市市长宋朝华表示,眉山将根据环境、资源条件,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与自然发展,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起良性生态产业、环境、文化、社会和人居体系。
为更好地推进全域生态化建设,眉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6年,要把眉山建成省级生态市,东坡区、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区5区县要建成国家或省级生态区(县),全市50%的乡镇要达到国家或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要求,基本形成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牢固生态文明理念,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富裕文明程度。
■怎么推进全域生态化建设?
□实施差别化开发和管理政策
“全域生态化建设将以发展生态经济、开展环境整治、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内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经济建设为核心;以抓好细胞工程建设为重点,最终改善民生和优化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眉山市环保局局长江昌淆表示。
《意见》对全域生态化建设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
《意见》提出,要优化布局结构。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优势,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科学有序开发岷江、青衣江等流域水电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严控制燃煤锅炉新增规模,实行燃煤消耗新、改、扩建项目燃气等量替代,推行区域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造纸、氮肥等行业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在节能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扶持和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意见》的要点。大力打造生态工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力推进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打造如生态循环农业等六大特色农业,培育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农业集成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多色谱林业观光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瓦屋山、黑龙滩、彭祖山及“四大文化主题公园”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把眉山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实施能源资源差别化管理,强化低碳理念,加快供水、供电、供气计量改革与建筑节能改造,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制推行建筑中水系统,强化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意见》还提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各区(县)要以岷江、青衣江和思蒙河、体泉河、球溪河、毛河、府河、南河6条重点小流域为重点,实行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流域工业、城镇和农村面源污染。以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建立土壤污染环境监管制度,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严格实行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16年,全市乡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50%。
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意见》提出,要加强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湖库洪水调蓄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区域的保护。依法建设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对水土流失、矿区地面塌陷、破损山体、湿地等生态受损区域的治理修复,加强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的检查与监督,加强生态敏感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监管。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水利、旅游、矿产资源及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制度。
此外,《意见》还对完善经济政策提出了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水、电、气、煤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政策,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奖代补”制度,建立城市(含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跨界河流水质目标考核与补偿机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生态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与管理体系,实行区域和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怎么落实建设任务?
□按部门职责设9个专项工作组
为使全域生态化建设有效落实,眉山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朝华为组长,副市长王光彩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生态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推进全域生态化建设与2016年建成省级生态市一脉相承。”江昌淆说,专项工作组的划分,将促使各级各部门把推进全域生态化摆上重要位置,狠抓环保工作落实,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眉山市按部门职责分设了统筹协调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组、生态工业建设组、生态农业建设组、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第三产业建设组、生态人居建设组、生态文化建设组、生态建设督查督办与考核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并确定了牵头单位和主要负责内容。
统筹协调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负责生态市建设基本条件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指标,制定生态市建设年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生态市建设具体工作,负责生态市建设技术指导、督察督办和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组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委农工办、市经信委、市公安局等12个市级部门组成,负责单位GDP能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把生态市建设纳入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督促落实等内容。
生态工业建设组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等7个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组成,负责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等指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内容。
生态农业建设组由市委农工办牵头,市发改委等10个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组成,负责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组织完成生态农业体系重点项目,强力推进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林业木竹加工产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好生物资源等内容。
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等12个市级部门组成,负责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指标,制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等内容。
生态人居建设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城管执法局等6个市级部门组成,负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置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目标,组织完成生态人居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组团式城镇集群,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
“全域生态化建设不是环保部门一家之责,是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举全市之力、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工程。这虽然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但我们充满了信心。”江昌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