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盆地”跃身“开放高地”(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8.07
俯瞰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
今年5月30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在成都正式运行;此前的5月8日,四川与新加坡合作的重大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在川开工建设。
更早的4月9日,《财富》杂志在京宣布,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明年6月在成都举办,这是该财经盛会首次落户中国西部。
国际“经济标识”频频落户,吸引众多目光:为什么是四川?
答案中关键词不乏交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开放包容,区域地位突出,人力资源富集……一位外商的表述颇为传神:地处中国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中心,对跨国公司而言,那里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的磁石。
“中心”、“磁石”,折射出四川以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引领,致力变“内陆盆地”为“开放高地”的不懈努力和硕果。
一切并非偶然,只是水到渠成。
突破产业“地域梯度”
——招大引强,更高层次优化产业布局
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地处内陆的四川,对开放有着格外的渴望和追求。
把握发展趋势,全面审视省情,2007年底,四川提出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总量是基础,产业是核心。布局如何调整、结构如何优化?
省委、省政府认为,四川处在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城市体系的重要阶段,处在要素集聚效应大于要素扩散效应阶段,引进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必须鲜明地把承接重大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推动重点产业迅速崛起,在区域产业格局中形成竞争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
招商引资,四川高点切入,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带动配套企业集聚,促进相关产业迅速成长,努力突破产业转移从东到西的“地域梯度”羁绊。
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最好例证。
成都的东郊,曾有一批电子企业,撑起工业半壁江山。进入新世纪,全球制造业大转移的浪潮,让成都深埋多年的IT梦想再度发芽。
从自觉到自信,拐点出现在2003年,筑巢引凤,几经呼唤,英特尔芯片封装项目落户成都,上下游企业接踵而至。短短几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资金、产业和人才聚集的关键步骤。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英特尔中国区四川成都公共事务经理顾仪看来,成都把握住了来之不易的机遇。
更大的推动力来自2009年。这一年,《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被置于首要位置,同时被赋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先锋之责。
从自信到自强,随着富士康、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全球行业巨头相继入川,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从研发、制造到市场的完整布局。
如今,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芯片,有一枚是在四川测试;全世界超过半数的平板电脑,产自成都。
2011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首破百亿美元关口,达到111.9亿美元,是2008年的4.6倍。
汽车产业的再生是又一成功例证。今年2月,世界500强企业博世集团成都工厂奠基,这是博世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在中国大陆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对于四川汽车产业基地——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世界500强入驻并不新鲜,这里已经聚集汽车主导产业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余家。
看准汽车产业整合发展机遇,2009年,四川将汽车制造列为重点扶持培育的潜力产业。利用存量资源,四川成功引进德国大众、一汽大众、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等一批知名企业,到2011年形成整车产能35万辆,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
在扩大增量中调整结构,招大引强立下“头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龙章说,早年承接产业转移,有啥引啥;现在四川更加注重引进龙头、集群承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川还在能源电力、油气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十一五”以来,四川“7+3”优势产业增加值连跨4个千亿台阶,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70%。201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1%。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为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标注“刻度”——
2011年,四川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突破7000亿元,是2007年的3.6倍,总量居西部第一;
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10亿美元,是2007年的5.5倍,总量居中西部首位;
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20家,其中境外企业179家,持续保持中西部第一。
“西部第一”、“中西部首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性进展,迅速壮大重点产业规模,同步提升产业层次,在转方式中奠基四川长远发展。
跳出盆地看四川
——多向拓展,更广领域聚集发展要素
地处盆地,易为“盆地意识”所困,审视自身优劣势,寻找发展新动力,必须跳出盆地看四川。
2007年底,直面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省情,四川省委强调: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
“四破除四强化”,当时不啻振聋发聩,如今仍然意味深长。
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说:“对于地处内陆的四川来说,一般程度的开放还不行,必须是充分的开放合作。”
拓宽视野、敞开大门,四川确定了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扩大区域合作、强化次区域合作、促进泛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三向拓展、四层推进”战略。
促进区域合作,就是积极参与进去,谋求共赢发展。随着成渝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川渝合作愈加紧密。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小平故里广安确定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说:“我们加强与重庆主城区的规划统筹衔接、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推进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际交通网络建设,使广安与重庆由相邻变相通、相连变相融。”
2011年,广安引进重庆项目264个,到位资金173.1亿元。紧邻重庆主城区的邻水县开展产业链招商,在邻水城南机电园区,七成以上企业来自重庆,八成以上产品配套重庆。
已在成都连续举办12届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四川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的重要见证。近3年来,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西博会上共签约投资项目近4500个,投资总额约2.3万亿元,其中四川约占七成;贸易成交总额6200余亿元,其中四川占比超过四成。
从西博会看四川,“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西部”,已经成为外商共识。
更多地引进和整合发展资源,还需反弹琵琶,用“走出去”带动“引进来”。
今年7月,四川波鸿集团斥资2.45亿美元,全资并购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集团,从而获取该公司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排气歧管与涡轮增压器壳体市场份额,及其先进铸造工艺、材料应用和整车设计能力等。
这是四川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新大手笔。
以生产石油钻采设备著称的四川宏华国际科贸公司,走出的则是一条“通过重大装备出口带动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道路。早在2010年3月,宏华公司获得对外承包经营资格后,就在阿联酋迪拜设立公司,参与中东地区钻井工程竞标。按照每台钻机价值1500万美元、需要50名操作人员计算,宏华迪拜公司每年至少带动出口4.5亿美元,对外劳务输出1500人。
大有大的气魄,小有小的灵劲。成都锦江电子科技公司是一家小型高科技企业,通过收购一家美国公司,获得高端心血管介入耗材的先进生产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公司已将其生产技术和人才整体引入,填补国内心脏介入类医疗耗材的一项空白。
跳出盆地看世界,世界并不遥远。随着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推进,四川企业“走出去”步伐更加有力。
境外投资,四川企业四面开花。在东盟,川企投资最大钾盐矿项目;在南亚,川企成为承包工程主流;在非洲,川企成为品牌开发商。每一个大型项目“走出去”,都能带动一批技术、设备和人才。
2011年,四川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0.4亿美元,名列全国第五;新签合同额74.39亿美元,名列全国第三。
近4年来,四川外经合作累计新签合同额237.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8.4亿美元,稳居全国前列,总量占西部省份一半以上。
更广领域聚集发展要素,为四川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不仅上块头,更有好势头
——协力联动,更深程度改善外贸结构
外贸规模跃居全国第十,继续列中西部之首;进出口及出口、进口增长分别高出全国36.6、65.5和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外贸形势相对低迷,四川仍交出一份抢眼答卷。
“高于全国,优于西部,逆势增长”,是四川外贸近年呈现的总体态势。
2011年,四川进出口总额达到477.8亿美元,连续3年每年跨越100亿美元台阶;进出口、出口在全国的排位分别比2007年上升3位和4位。
长期以来,四川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外贸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潜力变实力,须下真功夫。
面对外向度先天不足的短板,四川重视发挥合力,引进外资与促进外贸、加快外经发展相结合,实施“三外”联动战略。
大力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区域合作,为四川外贸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平板电脑、中央处理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等担当出口支柱,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跃居全国第九位。
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中激发活力。成都艾民国际有限公司是家制鞋企业,历经贴牌加工到自行设计、自创品牌的蝶变,其高端女鞋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5年位列四川鞋类制造业出口创汇首位。
今年上半年,成都鞋类出口额逆势回升,增长32%。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后发地区植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在分析四川产业、要素和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四川确定电子产品、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特色化工、轻纺鞋类等五大类产品为加工贸易发展重点。
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省加工贸易规模从2007年的36亿美元迅速提高到2011年的210亿美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产品。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霍伟东分析认为,四川外贸发展的强劲态势,与承接产业转移引入的增量密不可分,重点企业贡献突出,部分产品出口从无到有,正是四川“招大引强”成效的有力佐证。
“外贸引外资、外资促外贸、外经带外贸”,四川对外贸易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
不仅上块头,更有好势头。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占比由2007年的43%提高到2011年的59%,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由20%提高到40%,两项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国际市场不断拓展。出口市场从2007年的181个增至2011年的206个,由2007年的五成以上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亚洲、欧洲、北美“三足鼎立”。
贸易方式呈现多元。4年间,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倍,加工贸易增长5倍,其他贸易增长4倍。
发展格局更为合理。以成都生物医药、德阳重大装备、绵阳电子信息和攀枝花、自贡新材料为重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
对外贸易,企业是主体。最近4年间,四川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增加1200家,其中有出口实绩企业增加近千家;进出口上亿美元企业增加34家,出口上亿美元企业增加16家。
这是四川外贸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和规模。
交通提升、通关提速、服务优化……全省外贸发展的软硬环境也大幅改善。
货畅其流,离不开一个“快”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历史性突破,让四川外贸长了底气、更有锐气。
随着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二号航站楼相继投运,成都枢纽空运能力大幅提升,电子产品飞赴世界各地,每天出关400吨以上。
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四川外贸翻开了后发赶超的新一页。
拓展新空间,站上新台阶。近年来,四川开放型经济年均增长3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内陆盆地”渐成“开放高地”。
以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为重要路径,领跑西部、追赶东部的四川,调结构、转方式方兴未艾,西部经济大省加快迈向全国经济强省。
开放的眼界决定发展的境界,四川的未来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