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依然受人才短缺困扰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作者: 时间:2012.08.13

在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对记者说,现在跟着他学习唐三彩制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担心这项技艺将来会后续无人。
事实上,高水旺的担忧并不是个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人才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招收一个年轻工人非常容易,90年代之后一直到现在,招工非常难,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说起“招工难”来就一脸惆怅,“现在工资一涨再涨,但是也留不住人”。高水旺曾有几个年轻徒弟,也都做得很不错,可是其中有几人已经改行了。

高水旺介绍说,历史上唐三彩曾在宋末元初失传,直到清末修建陇海铁路,这些国宝才重见天日。后来经过洛阳南石山村民间艺人多年探索,刻苦研制,才生产出类似于出土文物的复制品,使失传千年的宝贵艺术得以传承。“我从事这行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不想看到这项技艺再次消失。”

浙江缙云悬雕代表性传承人陈成科也表达了类似的烦恼。陈成科最多的时候一共带了60多个徒弟,而现在还在做的只有20多个。“我这个悬雕的技术难度比较高,非常细密,做一个好作品需要好几年,差一点的也要几个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朱立春指出,人才短缺一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一块短板,如何扩大非遗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中来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上,去年6月1日,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创作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朱立春介绍说,“这部法律也对非遗传承人有义务培养人才作了具体规定,但现在来看好多非遗项目进行的并不理想”。

朱立春认为,好多非遗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大,人们参与度不够高,认同感缺失是造成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

在本届长春民博会上,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朱文立的女儿朱宇峰带着父亲的作品参展。“我父亲为汝瓷、汝窑贡献了大半生精力,使断代800多年的汝官瓷重现于世非常不容易,但大家对汝瓷的了解认识并不高”。

朱宇峰说:“汝瓷的烧制工艺过去还只是在我们家族内部传播,但我们现在想让更多的人学到这门技艺,更好地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所以我们这次出来参展,希望能吸引到真正感兴趣的人来学习这门技艺。”

对朱宇峰的做法,朱立春表示认同。他说,以前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家族内部传播,甚至只传男不传女,这样的做法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个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来,同是也就解决了人才问题。

在吉林省通化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剪纸成为了当地学生的时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这里并没有出现。而这一切都必须感谢当年通化师范学院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的有益尝试,非遗进校园让年轻人爱上这门艺术,而后来这项艺术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一开始开设满族剪纸课程时大家曾心存疑虑,但没想到的是该课程每节课都人满为患。“好多年轻人都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离自己很遥远,但是有机会一接触,就迷上了它”,朱立春说,“所以说不能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艺术,不喜欢这些非遗,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非遗”。

“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宣传非遗,提高非遗影响力,让大家都了解非遗,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不能急功近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朱立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