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数据显示农田林网内农作物平均增产10%
来源: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 作者: 时间:2012.08.15
河南:林业生态数据显示农田林网内农作物平均增产10%
粮食价格上涨后,为了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部分地区出现了砍树种粮现象,在平原地区,直接危害到了营造多年的农田防护林。8月12日,省政府发布的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农田林网的防护作用,能够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
省农科院的寇长林博士和他带领的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农田林网与粮食生产关系的对比调查与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林粮争地,而是林佑粮增。
省农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农田林网内的粮食生产和农田林网外相同条件的农田相比,农田林网内的玉米可增产5.5%~13.1%,小麦可增产6.8%~17.6%,花生增产4.7%~8.4%,棉花增产 8.3%~12.8%,西瓜增产1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农田林网的防护作用,能够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
农田林网内的农作物为啥能增产呢?
寇长林说,森林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抵抗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高产稳产。林带在春季无叶期可提高农田表面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夏季可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数据显示,林带两侧有效防护区内冬小麦与春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
寇长林说,通过农田防护林带可对气流进行阻挡、抬升和分割,改变气流的结构,影响水分、热量的分配,发挥热力效应、水文效应、生物效应、土壤改良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效应的目的。同时,林带本身又是再生的绿色资源,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农田防护林与其他林种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林体系,林种之间、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和稳定。农田防护林有减弱风的动力作用,使农田免受风蚀、积沙、积土、作物倒伏等的危害,另外,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具有持续性的防护作用。
省农科院近20年连续观测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内风速平均降低35%~40%,蒸发量减少10%,相对湿度提高6.3%,土壤含水量增加6.1%。
目前河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控制面积已达到8500万亩,按增产10%计算,农田防护林体系每年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贡献可达百亿斤。
省农科院的寇长林博士和他带领的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农田林网与粮食生产关系的对比调查与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林粮争地,而是林佑粮增。
省农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农田林网内的粮食生产和农田林网外相同条件的农田相比,农田林网内的玉米可增产5.5%~13.1%,小麦可增产6.8%~17.6%,花生增产4.7%~8.4%,棉花增产 8.3%~12.8%,西瓜增产1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农田林网的防护作用,能够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
农田林网内的农作物为啥能增产呢?
寇长林说,森林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抵抗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高产稳产。林带在春季无叶期可提高农田表面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夏季可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数据显示,林带两侧有效防护区内冬小麦与春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
寇长林说,通过农田防护林带可对气流进行阻挡、抬升和分割,改变气流的结构,影响水分、热量的分配,发挥热力效应、水文效应、生物效应、土壤改良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效应的目的。同时,林带本身又是再生的绿色资源,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农田防护林与其他林种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林体系,林种之间、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和稳定。农田防护林有减弱风的动力作用,使农田免受风蚀、积沙、积土、作物倒伏等的危害,另外,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具有持续性的防护作用。
省农科院近20年连续观测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内风速平均降低35%~40%,蒸发量减少10%,相对湿度提高6.3%,土壤含水量增加6.1%。
目前河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控制面积已达到8500万亩,按增产10%计算,农田防护林体系每年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贡献可达百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