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有底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5.28
生产性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十分有益。
34岁的残疾农妇兰和平身高只有1米,以前多次找工作被拒,只能和丈夫一同出去收废品,“每天只挣10多元,有时一分钱挣不到”。去年,通过政府免费培训,兰和平学到一手竹编技艺。现在她坐在家里搞竹编,每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
兰和平是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百花村村民。她生活的改变缘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神竹编。如今,当地正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把竹编打造成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有不少处于“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状态,如何保护、利用非遗项目是各地面临的普遍难题。
非遗产品“调整方向”闯市场
精美传神的青神竹编、针脚细腻的蜀绣、古拙明快的绵竹年画……四川省文化厅数据显示,四川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120个。其中,青神竹编有竹制生产生活工具、竹编画等,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从古到今青神县处处有竹,户户编竹,人人用竹。”青神竹编产业园区主任刘建林告诉本刊记者,随着时代变迁,竹制生产生活工具使用越来越少,当地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坚持生产性保护。竹编艺人“调整方向”,将制作重点从簸箕、箩筐等“实用器”转向竹编画、竹家具等“观赏器”,这种手工艺品受到市场欢迎。
与之类似的还有蜀绣。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郫县安靖镇历史上“家家女红,户户针工”,是有名的“蜀绣之乡”。然而,1980年代以后,随着机织和流行文化涌入,传统蜀绣逐渐衰落。从2008年起,当地依托这种传统手工业发展蜀绣艺术品。“许多农户重新拾起了当年蜀绣传统。”安靖镇绣娘沈云秀说。
近几年,非遗产品市场价值不断凸显。北京的非遗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制作的精品之作价格高达五六十万元。上海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传承人林雨晴的木板水印作品、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清旺的皮影作品也都曾经亮相拍卖会。
“非遗不同层次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比如青神竹编,大师出精品,熟练技工出中高档产品,一般农民培训后编普通产品同样有市场。”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说。
本刊记者在四川省调研发现,通过生产性保护,竹编已成为当地解决就业、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据刘建林介绍,青神县每年生产的竹家具系列,年产值5000多万元;竹编书画艺术珍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每年销售额达2亿元;竹包装箱和礼盒系列,年产值6000多万元。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我国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也就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在以上的保护方式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理念,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生产性保护”的多重困境
不过,生产性保护也并非“万能药”。有专家担心,生产性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打着非遗金字招牌进行过度开发,一味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导致“以假乱真”,就会丧失非遗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非遗保护造成严重损害。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举例说,近年来“唐卡”这种原本仅在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众家中悬挂的宗教卷轴画,逐渐成为艺术收藏的新宠,一幅好唐卡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以前的画师首先要学经,绘制前要精心揣摩、打好腹稿,再一笔笔画出来,完成一幅好的唐卡需一年左右时间。但受利益驱动,现在有人用电脑下载底稿、复印,直接上色。一幅图稿能用几十次、几百次。以前绘制唐卡的颜料全部是天然矿物和植物,成像后能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现在一些人则用廉价广告颜料。为谋求“生产效率”,甚至出现“流水线”制作。
“手工制作特色是‘生产性保护’的一个底线。”马盛德认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如果一旦冲破手工“底线”,项目的制作工艺被完全机械化,完全被现代工艺所取代,那将会断送这些非遗项目的生命,从而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此外,税收高也使生产性保护面临难处。一些蜀绣企业每年的营业收入能达到几百万元,但利润十分有限,最大困难就是税收过高。成都蓉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世民介绍说,绣娘人工成本占了企业大多数开支,而这些绣娘都是采取“居家灵活就业”的方式,在家刺绣然后“卖给”企业。绣娘不是企业职工,其报酬不能计入企业成本,同时,绣娘向企业“卖”作品自然不可能向企业开具发票,结果企业产品卖价全部计为纯收入征税,让企业不堪重负。
资金缺乏是制约生产性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对非遗保护经费,各地普遍是为应付非遗申报工作而采取的临时拨款。区县一级的工作最基层,最熟悉非遗具体项目,工作量大且细,也最需要落实资金,但这一层的资金也最为缺乏。由于资金不足,专门人才和工作人员很难培养到位,还造成基础设施设备不齐,技术手段落后,非遗的挖掘、整理、展示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都难以有效开展。
有关专家表示,地方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搞好非遗保护的一个关键因素。开展生产性保护要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同时要拿捏好“生产”尺度,既避免“门可罗雀”、“后继无人”的惨淡状况,又要防止受利益驱使而过度开发,使文化精华步入歧途,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还容易滋生伪劣产品,对非遗保护造成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