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会成为农村环境管理新模式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3.3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一直推行“政府主导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复杂,“政府主导模式”的管理效果并不好。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政府把一部分环境管理权“下放”到村委会,推进“村委会模式”,但村委会往往由于难以为环境管理投入太多精力,影响了农村环保的效果。笔者在苏南地区调研时发现,目前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由村民自发组成的生态协会开始出现,成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
生态协会模式旨在用集体的力量维护环境权益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的重点比较突出,在笔者所调查的苏南地区,主要面临工业污染和村容环境卫生两大问题。为了应对工业污染与村容环境卫生问题,在部分社区,一些文化程度较高、较有威望及热心社区事务的村民自发组成了生态协会,介入社区环境管理,维护自身权益,形成“生态协会模式”。
以笔者所调研的生态协会为例,该生态协会所在社区毗邻数十家企业,由于部分企业偷排,给村民健康带来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社区中一些老年人与积极分子自发组织成立协会,与有关部门联系,力图用集体的力量维护环境权益。之后,协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增加,目前其主要活动包括:一是监督企业排污。协会与企业定期进行社区圆桌会议,监督企业的污染行为。二是监督村民环境行为。协会成员积极致力于监督村民的环境行为,制止破坏公共设施行为,制止乱扔乱排垃圾行为等。三是开展环境宣传。在每年“地球日”以及特殊的节日,协会都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协会特别重视社区青少年教育,开展了青少年环保绘画、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多项活动。四是协调村际环境事务。协会利用社会资本与农村人脉,开展跨社区环境协调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协会自身的发展,使协会突破单个村庄界限,成为跨社区组织,更具生命力。
生态协会模式可降低管理成本
“生态协会模式”尝试从政府管理到公众管理的转型,丰富了环境管理的内涵,有着多维意义:其一,生态协会为环境管理增添了有生力量,弥补了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的不足。其二,与政府环境管理相比,生态协会的管理具有“本土化”优势,管理成本比较低。以对企业排污的监督为例,协会的监督成本很低,有时就是一种“顺便的监督”,不需要额外的成本。甚至一些“气管不好”的协会成员,都成了企业偷排的“晴雨表”。再以村容卫生管理为例,协会的很多管理也是在生活中完成,成本极低。其三,与“村委会模式”相比,“生态协会模式”更能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培养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对 “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其作用的发挥仍需政策支持
不少地方对“生态协会模式”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有的村委会专门在办公场所内给生态协会安排了专门办公场地,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施,供生态协会开展活动。在一些地方,生态协会得到政府的重视,在部分重要场合,政府部门还专门让“生态协会”负责人出席。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协会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还需要在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首先,赋予协会一定的环境监督权与检查权。对社区内或者社区周边的外来工业,允许生态协会介入监督与检查;政府对企业污染的监督,可适当吸收协会成员作为检查人员。其次,酌量赋予一定的环境处罚权。对于村民违反村内环境规章的行为,应允许协会进行适当的处罚;外来人口与企业在社区内违反环境规章,也应允许协会进行一定的处罚。最后,给予一定的信息支持。政府应要求相关企业公开相关环境信息,为协会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