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片"和"文化使者"——我国导游队伍建设掠影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5.19
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32亿人次,出境旅游近1亿人次。在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中,一支超过70万人的队伍热情传递着“中国名片”,传播着人文山水的底蕴。他们就是被誉为“中外交流的使者”和“旅游发展的生力军”的专业导游。
向世界传递“中国名片”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世界通过国人看中国,怎样引导游客尊重所到国风俗习惯、让出境旅游更加文明,是许多导游一直琢磨的课题。
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旅游领队杨金辉,长期带团赴欧洲旅游。每次带团,他都在出团说明会上耐心讲解,在旅途中委婉引导,还特别注意身体力行。在意大利,女士处处优先,杨金辉每次带团前往意大利,从机场集合起就有意识地传递意大利的风俗习惯,不管是办理值机还是安检排队都安排女士在前。“现在出境游客人的言谈举止有了明显改善,但更多文明礼仪细节还需要导游提醒、强调和普及。”杨金辉说。
出境旅游,每位导游实际上都在传递“中国名片”。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高级导游黄晨薇给自己定下了很高的标准:尽力带好每一个出境团,打造每一次文明之旅。行前,她会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注意事项;下榻酒店时,嘱咐游客不要大声喧哗;参观旅游景点时,提前说明规则规矩。
来自国旅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的张禹对记者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一名游客都是中国的民间外交家。作为一线从业者,我愿意和同行一道不懈努力,为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更加文明、有礼、自信的形象作出贡献。”
做专家型“文化使者”
“对我们这个部门和行业来讲,要很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导游,要有高素质的讲解。大家旅游会发现,碰到一个好导游,你跟他对话、听他讲解,能学到很多东西,感到很充实。”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在推进世界旅游强国建设中,大力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导游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导游服务水平,是影响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今年32岁的杨蕴婧是山西大同国际旅行社外语导游。从业8年的她,先后4次以外语导游志愿者的身份进藏支援,第一次去时只有25岁。“当接到通知让10天后出发时,我拿着陌生的西藏导游词,内心忐忑。”杨蕴婧说,当时最犯愁的不是高原反应和语言,而是自己薄弱的知识,“简单背背导游词,肯定不能打动人心”。
为了尽快弥补知识短板,杨蕴婧系统学习了西藏的历史,深入考察了西藏博物馆和新旧时代牧民的生活。“这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担心被外国游客问倒了。”杨蕴婧感慨,当游刃有余地向外国游客讲解西藏的雄浑、博大、壮美和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一下子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以及填鸭式的讲解已无法让游客满意,越来越多的专家型导游员涌现出来。重庆假日国际旅行社英语导游刘家敏是特级导游,从业30多年来,除了出色完成各项重大导游接待工作,还不断钻研进取,发表论文《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初探》,完成重庆飞虎队展览馆“陈纳德与飞虎队”内容英语笔译、《2009大足石刻图集》全部中文图文解说的英语笔译等工作。
旅游是情感和文化的交流,知识渊博是导游必备的素质。2004年7月,徐彬进入江苏南通康辉旅行社。半年里,他利用周末走街串巷,熟悉南通的景点和路线,总结出一套特色鲜明、实用的南通地接导游词。有一次接待上海教师旅行团,他讲述的狼山沧桑变迁以及古代文人墨客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等,让这些教师精英很是赞叹。
“最美导游”不断涌现
“别管我,先救游客,把天窗砸开,让游客快走。”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导服中心导游王伟在生死时刻,喊出的一句震撼心灵的话。
去年7月25日19时许,王伟带团出游时在新疆沙湾县突遇山洪,他的双腿被卡住。为了给游客争取逃生时间,他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导致右小腿截肢。王伟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无数网友盛赞他用一条腿换回了39条生命,是新疆“最美导游”。
这样的故事,在导游行业还有许多。2012年3月28日早上,陕西省导游服务中心导游许欢欢带领48名游客开始了陕西“西线一日游”。返程途中,旅游大巴因雨天路滑发生翻车事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负伤的许欢欢强忍剧痛,一直对救援人员说:“别管我,先把游客拉出来!我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回去!”
对于导游,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韶山的“中国最美导游”文花枝、烟台“最美女孩”刁娜、中国最美导游哥杨欢……一位位导游,怀着对旅游业的满腔热爱,以忘我的精神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基层一线,不断涌现的“最美”导游是这支70万人队伍的代表。而每一个“最美”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记者 王小润)
向世界传递“中国名片”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世界通过国人看中国,怎样引导游客尊重所到国风俗习惯、让出境旅游更加文明,是许多导游一直琢磨的课题。
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旅游领队杨金辉,长期带团赴欧洲旅游。每次带团,他都在出团说明会上耐心讲解,在旅途中委婉引导,还特别注意身体力行。在意大利,女士处处优先,杨金辉每次带团前往意大利,从机场集合起就有意识地传递意大利的风俗习惯,不管是办理值机还是安检排队都安排女士在前。“现在出境游客人的言谈举止有了明显改善,但更多文明礼仪细节还需要导游提醒、强调和普及。”杨金辉说。
出境旅游,每位导游实际上都在传递“中国名片”。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高级导游黄晨薇给自己定下了很高的标准:尽力带好每一个出境团,打造每一次文明之旅。行前,她会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注意事项;下榻酒店时,嘱咐游客不要大声喧哗;参观旅游景点时,提前说明规则规矩。
来自国旅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的张禹对记者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一名游客都是中国的民间外交家。作为一线从业者,我愿意和同行一道不懈努力,为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更加文明、有礼、自信的形象作出贡献。”
做专家型“文化使者”
“对我们这个部门和行业来讲,要很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导游,要有高素质的讲解。大家旅游会发现,碰到一个好导游,你跟他对话、听他讲解,能学到很多东西,感到很充实。”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在推进世界旅游强国建设中,大力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导游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导游服务水平,是影响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今年32岁的杨蕴婧是山西大同国际旅行社外语导游。从业8年的她,先后4次以外语导游志愿者的身份进藏支援,第一次去时只有25岁。“当接到通知让10天后出发时,我拿着陌生的西藏导游词,内心忐忑。”杨蕴婧说,当时最犯愁的不是高原反应和语言,而是自己薄弱的知识,“简单背背导游词,肯定不能打动人心”。
为了尽快弥补知识短板,杨蕴婧系统学习了西藏的历史,深入考察了西藏博物馆和新旧时代牧民的生活。“这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担心被外国游客问倒了。”杨蕴婧感慨,当游刃有余地向外国游客讲解西藏的雄浑、博大、壮美和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一下子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以及填鸭式的讲解已无法让游客满意,越来越多的专家型导游员涌现出来。重庆假日国际旅行社英语导游刘家敏是特级导游,从业30多年来,除了出色完成各项重大导游接待工作,还不断钻研进取,发表论文《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初探》,完成重庆飞虎队展览馆“陈纳德与飞虎队”内容英语笔译、《2009大足石刻图集》全部中文图文解说的英语笔译等工作。
旅游是情感和文化的交流,知识渊博是导游必备的素质。2004年7月,徐彬进入江苏南通康辉旅行社。半年里,他利用周末走街串巷,熟悉南通的景点和路线,总结出一套特色鲜明、实用的南通地接导游词。有一次接待上海教师旅行团,他讲述的狼山沧桑变迁以及古代文人墨客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等,让这些教师精英很是赞叹。
“最美导游”不断涌现
“别管我,先救游客,把天窗砸开,让游客快走。”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导服中心导游王伟在生死时刻,喊出的一句震撼心灵的话。
去年7月25日19时许,王伟带团出游时在新疆沙湾县突遇山洪,他的双腿被卡住。为了给游客争取逃生时间,他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导致右小腿截肢。王伟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无数网友盛赞他用一条腿换回了39条生命,是新疆“最美导游”。
这样的故事,在导游行业还有许多。2012年3月28日早上,陕西省导游服务中心导游许欢欢带领48名游客开始了陕西“西线一日游”。返程途中,旅游大巴因雨天路滑发生翻车事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负伤的许欢欢强忍剧痛,一直对救援人员说:“别管我,先把游客拉出来!我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回去!”
对于导游,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韶山的“中国最美导游”文花枝、烟台“最美女孩”刁娜、中国最美导游哥杨欢……一位位导游,怀着对旅游业的满腔热爱,以忘我的精神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基层一线,不断涌现的“最美”导游是这支70万人队伍的代表。而每一个“最美”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记者 王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