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中山向全社会发出10万份倡议书 倡导每一个家庭思考家风家训

来源:中山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05.26

    您家的家风如何?您家的家训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很多家长都未曾思考过。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之后,中山市妇联向全社会发出10万份倡议书,倡导每一个家庭都来思考家风家训,并予以践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家风正了,社会的风气才能正。来吧,请说说您家的故事,我们愿意聆听您的家训和家风。
    在市实验高中教室休息室,心理老师刘光华一聊起父亲,话匣子就收不住,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原来的家庭和现在的家庭在家风上有延续下来的东西,也有新的内容,“毕竟时代不一样了”。
    ■一本书影响三代人
    刘光华的父亲稍识文墨,一生勤俭,为人低调,可谓是典型的中国老百姓。他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虽然大半辈子干的是体力活,但却酷爱读书,手头有一套《三国演义》,我的读书最初就是从父亲的这套《三国演义》开始的,家里的这套书被我小时候读了又读,读得连里面的章回目录、诗词都能背得下来。父亲的《三国演义》不仅影响了我,甚至影响了我的侄子,我的侄子初中时也能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可以说,一套《三国演义》影响了我一家三代人。”
    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刘光华也非常注意对于儿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刘光华常常带孩子上图书馆,逛书店,让孩子亲近书本,热爱读书。从孩子小学二年级起,尽管他掌握的汉字不多,他就从看图说话的拼音读物开始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逐渐向阅读童话故事过渡。孩子在他的引导下,从开始阅读童话故事,到阅读《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野性的呼唤》等历史、传奇、探险的故事。
    ■爱心,在一代代地流淌
    小时候,父亲常常教育5位孩子要做好人,行善事。儿时的刘光华常常看到父亲晚上给一位身在异乡的老人写家信。“孤独的老人到我家来,坐在父亲身边,嘴里用老家话念叨着什么,父亲就默默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照老人的话写在纸上,写完后,父亲又照着信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复述给老人听。”而此时,刘光华就在父亲话语中悄悄地进入了梦乡。
    爱心,在一代代地流淌。
    有一年,刘光华成为广东省的一名支教老师,走进贫困地区并在那里发现了爱读书的一名贫苦人家的孩子。在他的资助下,孩子终于考上大学。三年后,孩子大学毕业来到了珠海工作,成为刘光华家庭中的一员。他教育儿子:“你们要相互尊重,亲如兄弟。”儿子丝毫没有抵触的心理。刘光华认为儿子是用行动在认可父亲的做法。
    每年的央视节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都会与孩子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两代人一起接受凡人善举的教育。
    ■为父亲写8万字传记
    2013年清明节,刘光华就带着自己兄弟姐妹的五个家庭成员,开着三辆车到省外的老家寻根。他们在荒村野岭下找到了仍然屹立于风雨中的祖上老屋,感叹不已。年轻的子侄和外甥分头张贴对联,挂爆竹,燃烧香烛。并在大门挂上对联“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
    为了纪念父亲,刘光华记录父亲一生的平凡点滴,为他立传,写了8万字。
    今年的清明节,他想到要把父亲遗留的两本手写笔记本带到墓地去,要向年轻人讲述先人的“故事”。一本是父亲当年给他的两个儿子——每个家庭留下一本的家谱。另一本是父亲几十年来的大事记笔记本。文末,刘光华的父亲嘱咐后人:教书的:教书育人;经商的:童叟无欺;从政的:清正廉洁。
    刘光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不感兴趣,这不能怪他们。“如果平时没有传统的教育,他们凭什么对过去、对传统发生兴趣?传统需要传承,家风需要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