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郑培宏:35年坚守 盐碱荒滩变绿洲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14.05.26

  “大沙洼有三宝:飞沙、海雾和小咬”。这是上世纪60年代流传在山东日照的民谚。如今,这里碧海蓝天、森林茂密,是国家4A级景区。

  在这场生态变迁中,国有大沙洼林场场长郑培宏功不可没。35年扎根林场,他与职工艰苦创业,把一个曾经23个月发不出工资、欠款321万元的国有林场,发展成如今年综合收入6000万元的国家4A级景区,探寻出一条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共赢之路,开创了“以林促游,以游养林”的发展模式。

  郑培宏说,扎根基层林场,绿化荒滩,同时把绿化成果转换成经济优势,只是干了件平凡的事情,因为自己“深深恋着这片林场”。

  临危受命

  上世纪60年代,大沙洼是一片不毛之地。风吹沙压,庄稼难收。由于地势低洼积水,滋生了一种如跳蚤的咬人小虫。

  为了改善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1960年2月,国营日照县大沙洼林场成立,开始建设以黑松为主的万亩人工沿海防护林带。

  1977年,年仅18岁的郑培宏来到大沙洼林场参加工作。他热爱林业,喜欢钻研,嫁接的树木成活率在95%以上。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考上了山东省林业学校。

  郑培宏不仅好学,还乐于助人,他业余时间为同事免费维修自行车、手表,被领导、同事称做“郑万能”。

  1985年,年仅26岁的郑培宏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副场长,但此时的大沙洼林场开始每况愈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林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由全额拨款划归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过去由于长期靠财政拨款,单纯发展林业,经济效益低下,林场发展举步维艰。

  日照市林业局原局长张博华说:“最困难的时候,林场累计欠款321万元,职工23个月未发工资。当时的林场职工,有门路、有本事的都走了,99个职工走得只剩下23个,各项工作濒临瘫痪。”

  在林场最困难的时候,郑培宏临危受命担任了场长。

  上任伊始,郑培宏和新班子成员3个人想办法凑了130元钱,购买了冬天取暖用的炉子、烟囱及茶壶、茶碗等办公用品。茶叶买不起,来了客人就先到家属户去抓一把。林场因交不上电费而被停电,为了借钱交电费,他们不敢说是林场借的,都是以个人名义去借。

  “拿上工资,住上房子”是郑培宏向职工许下的诺言。郑培宏带领职工开始了艰苦创业。在做好林业生产的同时,他带领职工养过鸡、养过猪、育过虾苗、种过蘑菇,一点点摸索适合林场生存发展的路子。
  老职工刘安一说:“郑培宏想干事、会干事、不出事,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得到了职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