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工捍卫生态“红线” 走活绿色之路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6.23
“没有绿水青山,再大的金山银山有何意义?”秉持这样的理念,长白山森工集团立足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生态改革步伐,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汪林模式:木材不减反增虎豹重归“故里”
长白山森工集团是全国五大森工集团之一,下辖10户国有森工企业、1户森林经营局、5户林产工业加工企业,总经营面积235.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11万公顷。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材基地、林业产业基地,又是我国东北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一、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相继实施,商品材产量大幅调减,集团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创造了以“采坏留好、密间稀留、保留目的树种、补植珍贵树种”为基本规范的汪清林业局百万亩采育林可持续经营成功范本。
汪清林业分公司前身是汪清林业局,始建于1947年,当时森林蓄积量3200万立方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采伐,共消耗3917万立方米,而奇迹在于目前的森林蓄积量仍有4100万立方米。林木越采越多的奥秘在于,该局始终坚持“节制主伐、加大抚育、合理经营、双向推进”的经营方针,通过实施抚育作业,伐除非目的树种或病腐木,按照采坏留好、密间稀留、控制强度、保护幼树、补植珍贵乡土树种、配置良种壮苗等方式,促进森林尽快向地带性顶级群落演替。建局至今,汪林累计向大森林投入3亿多元,已培育出以云冷杉林和阔叶红松林为主的采育林13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0%。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汪清林区,山看不到顶、林看不到头,林海碧涛、溪流蜿蜒、鸟兽欢愉的生态美景令人陶醉。作为国家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汪林坚持实施的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并重的战略,在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数量持续增加,已消失多年的东北虎、东北豹又重新回归这片大地。辖区内东北红豆杉储量增至120万株,汪林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东北红豆杉之乡”和“东北豹之乡”。2013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达67434公顷的“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也随之成立。
生态力作:为子孙后代守住青山林海
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绿色思维”。长白山森工集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吉林省“五大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为大力实施生态林业建设,该集团着力推行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十年绿化美化延边大地、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等重点工程。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辖区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天保工程一期实现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202.7万公顷增加到211万公顷,净增8.3万公顷;有林地蓄积由2.6亿立方米增加到2.89亿立方米,增加2900万立方米。“十年绿化美化延边大地”活动中,造林8.7万公顷,冠下造林8.4万公顷,森林抚育75.2公顷,累计退耕还林10.2万公顷,近5年新增绿地682公顷,为延边州创建2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集团目前森林覆盖率达80.5%。实现了连续3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随着国有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持续推进,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始在更高的站位上谋划生态建设。继续深化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战略转变,确立了“整合资源、全林利用;九大板块(林木、林地、地产、矿产、特产、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生态区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立体开发;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方向。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其科学性和效益得到检验:2013年林业总产值达70.9亿元,同比增长10.2%;在岗职工工资同比增长15.6%;累计完成64045户、358万平方米林区棚户区改造,职工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转型跨越:接续产业点燃绿色发展新引擎
林业转型,大势所趋。长白山森工集团决策层另辟“靠山吃山”的蹊径,把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作为突破口。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研判,确定了重点发展长白山生态绿化苗木、长白山现代中药健康、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地产开发三大接续产业。
以汪清林业分公司为试点,集团创新发展“林苗一体化”造林新模式,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先行者,汪林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在培育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中同时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园林绿化苗木或3-4年生种植用苗木,实行林苗间作、合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从生产伐倒木向经营活立木过渡,使职工由伐木工人向园艺工人转变。今年,汪林确定了7个植苗林地,目前已栽植绿化苗木162万余株,种植面积达261公顷。与此同时,集团发起和成立了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苗木分会,把绿色产业的发展触角延伸向全国,并以与北京京林园林集团合作成立的长白山鸿美苗木公司为龙头,在北京、河北、福建、辽宁、山东等地合作建设了23个域外生态绿化苗木培植基地,培植绿化苗木340万余株,建设域内绿化苗木基地134个,培植绿化苗木近764万余株。集团计划通过3—5年努力,使生态绿化苗木产业经营收入接近或赶超木材经营收入。
作为重要的转型接续产业,长白山现代中药健康产业实现了稳步推进。今年5月20日,长白山森工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设长白山中药材基地和长白山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长白山中药材品牌。于生态林业建设中异军突起的长白山生态旅游项目,在保护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山水文化,打造旅游品牌。目前,白河林业分公司的大戏台河风景区、和龙林业有限公司的甄峰岭千年红豆杉古树群、汪清林业分公司的兰家大峡谷都已成为延边地区著名风景区。珲春、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虎、豹等野生动物资源,在给大森林增加原始、神秘色彩的同时,也让游客陡增了几分向往。
生态保护路漫漫。长白山森工集团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今天生态、和谐的美丽新林区,正是他们留给大自然和子孙后代的一笔无价的财富和永恒的绿色长城。(黄敬亮 王法权)
汪林模式:木材不减反增虎豹重归“故里”
长白山森工集团是全国五大森工集团之一,下辖10户国有森工企业、1户森林经营局、5户林产工业加工企业,总经营面积235.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11万公顷。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材基地、林业产业基地,又是我国东北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一、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相继实施,商品材产量大幅调减,集团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创造了以“采坏留好、密间稀留、保留目的树种、补植珍贵树种”为基本规范的汪清林业局百万亩采育林可持续经营成功范本。
汪清林业分公司前身是汪清林业局,始建于1947年,当时森林蓄积量3200万立方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采伐,共消耗3917万立方米,而奇迹在于目前的森林蓄积量仍有4100万立方米。林木越采越多的奥秘在于,该局始终坚持“节制主伐、加大抚育、合理经营、双向推进”的经营方针,通过实施抚育作业,伐除非目的树种或病腐木,按照采坏留好、密间稀留、控制强度、保护幼树、补植珍贵乡土树种、配置良种壮苗等方式,促进森林尽快向地带性顶级群落演替。建局至今,汪林累计向大森林投入3亿多元,已培育出以云冷杉林和阔叶红松林为主的采育林13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0%。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汪清林区,山看不到顶、林看不到头,林海碧涛、溪流蜿蜒、鸟兽欢愉的生态美景令人陶醉。作为国家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汪林坚持实施的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并重的战略,在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数量持续增加,已消失多年的东北虎、东北豹又重新回归这片大地。辖区内东北红豆杉储量增至120万株,汪林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东北红豆杉之乡”和“东北豹之乡”。2013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达67434公顷的“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也随之成立。
生态力作:为子孙后代守住青山林海
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绿色思维”。长白山森工集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吉林省“五大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为大力实施生态林业建设,该集团着力推行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十年绿化美化延边大地、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等重点工程。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辖区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天保工程一期实现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202.7万公顷增加到211万公顷,净增8.3万公顷;有林地蓄积由2.6亿立方米增加到2.89亿立方米,增加2900万立方米。“十年绿化美化延边大地”活动中,造林8.7万公顷,冠下造林8.4万公顷,森林抚育75.2公顷,累计退耕还林10.2万公顷,近5年新增绿地682公顷,为延边州创建2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集团目前森林覆盖率达80.5%。实现了连续3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随着国有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持续推进,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始在更高的站位上谋划生态建设。继续深化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战略转变,确立了“整合资源、全林利用;九大板块(林木、林地、地产、矿产、特产、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生态区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立体开发;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方向。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其科学性和效益得到检验:2013年林业总产值达70.9亿元,同比增长10.2%;在岗职工工资同比增长15.6%;累计完成64045户、358万平方米林区棚户区改造,职工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转型跨越:接续产业点燃绿色发展新引擎
林业转型,大势所趋。长白山森工集团决策层另辟“靠山吃山”的蹊径,把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作为突破口。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研判,确定了重点发展长白山生态绿化苗木、长白山现代中药健康、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地产开发三大接续产业。
以汪清林业分公司为试点,集团创新发展“林苗一体化”造林新模式,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先行者,汪林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在培育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中同时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园林绿化苗木或3-4年生种植用苗木,实行林苗间作、合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从生产伐倒木向经营活立木过渡,使职工由伐木工人向园艺工人转变。今年,汪林确定了7个植苗林地,目前已栽植绿化苗木162万余株,种植面积达261公顷。与此同时,集团发起和成立了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苗木分会,把绿色产业的发展触角延伸向全国,并以与北京京林园林集团合作成立的长白山鸿美苗木公司为龙头,在北京、河北、福建、辽宁、山东等地合作建设了23个域外生态绿化苗木培植基地,培植绿化苗木340万余株,建设域内绿化苗木基地134个,培植绿化苗木近764万余株。集团计划通过3—5年努力,使生态绿化苗木产业经营收入接近或赶超木材经营收入。
作为重要的转型接续产业,长白山现代中药健康产业实现了稳步推进。今年5月20日,长白山森工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设长白山中药材基地和长白山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长白山中药材品牌。于生态林业建设中异军突起的长白山生态旅游项目,在保护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山水文化,打造旅游品牌。目前,白河林业分公司的大戏台河风景区、和龙林业有限公司的甄峰岭千年红豆杉古树群、汪清林业分公司的兰家大峡谷都已成为延边地区著名风景区。珲春、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虎、豹等野生动物资源,在给大森林增加原始、神秘色彩的同时,也让游客陡增了几分向往。
生态保护路漫漫。长白山森工集团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今天生态、和谐的美丽新林区,正是他们留给大自然和子孙后代的一笔无价的财富和永恒的绿色长城。(黄敬亮 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