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非遗传人 口技泰斗传绝活
来源:北京西城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07.16
中国口技泰斗、多次为中外领导人演出、艺术魅力传播至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提起七旬老人牛玉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头上的这些光环。退休后,他原本可以过着舒适的退休生活,然而他却甘愿蜗居在20平方米的小平房,依然为口技传承默默努力着……
退休金贴徒弟只为绝活不失传
作为口技传承人,牛玉亮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培养传承人,不能让这门技艺在他手上失传。
口技对于学习者本身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需牙齿整齐即可,然而在这条路上能够走下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牛玉亮在学习过程中吃过很大的亏。因此,他把每个音破解出来,一点点教给徒弟,“以前师傅就这么一教就过去了,当时的师傅不讲细节,我也是长时间自己琢磨鸟的叫声,高兴时的,不高兴时的,慢慢观察记录下来,然后再一点点地分解出来。”
说起徒弟们,牛玉亮最多的感情是疼惜。过去学手艺都需要交拜师费,但牛玉亮从来不要,他只有一个条件:能吃苦,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我得理解他们,他们非常不容易,有时候这些孩子连住的地方和吃饭的钱都没有。”牛玉亮和爱人两个人的退休金很大一部分都补贴给了这些孩子们。
在学习中,几个徒弟因为太难选择放弃,牛玉亮表示理解,“徒弟们在外演出收入不多,保险也没着落,最重要的是学习很艰苦。”他送走一个又一个徒弟,如今坚持下来的只有13人。
32年专著口技
2014年4月,《中国口技》一书正式出版,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首部口技理论著作。对于牛玉亮来说,这是他放弃住楼房的机会换来的心血。作为中国杂技团一级演员,牛玉亮却始终居住在一间只有21平方米、夏天还会漏雨的平房里。牛玉亮说:“对我来说,房子没有书有价值,就是苦了我的老伴儿了,一辈子都住不上楼房。”牛玉亮在国外演出时,一家外国公司曾开出高薪要聘请他,他也拒绝了,“这是中国的宝贝,周总理都说过不能外传。”
“光学、光练、光演对口技的历史贡献还是欠缺,我希望这本书把我的实践变成理论传递下去。中国历史上并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我要把它从2300年延续到现在的历史给整理出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动笔,这本书在牛玉亮手中经历了8个版本,无数次修改,里面包含了口技的发声、运气、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书里呈现了很多历史人物,为了还原这些,牛玉亮查阅了大量资料,一点一点地积攒出来,通过这些文字,牛玉亮让徒弟用沙画演绎,使得这些人物第一次呈现在了人们面前。除了查资料,他还捕捉一些材料的蛛丝马迹,多次去上海、南京找寻这些人的踪迹,搜集了大量历史信息。牛玉亮说:“这本书出来后,可以让不了解口技的人了解口技,这也是自己32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睡觉换来的。”
口技搬到课堂传承注重创新
“我讲课不收钱,还倒贴钱。”把口技搬到课堂、搬到社会,是牛玉亮一直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他希望用口技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在北京一所中学的课堂上,牛玉亮用口技模仿乌鸦的叫声,配合徒弟的沙画给学生们讲乌鸦的故事。牛玉亮说,以前人们对乌鸦有误解,认为乌鸦带来了灾难。其实,乌鸦专吃腐肉、垃圾,保护人类,是一种益鸟,而且乌鸦有四绝:乌鸦有反哺之义,是孝鸟;乌鸦终身为伴,对爱情忠贞不渝;一只乌鸦能活三十多岁,是长寿之鸟;乌鸦喝水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是智慧之鸟。
他还特意在自己表演的《百鸟争鸣》中加入乌鸦的叫声,让整台节目更丰富。“传承需要创作和发展,需要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非遗要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它的价值。”除了价值和意义,非遗同样需要创新,学动物叫不是口技,是民俗,要想成为表演艺术,必须在里面有艺术造诣的呈现,“声有韵,韵传神,神化艺,艺有情,声情并茂,这才是艺术修养。”
很多口技有些粗糙,如何让口技成为一门艺术,牛玉亮下了不少功夫。“我们不能丢掉传统,但必须要与时俱进,把传统现代化就是创新。”创新来源于努力,牛玉亮每天学两本书籍:一本是生物学,一本是表演艺术,边学边做笔记。从知识里,牛玉亮得到了启迪,发明了循环发声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口技的气源和声域比从前更宽,一位口技表演者可以模仿两个人在台上表演。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即便在表演时换气,也不会影响演出。
后期,牛玉亮自己创作了表演节目,他把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军营里的一天》。如今,他还想要把口技和唐诗宋词结合在一起,配上胡琴伴奏,配上诗词,把古老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场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北京西城报)
退休金贴徒弟只为绝活不失传
作为口技传承人,牛玉亮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培养传承人,不能让这门技艺在他手上失传。
口技对于学习者本身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需牙齿整齐即可,然而在这条路上能够走下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牛玉亮在学习过程中吃过很大的亏。因此,他把每个音破解出来,一点点教给徒弟,“以前师傅就这么一教就过去了,当时的师傅不讲细节,我也是长时间自己琢磨鸟的叫声,高兴时的,不高兴时的,慢慢观察记录下来,然后再一点点地分解出来。”
说起徒弟们,牛玉亮最多的感情是疼惜。过去学手艺都需要交拜师费,但牛玉亮从来不要,他只有一个条件:能吃苦,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我得理解他们,他们非常不容易,有时候这些孩子连住的地方和吃饭的钱都没有。”牛玉亮和爱人两个人的退休金很大一部分都补贴给了这些孩子们。
在学习中,几个徒弟因为太难选择放弃,牛玉亮表示理解,“徒弟们在外演出收入不多,保险也没着落,最重要的是学习很艰苦。”他送走一个又一个徒弟,如今坚持下来的只有13人。
32年专著口技
2014年4月,《中国口技》一书正式出版,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首部口技理论著作。对于牛玉亮来说,这是他放弃住楼房的机会换来的心血。作为中国杂技团一级演员,牛玉亮却始终居住在一间只有21平方米、夏天还会漏雨的平房里。牛玉亮说:“对我来说,房子没有书有价值,就是苦了我的老伴儿了,一辈子都住不上楼房。”牛玉亮在国外演出时,一家外国公司曾开出高薪要聘请他,他也拒绝了,“这是中国的宝贝,周总理都说过不能外传。”
“光学、光练、光演对口技的历史贡献还是欠缺,我希望这本书把我的实践变成理论传递下去。中国历史上并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我要把它从2300年延续到现在的历史给整理出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动笔,这本书在牛玉亮手中经历了8个版本,无数次修改,里面包含了口技的发声、运气、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书里呈现了很多历史人物,为了还原这些,牛玉亮查阅了大量资料,一点一点地积攒出来,通过这些文字,牛玉亮让徒弟用沙画演绎,使得这些人物第一次呈现在了人们面前。除了查资料,他还捕捉一些材料的蛛丝马迹,多次去上海、南京找寻这些人的踪迹,搜集了大量历史信息。牛玉亮说:“这本书出来后,可以让不了解口技的人了解口技,这也是自己32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睡觉换来的。”
口技搬到课堂传承注重创新
“我讲课不收钱,还倒贴钱。”把口技搬到课堂、搬到社会,是牛玉亮一直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他希望用口技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在北京一所中学的课堂上,牛玉亮用口技模仿乌鸦的叫声,配合徒弟的沙画给学生们讲乌鸦的故事。牛玉亮说,以前人们对乌鸦有误解,认为乌鸦带来了灾难。其实,乌鸦专吃腐肉、垃圾,保护人类,是一种益鸟,而且乌鸦有四绝:乌鸦有反哺之义,是孝鸟;乌鸦终身为伴,对爱情忠贞不渝;一只乌鸦能活三十多岁,是长寿之鸟;乌鸦喝水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是智慧之鸟。
他还特意在自己表演的《百鸟争鸣》中加入乌鸦的叫声,让整台节目更丰富。“传承需要创作和发展,需要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非遗要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它的价值。”除了价值和意义,非遗同样需要创新,学动物叫不是口技,是民俗,要想成为表演艺术,必须在里面有艺术造诣的呈现,“声有韵,韵传神,神化艺,艺有情,声情并茂,这才是艺术修养。”
很多口技有些粗糙,如何让口技成为一门艺术,牛玉亮下了不少功夫。“我们不能丢掉传统,但必须要与时俱进,把传统现代化就是创新。”创新来源于努力,牛玉亮每天学两本书籍:一本是生物学,一本是表演艺术,边学边做笔记。从知识里,牛玉亮得到了启迪,发明了循环发声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口技的气源和声域比从前更宽,一位口技表演者可以模仿两个人在台上表演。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即便在表演时换气,也不会影响演出。
后期,牛玉亮自己创作了表演节目,他把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军营里的一天》。如今,他还想要把口技和唐诗宋词结合在一起,配上胡琴伴奏,配上诗词,把古老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场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北京西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