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显著 打造西安新名片

来源:西安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08.12

作家高建群曾说:“感谢上苍,给我家的门前赐了一条河,这条河叫渭河;给我家的屋后赐了一座山,这座山叫秦岭。”进入7月,风静少雨,蓝天白云成为西安天空的主旋律,居住在城里的市民很轻松地就能一眼看到30多公里外的南山,巍峨的秦岭显得尤为俊俏挺拔。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把秦岭北麓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生态区,西安城市发展的新名片”。经过2年多的努力,秦岭浅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西安的市民终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致,美丽西安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山水依托。
  敬畏:不让秦岭受伤不让美丽消亡
  大秦岭,是关中城市群天然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的主体区域之一,承担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有着“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的美誉。
  秦岭是我国水系、地质、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重点生物功能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宗教祖庭聚集地和诗词文赋荟萃区,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生态人文旅游资源聚集长廊。
  但是近年来,秦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安全瓶颈,在利益驱使下,个别区域乱建别墅、开山采石、丢弃垃圾、水源污染等人为破坏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专家曾指出,“秦岭美,则西安美;秦岭兴,则西安兴”。秦岭自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恐怕永远无法恢复。对于这一点,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早有论证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大秦岭西安段要以保护为主,将其建设成为西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样本。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曾指出:“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西安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西安发展的五件大事之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切实保护好秦岭的矿产资源、水系森林、名胜古迹、宗教祖庭、动植物资源,利用好秦岭丰富的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建设好国家一流的旅游生态区,打造西安新的城市名片。”
  市长董军在调研时强调,做好秦岭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历史责任,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要切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地做好秦岭保护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则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西安的重大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现实,2012年,我市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探索秦岭保护的创新模式,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使秦岭在科学的保护体系下焕发活力、重塑尊严;使秦岭的发展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秦岭的保护成果及品牌效益惠及民生。
  立法:为秦岭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秦岭在西安境内长约164公里,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等6个区县。西安只有一个秦岭,对西安乃至全国来说,秦岭不可多得、不可替代、不可再生。
  怎么样才能把对秦岭的保护纳入常态,让在城市经济活动压力下日趋不堪重负的秦岭,与西安这座城确立长期稳定的和谐共生关系?
  多年以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为秦岭保护立法。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把制定秦岭保护条例列入了当年的立法计划,市政府专门为此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起草小组。
  经过了20余次、四上四下大的修改后,一部结合秦岭西安段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秦岭保护进入“法治”时代。
  2013年10月1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原则。
  一位长期关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市民说:“ 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为了一座壮丽雄伟的大山,立了一部关乎福祉的法律,这为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秦岭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秦岭人人有责,人人都应为此作出贡献。”
  2013年,市秦岭办与沿山六区县和19个成员单位将工作注意力更多地向秦岭生态保护方面倾斜,形成合力。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工程持续进行,完成直观坡面绿化4.9万亩,有效促进了植被保护。
  通过对一级水源地保护地进行封闭保护、设立检查站和警示标志牌杜绝有毒违禁物品进入水源保护区、建设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实时监测系统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我市供水安全。严厉打击违法捕捞、出售和收购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组织清理非法猎捕工具,确保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和保持。
  在《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市秦岭办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收集汇总保护区内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修订完善太平峪、沣峪口、翠华-五台、汤峪4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使该规划能够早日付诸实施。
  铁腕:斩断伸向秦岭的黑手
  两年来,我市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的综合整治常抓不懈,用铁腕治乱初见成效,秦岭浅山环境容貌秩序治理已进入常态化。
  按照“一根绿线穿到底”的工作要求,市秦岭办联合区县秦岭办及相关单位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各项整治活动,2013年春季、“五一”、国庆节前后,共拆除、清理广告牌1240处、立柱广告7个、红灯笼近3000个、门头牌匾120余块;联合相关区县政府,在沿山路沿线规划建设时令水果销售摊点27处。
  在依法查处乱搭乱建专项行动中,共组织四次“铁锤治理”活动,关闭26家采石场,取缔7座砖瓦场,清理乱搭乱建67处,拆除违规建筑9100平方米,有力震慑了乱采乱挖违法行为。
  今年3月,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省、市领导对此也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摸清底数,分类建档,明确时限,加大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力度。
  市秦岭办作为市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清查整治调查小组办公室,联合沿山六区县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全面排查,逐一甄别,向社会公开违建别墅信息,接受群众监督,采用“一房一案一策一处理”的方式对违建别墅建立档案,严肃查处,严肃追责,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目前,查出违建别墅202栋,依法拆除3栋,处理了28名相关责任人,其余违建别墅已启动了法律程序。
  围绕“保秦岭碧绿、护八水长流、建美丽西安”的目标,我市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热爱秦岭、保护秦岭的自觉意识。开展依法保护秦岭,共建美丽西安宣传周、“我爱西安 拥抱绿色梦想”植树、第二届槐香洪庆山地自行车赛,“赏春景、捡垃圾、关爱大秦岭”、“大美秦岭环保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志愿者2万余人,共植树6000余棵,清理垃圾50多吨,发放条例、宣传册、倡议书等2.8万余份。
  进展:秦岭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在秦岭保护过程中,我市加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力度,有步骤实施林业、水务、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对项目比较集中的太平峪口、沣峪口、南五台、汤峪等重点区域编制区域控制性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对项目备案、环评等逐步推行会审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如今,秦岭北麓浅山区各项保护重点工程如期实施,成效显现,促使秦岭北麓旅游观光带功能日渐完善,沿山路周边生态景观环境也焕然一新。截至去年底,新沿山路绿化补植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04万平方米;长安12公里绿化景观示范段、户县7公里绿道示范段等重点工程按期完成。沣峪口转盘、动物园节点太阳能路灯和沣峪口转盘向南2公里路灯建成点亮。今年上半年,秦岭保护又取得新进展:
  ——绿道工程:完成沿山路景观提升44.7公里,绿道示范25.7公里,照明工程21公里。
  ——山体保护:直观坡面绿化4.3万亩,造林1.6万亩,山体修复绿化138.5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5平方公里。
  ——河道治理:沣河环山路段河道治理、太平河、潭峪河3条河道进行治理,汤峪河堤进行治理加固。
  ——公共设施:建成沣峪口、子午峪、太平峪3座综合服务区,楼观台-竹峪沿山路扩建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黑河大桥扩建工程。
  ——古镇建设:周至厚畛子古镇建设完成投资5156万元,蓝田玉山古镇建设完成投资1470万元,蓝田葛牌古镇建设完成投资2880万元。
  ——美丽乡村:户县阿姑泉农业观光村、化羊庙村遗址,灞桥区洪庆山风情小镇,长安区子午街道新型农村社区、五台街道新型农村社区。
  ——文化体验:骊山朝元阁遗址博物馆建设已经启动,秦岭艺术博物院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迪比斯欢乐水世界二期建成并对外开放,日均接待量超过1.3万人次。
  美景:给美丽西安奠定山水依托
  西安之美,美在秦岭。秦岭不仅是西安的地标性山脉、陕西的绿色脊梁,也是国家的中央公园,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和陕西与西安的可持续发展。
  “在专用的自行车绿道上骑车子真是一种享受,感觉非常好。”今年4月,刚退休不久的市民周先生和几个老伙伴在环山公路户县7公里绿道上悠闲地骑着车子,面对绿道及环山路周边的环境,老周感触颇多。
  目前秦岭保护的一批重要节点、重点峪口、子午大道及东西出入口等界碑标识建设完成。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博物馆对外开放,4个农贸市场和27个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
  沣峪口片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长安绿化提升示范段二期工程全面启动。骊山、洪庆山及沿山区域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建设工程,直观坡面绿化累计4.9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一些特色名小吃餐饮店落户秦岭,有效提升了沿山便民服务水平。
  如今,每到周末假日,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来到秦岭北麓,爬山、骑行、避暑、转农家院,吃农家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秦岭北麓正在成为生态保护的示范区,向着5A级景区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
  秦岭是西安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西安市大力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未来的大秦岭,必将持续碧水青山,必将以其博大而恩泽后世。 (记者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