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号院博物馆在行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 时间:2014.08.15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93号院博物馆“活化”老建筑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是让其焕发光彩、永葆生命力的有力保障。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时强调,建筑遗产的利用也不能“不够”和“不当”。所谓“不够”,表现为一部分由政府投入专门经费进行保护修缮,虽然保护了一批建筑遗产,却往往因为没有考虑使用问题,陷入维修—空置—衰败—再维修的怪圈,有学者将这种没有兼顾利用的保护方式称为“冻结式保护”,应该在适宜的地方“鼓励更多的文保单位办成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参观场所”。
腾退前的93号院内住有7户人家,四合院院落中央搭有临建房屋、院子整体感觉是破败不堪。为此,在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结合大栅栏-琉璃厂历史文化街区区域特色,按照传统四合院民居模式对93号院进行了修缮保护。如今不仅前来参观的人群不绝,周边居民也反响积极,希望按照这种模式改造街道发廊、小旅馆等乱旧业态。在活化建筑遗产方面,地处西城大栅栏-琉璃厂核心区域的93号院以“文商旅”模式盘活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四合院建筑的运作方式恰恰为建筑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
坐拥众多古建的西城,正在逐步修缮、开放一些珍贵的老院落,总数将达百余处,它们将会成为一个个有活力的京味文化展示的窗口。如何“活化”这些老宅院、如何科学地再利用这些老建筑成了修缮、开放这些老院落之前就得解决的问题,若其中一些院落适合开办博物馆的话何必让其闲置废弃或是花冤枉钱进行冻结式保护呢,博物馆群的建设也是对这些建筑遗产的一种有效“活化”。93号院博物馆不仅是对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文化街区闲置的老建筑的“活化”,同时它作为小微博物馆群的先行试点,对探索旧城改造、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也具有示范性意义。
93号院博物馆馆让非遗“活起来”
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博物馆是修缮基础上对闲置的老建筑的再利用,科学合理的再利用是对老建筑有效的“复活”与“活化”,93号院博物馆不仅使铁树斜街的这座老院落“活起来”,它更是“活化”文化遗产的一个平台,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还应有贴近大众、走进民众生活的具体行动。
业内专家也表示,与保护文物一样,要想通过单纯的保护来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是很难实现的。单纯保护不但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客观上也很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诸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如何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再利用,使保护与开发能够“同时并举”、“分别实施”,使非遗项目由“输血”变“造血”,以“产”养“遗”,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久之道。
博物馆活动抢先看
记者从93号院博物馆获悉,该馆将举办面塑专题展览。面塑作为汉族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丰富的色彩,多变的造型深受老百姓喜爱。现如今,除了在庙会上或是每逢寒食节等传统节日盛典外,人们很难系统的观赏面塑艺术,为使更多的人了解面塑艺术,近距离感受面塑艺术的魅力,93号院博物馆特举办面塑精品展,此次面展览汇集了面塑大师张宝琳的诸多精品。
93号院博物馆位于京城琉璃厂铁树斜街,是一家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综合性文化机构。93号院博物馆以“传播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主旨理念,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展示教学、传播经营等一系列运作,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播经营,继而发扬光大,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的普及和全球的传播。93号院博物馆立足北京,面向世界,以文化为核心,以艺术为基石。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结合,媒体与实业结合,实现全方位资源整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93号院博物馆为传播弘扬非遗文化,面向所有非遗爱好者展开体验互动活动。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非遗工艺制作体验,而且还有非遗老师专门拍摄的制作视频甚至非遗传人现场辅导,让每一位爱好者都有可能展示自己手工艺制作的天赋才能。
93号院博物馆立足京城,面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让中国非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