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妙手能让沙漠变绿洲”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时间:2014.09.15

昔日流沙地,今朝瓜果乡。
    8月24日,沿着公路行驶。看似无边无际的黄沙,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附近突然止步,前方出现的大片的草地、低矮的灌木、硕果累累的桃树,不禁让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之感叹:“科学家的妙手,能让沙漠变绿洲。”
    的确,没有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30年的坚持,就没有今日的策勒。30年来,科研人员在防沙治沙、棉花高产、大芸种植三大领域屡建奇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带动了经济发展。
    如今,他们的成果还走出国门,使防沙治沙技术在非洲得到推广。
    “30年来,你们始终坚持科技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希望你们的技术能惠及世界。”白春礼对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站站长曾凡江说。
沙漠之中的绿色奇迹
    策勒,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昔日“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上世纪80年代初,风沙逼近离县城边缘1.5公里处。
    沙临城下,绿洲告急。受命于危难之时,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于1983年成立策勒沙漠研究站。以张鹤年、刘铭庭、张希明为代表的科学家,奔赴风沙前沿,开始了科技防沙治沙、“沙退人进”的艰辛历程。
    一晃30年。昔日的青年,如今已生白发。在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治沙实践中积累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采用生物防沙和工程防沙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建立起策勒绿洲外围的综合防沙体系。
    他们的工作,让策勒流沙前沿后退2~5公里,有效地保护了风沙前沿的38个自然村,解除了沙埋策勒县城的现实威胁,也使2万多亩耕地重见天日。
    记者随白春礼院长走进策勒站的大院内,高高的葡萄架,又大又圆的葡萄分外显眼。而食堂前面的沙地,林梢上的桃子迎风摇曳。这样的场景,在策勒当地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会想到,二三十年前,这里是寸草不生的流沙地。
    如今,附近的村民通过种植红枣、核桃、葡萄、石榴等致富,收入大幅度提高。
    防沙治沙工作并非策勒站的全部,据曾凡江介绍,他们创建了“双层双株”棉花高产栽培模式,突破了亩产皮棉250公斤大关,实现了棉花单产连续三年创世界纪录,“目前该技术在新疆推广了3000万亩,亩产提高50%以上”。
    “科研工作也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改变。高产棉花的经济效益很高,这个模式值得进一步改良和推广。”白春礼院长高兴地评价。
    “近年来,我们在大芸种植方面也卓有成效。我们突破了柽柳接种大芸技术瓶颈,使人工种植的柽柳大芸得以大面积推广。”曾凡江指出,该站建立的林果(红枣)、林药(大芸)和林草(沙打旺)多种模式,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示范案例。
走出国门的中国技术
    策勒站的防沙治沙技术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推广到其他沙漠化地区?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实验,成效显著。
    毛里塔尼亚是一个沙漠广泛分布的国家。多年来,沙漠步步逼近其首都瓦克肖特。接到对方的邀请后,策勒站科研人员经过实地调查,提出了兼顾沙害综合防治与沙产业发展的毛里塔尼亚首都圈“2区3带”综合防护建设体系,即城区清沙固沙绿化区、城外生态经济屏障带、城郊综合阻沙固沙带、郊外人工生态修复带、源区禁牧封育保护区。   
    该方案得到该国环保部的高度认可。目前,双方已经展开合作,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圈外围建立了机械防沙治沙技术示范点。
    此外,他们还与该国高校合作,新筛选出5种毛里塔尼亚国家乡土荒漠物种,并成功从我国引种植物12种,可直接应用于毛里塔尼亚荒漠化生物防沙工程建设。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还应利比亚之邀,为迈尔阻戈沙漠公路典型路段进行了沙害综合防治方案设计。“目前,利比亚政府农业部沙漠治理委员会多次联系、邀请中方专家赴利比亚,拟按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沙漠公路典型路段沙害综合防治工程。”曾凡江说。
    白春礼说,科学无国界,推进国际合作也是中科院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中科院已经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所、科学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相信生地所防沙治沙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可以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