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让文化遗产世代传承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9.16
1文物资源丰富
宣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物资源丰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54处,其中陈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寺塔、水东花戏楼、梅文鼎墓、梅清墓、施闰章墓、宣州古窑址群、章氏宗祠、龙溪塔、大夫第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张果墓、舒家边遗址、古昭亭坊、昝村革命烈士陵园、向阳革命烈士陵园、蒋山新四军二支队宿营地旧址等38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以陈山遗址为代表的宣州古窑址群,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几年来,该区利用文物普查、群众走访等机会,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并在每年6月的“文化遗产日”和市文物局一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工作。同时也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打击和制止各类文物违法行为。如“四通自来水厂”建设破坏宣州古窑址群事件、水东镇政府打算对老街路面进行破坏性改造、洪林镇“沈懋学故居”的石构件被盗事件,以及沈村镇侯家祠堂建筑构件盗窃等,均配合公安部门对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去年11月,该区水阳江开卡工程卫东老街施工期间,出现了群众疯狂“挖宝”事件,引起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重视。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市、区两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市、区两级文物部门积极配合水利工程的实施,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认真清理,抢救了一批文物,为我市研究古宣州窑的生产、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标本。
2合理保护文物
近年来,城乡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文物保护工作与城乡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文物保护刻不容缓。宣州区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山遗址”是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中心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旧石器地点。为了加强保护,该区先后多次请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设计了立项报告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两次请南京博物院的房迎三教授现场查看,完成规划立项的编制工作。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宣州古窑址群”,共涉及到该区三个乡镇,有50多处点,牵涉的面积相当大,为不影响城乡建设的发展,文物部门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宣州区共普查到古民居21处,主要时代为清中晚期至民国早期,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有马头墙,内部有天井,具有典型的皖南古民居建筑风格,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状况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时代久远,缺乏科学的维护,大部分都存在安全隐患。如文昌镇和洲村的梅明星宅、梅小牛宅,新田镇三家渡的梅氏老宅,养闲乡的刘氏宗祠,溪口镇的谭氏老宅等都由于长期失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结构安全问题。位于狸桥蒋山的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是该区重要的红色文物。1938年春,原活动在闽西、闵赣边区和浙南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臣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1938年5月开始,新四军进驻宣城。8月,新四军二支队从军部转战至狸桥一带,司令员张鼎臣和副司令员粟裕在此屋居住,此屋也成为当时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另外该村内大部分民房也成为新四军战士的宿营场所。目前,大部分原来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都存在安全隐患,亟需维护。
近年来,宣州区的文物维修工程点多量大,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先后对境内一些文物进行了维修。一是对龙溪塔进行全面维修,并于2012年6月15日通过了省、市、区专家组的验收。二是省保单位景德寺塔进行修缮,目前维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三是2004年10月,始建于南宋的水东花戏楼,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末年,因戏楼毁坏严重,村民合力重修,民国五年再次修缮,上世纪80年代村民又自发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将原来凸字形的两边补齐改建成了方形,破坏了原来的历史风貌。为还文物以本来面目,区文广新局在征得了省古建专家和省文物局领导的同意后,去年12月维修工程正式动工,预计今年6月能够完工。四是位于水东镇老街正中心的大夫第,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由于没有系统修复,加上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灾害的影响,屋面渗水严重,屋面部分瓦片被吹落。经过向省文物局报告并批准,暂时采取了顶撑的临时应急措施。现省文保中心已完成了维修方案的设计工作,即将动工维修。
3切实做好文保基础工作
宣州区以开展田野考古调查为抓手,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明清时期的水东老街,历史悠久,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但人们重视不够,目前一批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古桥、古牌坊正逐步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为了解每处老房子的历史沿革及房屋现状,从去年11月开始,该区文物工作人员到老街采取单体调查和整体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街区一片区一片区仔细进行考古调查,为下一步编制老街文物保护规划,加强保护、加大利用力度提供了依据。周王镇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总面积180000万平方米,现仍有保存完好用山石砌成的原料晒场、漂洗池、厂房墙基等。为更好地了解宣纸的起源,该区请示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局,并征得同意,计划对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进行考古清理,搜集历史史料,尽可能摸清该遗址的基本时代,为申报省保乃至下一步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详实、确切的证据。洪林土墩墓群横跨洪林镇的宣茶、东华山、七景等三个行政村,分布面积大约为3平方公里。在2007年-2010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这片区域内共发现保存较好的土墩墓15座,分布规律为顺山脊密集排列。土墩墓是特定时期皖南地区特定的葬俗形式,是了解和探寻商周时期皖南文化发展脉络和先民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参考,有助于填补皖南地区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之间历史信息的空白,起到“补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