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十番棋”不该草草收场 应将遗产传承下去

来源:广州日报 [微博] 作者: 时间:2014.10.17

     由于古力(微博)的惨败,“古李十番棋”在不少功利化的中国棋迷心目中评价较低,就连主办方中国棋院也有点灰头土脸。如何扭转这一观感并将“十番棋”遗产传承下去,是摆在赞助商与操办者面前的迫切问题。“十番棋”虽然只下了8局,但不应该如此草草收场。
“粉丝”棋迷可参与“投资”
    其实,这次古力在这种现代十番棋上的惨败,反而为围棋大赛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契机。试想想,如果古力赢了或者双方战平,“古李十番棋”圆满落幕,这种对抗形式很可能就此在江湖上消失。但古力输了,而且是惨败,“古李十番棋”如果就此玩完,主办方、赞助商、广大中国棋迷特别是古力的“粉丝”以及古力本人都心有不甘。这样,“现代十番棋”反倒有机会延续下去,并可能成为世界围棋传统顶级大赛,即由“古李十番棋”演变为以十番棋为形式的“世界围棋王者争霸战”,一举超越围棋界目前各种以赞助企业为杯名进行区分、实际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高度同质化的所谓世界赛。
    职业围棋界应该改变“比赛仅仅关注竞技”的习惯性思维,要更多地关心项目的发展和产业化的前景,这就要求对办赛模式进行大改革,从以棋手为中心到以受众和市场为中心。因此,如何带动棋迷,包括两位对抗棋手的“粉丝”,并从中挖掘“粉丝经济”,对比赛承办商来说十分重要。“古李十番棋”在开战之前,也曾经有过这一方面的策划,但响应者寥寥。问题出在哪里呢?比赛承办者过高估计中国棋迷的消费能力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独特的国情缺乏深刻的理解。如果换一种思维,将比赛办成一个平台,使得“粉丝”或者棋迷的支持变成一种“投资”或“博彩”行为,将有可能改变围棋比赛单纯依靠“输血”的现状。从目前围棋比赛的情况来看,在不可能存在“票房”和任何“视频和电视转播权出售”的前提下,要将“输血”变成“造血”虽然极不容易,但也是有希望的。
    “十番棋”赛不妨“众筹”
    那么,“古李十番棋”怎样才能兼具潜在投资价值呢?如果当初由中韩的比赛推广人联手承办比赛,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双方各自负责在本国的比赛招商和组织,比赛优胜奖金80万美元(比冠军奖金在所有世界围棋个人赛中最高,达到40万美元的应氏杯足足高出一倍),胜者独得,负者只有3万美元对局费,而奖金与对局费由负方的比赛推广人负责。这也就意味着,双方的比赛推广人与棋手的利益完全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双方棋手的“粉丝”都有参与比赛的热情,就像双方参赛棋手与各自的团队利益捆绑一样,双方棋手的“粉丝”的利益也是与各自支持一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这样,“古李十番棋”就形成了一个双方团队深度参与并运作的平台,不但商业操作空间将大大扩展,比赛的轰动效应和传播力度也将远超任何一项比赛。“粉丝”甚至是广大棋迷的参与,其形式有多种,最有力的应该是“众筹”,分为各种不同的层次与资金额度,资金量比较大的甚至可以成为这一项目的股东,资金最少的可以只付出数元。根据棋迷甚至是大众的投入数额来制定完善的回报及补偿细则,甚至参与分红,这将极大刺激棋迷参与的积极性,即使“众筹”在吸纳比赛运作资金上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也能作为一种高效而节省的传播手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事实上,中国的“众筹”与外国的“众筹”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此。外国的“众筹”是真的需要资金,而中国的“众筹”主要目的不是融资,而是看中它对项目与产品的宣传效果特别好,而且又省钱。“古李十番棋”如果采取这种手法,将是一举多得,各方面的收效将大不一样。
    上述一切的关键是比赛赞助商梦百合的老板。作为资深围棋发烧友的倪总此前已冠名赞助了“梦百合世界围棋公开赛”,将其顺理成章地改造为以十番棋为形式的“世界围棋王者争霸战”,可谓符合广大棋迷的心意,更重要的是,还为围棋的商业市场化操作留下更大的空间,而且传播效果也会远远超过早已同质化且没有太多棋迷参与性的各种世界公开赛。
    其中一种办法是由中国等级分排名第一的时越与 李世石进行十番棋PK,规则与“古李十番棋”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参考国际象棋对现任世界棋王实行“半分优惠”的规则,如果双方5比5战平,作为现任棋王的李世石卫冕,80万美元的奖金双方六四分成,卫冕者占六成。如果时越夺冠,将在一年之内进行卫冕战,李世石如果不服,可以获得优先挑战权,但前提必须是双方的比赛推广人负责各自主场比赛的费用以及因比赛输棋而负责提供的比赛奖金与对局费。如果李世石不敢挑战,或找不到愿意做他比赛推广人的机构,将自动失去“优先挑战权”,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棋手均有资格向时越挑战,借此机会尽量建立比赛推广人制度,这是职业围棋产业化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