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来源:天津日报(天津) 作者: 时间:2014.10.23
2010年,滨海新区作为行政区正式成立,完成了从经济区到行政区的重要转身,同时确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总指挥部,将涉及文明创建8大测评指标体系考核的几十个部门、单位纳入组成部门,各组成部门和单位实施创城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区政府对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全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首批44个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新区诞生;16家全国文明单位、92家天津市文明单位,不断开展文明餐桌等“五个一”创建;近3000个洋溢着邻里亲情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文明楼门成为新区百姓的楼道客厅;街道社区224家道德讲堂讲述着中华传统和凡人善举;众多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站)和10余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在新区的土地上助人为乐;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快乐营地”遍地开花。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忘我的精神和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从安居到乐业
形成特色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在滨海新区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外来建设者正以每年30%的速度猛增,截至目前,人数已逾百万。如何让他们居者有其屋、劳者乐其业?滨海新区确立了“稳定下来、各得其所、融入城市”的导向,探索创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让他们有体面工作、有尊严生活。
面对很多外来建设者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和家人、老乡、工友租住在城市偏远地区这一问题,滨海新区从成立之初,就开发了蓝白领公寓和定单式限价商品房,专门针对外来人口,让他们到新区工作后,可以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此外,新区还将对外来建设者的权益维护提升到新的层次。从2010年开始,新区每年举行一届“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活动,并为符合落户条件的优秀外来建设者办理个人落户及家属随迁,并在子女就学入伍、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截至目前,已有近7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获得户口准迁证,成功落户滨海新区。
随着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滨海新区的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强,这也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新课题。从2010年开始,新区推出网格化管理,一网多格,一格多元的治理模式,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这种社区治理模式不仅畅通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更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增加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让百姓共同加入到文明城区创建中来。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区域内19个街镇已经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原来出差时会担心工作停滞,因为很多事情靠个人力量不能决策。但是现在我们的网格社工、兼职委员、党小组、楼门长以及社区民警、业委会等人员将原本平面化的社区网格填充成一个完整立体结构,即使有重点岗位的人员不在,社区工作也可以照常完成。”有十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天津开发区康翠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德菊深刻体会到了网格化管理给社区带来的变化。
此外,经济功能区多是新区区别于其他区县的特点,功能区如何承担好社会服务职能成为新区创建文明城区的关键。为此,“市民中心”、“邻里中心”这种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三位一体的全新机构应运而生,成为了新区探索社区治理方法的新模式。
从社区到社会
打造滨海新区文明创建品牌
社区楼门是城市的微小单元,但却是开展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纽带。从2012年起,一场“楼道革命”在滨海新区的土地上掀起,截至目前,新区街道参与率达到100%,社区参与率达到98%,全区共创建文明楼门4524个,参与创建的文明楼门居民达到60%。同时,新区更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文明楼门从集中行动到经常性创建的转变,保持创建活动的常态化,进而实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良性循环。
在海滨街的华隆社区,居民拿出自创书法作品、特色墙画、花卉、手工艺品摆放在楼内,使楼道成为了社区全体居民的“客厅”。在杭州道街的康居园,老党员朱成玉带动1门12户居民邻里互助,美化社区环境,使整个小区都参与到文明楼门创建当中,社区居委会还与渤海银行合作开展文明楼门创建,利用楼门公告牌为居民提供理财信息服务的同时,得到银行对创建活动的支持。像这样的文明楼门在滨海新区随处可见,新区以宜居和睦、平安和顺、健康和悦、精神和乐、绿色和美、幸福和谐的“六和家园”为目标,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文明楼门的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和风细雨滋润到每个家庭。
“创建文明楼门是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要建立完善长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从集中行动到经常性创建的转变,保持创建活动的常态,进而实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良性循环。”滨海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活动,滨海新区楼门环境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创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且易于推广普及的特色文明楼门,这些都离不开对长效机制的不断探索。”目前,一场以“净化美化楼门环境、挖掘培育楼门文化、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打造特色文明楼门”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经在全区展开,通过数十万群众的参与共建,文明城区创建的“滨海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在社区、在学校、在工厂、在街角,有一个群体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和社会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就是志愿者。
如今,志愿服务专项活动在新区十分普遍,志愿者们走进图书馆、养老院、医院、残疾人之家,深入社区、高校、企业及各类基层站点,从清扫街道、疏导交通到给敬老院、孤儿院送柴米油盐……涵盖了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文明礼仪、低碳环保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已经在新区的土地上扎根落脚,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品牌。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发展健全,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覆盖,志愿者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全区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近12万人,已登记和备案的社区志愿服务团体达1300多家。”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滨海新区,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为滨海新区文明城区创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首批44个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新区诞生;16家全国文明单位、92家天津市文明单位,不断开展文明餐桌等“五个一”创建;近3000个洋溢着邻里亲情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文明楼门成为新区百姓的楼道客厅;街道社区224家道德讲堂讲述着中华传统和凡人善举;众多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站)和10余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在新区的土地上助人为乐;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快乐营地”遍地开花。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忘我的精神和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从安居到乐业
形成特色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在滨海新区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外来建设者正以每年30%的速度猛增,截至目前,人数已逾百万。如何让他们居者有其屋、劳者乐其业?滨海新区确立了“稳定下来、各得其所、融入城市”的导向,探索创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让他们有体面工作、有尊严生活。
面对很多外来建设者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和家人、老乡、工友租住在城市偏远地区这一问题,滨海新区从成立之初,就开发了蓝白领公寓和定单式限价商品房,专门针对外来人口,让他们到新区工作后,可以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此外,新区还将对外来建设者的权益维护提升到新的层次。从2010年开始,新区每年举行一届“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活动,并为符合落户条件的优秀外来建设者办理个人落户及家属随迁,并在子女就学入伍、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截至目前,已有近7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获得户口准迁证,成功落户滨海新区。
随着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滨海新区的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强,这也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新课题。从2010年开始,新区推出网格化管理,一网多格,一格多元的治理模式,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这种社区治理模式不仅畅通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更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增加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让百姓共同加入到文明城区创建中来。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区域内19个街镇已经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原来出差时会担心工作停滞,因为很多事情靠个人力量不能决策。但是现在我们的网格社工、兼职委员、党小组、楼门长以及社区民警、业委会等人员将原本平面化的社区网格填充成一个完整立体结构,即使有重点岗位的人员不在,社区工作也可以照常完成。”有十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天津开发区康翠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德菊深刻体会到了网格化管理给社区带来的变化。
此外,经济功能区多是新区区别于其他区县的特点,功能区如何承担好社会服务职能成为新区创建文明城区的关键。为此,“市民中心”、“邻里中心”这种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三位一体的全新机构应运而生,成为了新区探索社区治理方法的新模式。
从社区到社会
打造滨海新区文明创建品牌
社区楼门是城市的微小单元,但却是开展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纽带。从2012年起,一场“楼道革命”在滨海新区的土地上掀起,截至目前,新区街道参与率达到100%,社区参与率达到98%,全区共创建文明楼门4524个,参与创建的文明楼门居民达到60%。同时,新区更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文明楼门从集中行动到经常性创建的转变,保持创建活动的常态化,进而实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良性循环。
在海滨街的华隆社区,居民拿出自创书法作品、特色墙画、花卉、手工艺品摆放在楼内,使楼道成为了社区全体居民的“客厅”。在杭州道街的康居园,老党员朱成玉带动1门12户居民邻里互助,美化社区环境,使整个小区都参与到文明楼门创建当中,社区居委会还与渤海银行合作开展文明楼门创建,利用楼门公告牌为居民提供理财信息服务的同时,得到银行对创建活动的支持。像这样的文明楼门在滨海新区随处可见,新区以宜居和睦、平安和顺、健康和悦、精神和乐、绿色和美、幸福和谐的“六和家园”为目标,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文明楼门的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和风细雨滋润到每个家庭。
“创建文明楼门是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要建立完善长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从集中行动到经常性创建的转变,保持创建活动的常态,进而实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良性循环。”滨海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活动,滨海新区楼门环境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创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且易于推广普及的特色文明楼门,这些都离不开对长效机制的不断探索。”目前,一场以“净化美化楼门环境、挖掘培育楼门文化、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打造特色文明楼门”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经在全区展开,通过数十万群众的参与共建,文明城区创建的“滨海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在社区、在学校、在工厂、在街角,有一个群体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和社会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就是志愿者。
如今,志愿服务专项活动在新区十分普遍,志愿者们走进图书馆、养老院、医院、残疾人之家,深入社区、高校、企业及各类基层站点,从清扫街道、疏导交通到给敬老院、孤儿院送柴米油盐……涵盖了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文明礼仪、低碳环保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已经在新区的土地上扎根落脚,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品牌。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发展健全,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覆盖,志愿者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全区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近12万人,已登记和备案的社区志愿服务团体达1300多家。”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滨海新区,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为滨海新区文明城区创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