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教育 >> 正文

“红色教育”课程:开启老校教育新梦想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作者: 时间:2014.10.24

     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是一所于1950年建校的老校。近几年,学校以“红色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自强自立、勇于负责、挑战自我、拼搏进取的学生为目标,以开发适合校情的课程为突破点,从即将被合并的老校转型为充满活力的学校。
    找出适合学校发展现实的课程灵魂。该校位于全国知名的郑州市二七区商圈内,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这所老校被淹没在林立的商厦和店铺之中,浮躁的社会风气难以避免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学校生源持续萎缩且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尤为重要。2010年8月,学校班子调研校情、师资、学情和周边环境,思量着学校变革的突破点和发力点,他们得出如下分析结果:学校毗邻二七纪念塔,是闻名中外的“二七大罢工”策源地,区域内还有二七纪念堂、北伐军将士墓、郑州烈士陵园等富有浓郁红色文化特征的教育资源。王芳校长一锤定音:“学校要着眼时代发展,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发掘二七红色文化,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以助推学校腾飞的梦想,用红色教育树品牌。” 
    以课题引领符合师资现状的课程实施。学校申报了国家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学校红色教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所有教师均为课题组成员,开启了以校本课程改进课堂的课程发展之路。“红色教育”课程开发系列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学校采用教师自主申报,学校审核的方式选定了该学科的专职教师,并要求全体教师跟进协同、优势互补,使固有师资得到最优化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家长、有关领域专业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和志愿者,为学生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施品质,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会依托省编教材资源包,将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技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布在每一个活动主题中,公示本学期实践活动主题,全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长报名参加,也可以接受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专门邀请参与主题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有计划地完成与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课程互动。“红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与各学科课堂形成了联动的课程发展态势,通过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师的资源整合,展开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多种课型研究。
    放开课程实施空间,联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了丰富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意义和内在价值,学校将课程实施放置在广阔的背景视野下,先后与7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具有红色教育资源的辖区单位合作,联手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探寻北伐故事”、“传唱郑州解放之歌”、“殷商考古挖掘现场实践”等活动,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学校还与北京长辛店小学、武汉二七小学共建“全国红色教育联盟学校”,首创“全国少年儿童红色教育联盟网站”,开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栏”,“红色教育”综合实践特色课程开始了立体化发展。
    营造老校新貌,凸显课程发展的内化力。3年的“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力迅速提升。一是活化了红色学校课程文化。校园里200多米的“红色文化墙”,走廊中红色人物的事迹介绍、励志故事,教室门前的红色中队名,如“邓亚萍中队”、“刘洋中队”等,从班歌、班训的确立,到室内外展评栏都凸显了时代精神。学校定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如读红书、唱红歌、演红剧等构成了全方位的、立体的红色教育空间,使“红色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化发展中更具生命力。二是活泼了学生学习方式。“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的“红色二七小志愿者宣讲团”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学生文化志愿者社团,学生走进二七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从容自信地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宣讲红色历史、英雄事迹、历史文明,受到民众盛赞。小红星艺术社团参演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师生共携情境剧、红色经典诵读和沙画表演参加社区活动、广场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阳光广播小社团学生采访驻郑部队官兵、老革命家、劳动模范,自己撰稿编辑在校园广播站宣传,促进了更多学生的参与兴致和活动质量。三是活跃了家校合力教育。看到学生通过“红色成长”校本实践活动发生的变化,家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课程实施中。红色少年“小手牵大手”活动、红色家庭评选等活动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触摸学生成长的过程,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和喜悦。“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成就了学校与教师的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学校形成了一支具有严谨科研精神、心态阳光、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3年来,教师多人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省级优质课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