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忠州的文明大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来源:重庆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11.19
一江碧水,两岸橘香。伴随着阵阵江风,漫步在城市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花朵,沁人心脾的花香,将秋日的忠县装扮得分外漂亮。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让人心存向往,市民日渐养成的文明习惯让人如沐春风……由此,忠县2014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提名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以“忠”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城市,这是一座“盛产”道德模范的城市——重庆市忠县。她流淌着“忠文化”千年的灵气与血脉,展现着现代文明博大深远的内涵和底蕴。在这里,悠久历史与魅力现实相得益彰,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百万忠州儿女同心协力,争朝夺夕,共建共享,着力打造“道德之城、品位之城、忠义之城、幸福之城”,让文明之风吹拂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城市和她的主人因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和创新之美的滋养而越来越美丽动人。
培育“五朵金花” 打造“道德之城”
一直以来,忠县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把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打造成“道德之城”。如今,在忠县,“五个类别”的道德模范一应俱全,“五朵道德金花”在忠州大地尽相绽放,忠县已然成为滋养道德模范的“良田沃土”。
已为全国很多人熟知的吴林香,在母亲身患癌症,外婆瘫痪在床,外公右手残疾的逆境中,用一把锄头扛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她的事迹因此感动了中国,也荣膺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这“群星璀璨”的先进典型中,有被30多位老人称为“好儿子”的第二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新立镇双柏村康乐院院长黄一志;有缺钱不缺德的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棒棒”郑定祥,以及面对15万元巨款不动心的“诚实守信”典范——“中国好人”冉海;有积极帮助别人的重庆市“助人为乐”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淑娥;有痛舍亲人勇救他人的重庆市“见义勇为”模范——“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黄永明;有身患癌病坚持奋斗在移民工作一线的“敬业奉献”模范——全国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张兰权……
近年来,忠县通过开展“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十大孝星”、“十大忠商”、、“十佳美德少年” 、“十佳文明市民”和“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到“选模范、学模范、当模范”的实践活动中。青少年学生讲公德、公务人员讲政德、企业经营者讲商德蔚然成风,三大群体影响和引领着社会风尚明显向好。截至目前,忠县共涌现出了吴林香等3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名“中国好人”和18名“重庆好人”。
“一个地方能够接连涌现出这么多先进典型人物当然可喜可贺,但我们更需要的是通过道德模范来影响和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琼说。“道德在忠县有着‘遗传基因’,我们当然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实施路径!”县委书记刘贵忠说,一座奔涌着道德血液、盛开着道德之花、彰显着道德力量的城市,必然将是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城市。
倡导“品位生活” 打造“品位之城”
在首届“中国价值城市”评选活动中,忠县成功被评为“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荣膺此项殊荣的两个县级城市之一。
打造一座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品位小城”,是忠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忠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统筹考虑物态品位和人文品位。
在城市规建管方面,树立“永恒规划,精致建设,常态管理”理念。科学做好县城极限规划,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按照在未来20年,县城达到38平方公里,承载40万人口的规划极限,忠县在“山”上下功夫、在“水”上做文章,引导城市有序扩张、特色发展。在规划时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避免规划的不合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城市生态破坏;统筹考虑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商场等公益设施,做到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闲适。在建设上,做到典雅精致、协调大方、规范有序,讲质量、上档次、有水平。在管理上,强调时时处处、里里外外都做到干净整洁、简洁安静。
人的品位,是城市品位之本。忠县要求事事人人都要有品位,积极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谦让包容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并着力从“衣食住行乐”上做起,倡导品位生活,打造品位忠州。在“穿”上,广泛开展“衣旧情深”活动,向重庆捐赠旧衣服8万件15000余公斤,本地企业收集旧衣服约3万件5600余公斤,做到了奉献爱心、废旧利用一举两得;在“吃”上,创新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探索实施了节约用餐的四大规律,让节约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礼貌用餐渐成习惯;在“住”上,以创建“文明小区、绿色小区”为抓手加强对居民小区的管理,评选出中博香山湖、比富利山庄等为“市级文明绿色小区”;在“行”上,深入开展百万市民文明行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将文明礼仪作为“3+1”社会综合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在“乐”上,引导群众崇尚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广泛开展广场坝坝舞、“登山家家乐”、“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如今的忠县县域生态环境良好,滨江面湖,形成了“一江穿城、四水贯城、六山绕城”的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生态宜居品位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重庆市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弘扬“忠德文化” 打造“忠义之城”
忠县因县人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壮举和严颜“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的气节而被唐太宗赐名忠州,厚重的“忠文化”由此发端。
忠县在传承弘扬以“忠勇、忠义、忠信、忠孝”为内核的本土特色忠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纪”的当代“忠文化”。2012年,忠县又提炼出“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忠县精神,作为全县人民奋发崛起的精神支柱。为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忠文化,近年来,忠县通过开展“忠德讲堂”,“忠州故事会”、“忠文化论坛”和开展“寻找身边‘忠县精神’践行者”等活动,使“忠德”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和弘扬,成为忠县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指南。
2012年3月,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雕塑的白居易铜像落座在忠县香山公园,让忠州人民时刻感受到白居易为官忠州时的爱民情怀。其实,一直以来,忠县十分注重将忠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县长熊世明强调,“忠县建设项目要融入忠文化,体现忠县特色,让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厚重文化。”于是,白公祠、陆贽墓等一批忠文化历史遗迹被留存了下来,忠义广场、秦良玉故居等得以复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烽烟三国”正在紧锣密鼓打造之中,这些无不都是在强化忠文化的影响力。
“一座城市的气质是由这座城市的人决定的,忠县人就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今年8月18日,来忠县旅游的姚涟汶向重庆市长电子信箱致信盛赞忠县。姚涟汶是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今年8月他邀约北京几位朋友来忠县旅游,由于人地生疏,行动不畅,忠县客轮工作人员田先生便积极协调,帮姚涟汶一行顺利出行。姚涟汶一行在忠县期间,又不慎将行李遗忘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多方联系寻找,终将行李“完璧归赵”。他们由衷感慨:“忠县人让人感觉真的很温暖。”
近年来,忠县在窗口行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以“信”为重,努力打造亲商宜商环境,以忠文化为桥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直坚守“兑现比承诺更重要”的诚信招商理念,让企业乐意投资忠县,让忠县企业无论在本县经营还是走出去,都要大力弘扬忠县精神。与此同时,忠县以忠文化提升干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忠文化,让忠县精神成为新时期干部群众的精神支柱。
推动“城乡共建” 打造“幸福之城”
围绕建设“美丽忠州•幸福橘乡”,忠县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始终把县城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市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与市民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着力提升城乡“五大水平”,是忠县建设“幸福之城”的基本要义: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建设“橘海人家”,打造中国柑橘第一县;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提升城乡精神文明水平,积极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共建载体;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忠县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一以贯之的向前推进,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涂井乡友谊村周成武一家,去年靠柑橘增加收入2.8万元,他用这几年种柑橘的收入不仅建起了新楼房,还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其实,忠县25万人大多同周成武一样,靠柑橘实现了发家致富。目前,忠县的柑橘产业已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链,已建成27万亩的高标准橘园,产值13亿,建成年加工能力23万吨浓缩汁、鲜冷橙汁、还原橙汁和鲜果处理生产线。
与此同时,忠县所有乡镇综合文化设施配备齐全,并免费对外开放,农家书屋,健身场地覆盖了所有行政村。早在2010年,忠县作为重庆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区县之一,已实现了应保全保,共74.3万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通过评比致富能手、“好媳妇”、“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并从中培育培育、发掘、宣传本乡本土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家风、民风、村风。积极加强“平安忠县”建设,建立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严防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群众安全感达到95%。
“半城山水满城橘,一州忠义九州魂”。新一代忠州儿女正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勤劳与智慧,以少说多干的作风、勇争一流的精神,阔步前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道路上。(忠县文明办供稿)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以“忠”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城市,这是一座“盛产”道德模范的城市——重庆市忠县。她流淌着“忠文化”千年的灵气与血脉,展现着现代文明博大深远的内涵和底蕴。在这里,悠久历史与魅力现实相得益彰,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百万忠州儿女同心协力,争朝夺夕,共建共享,着力打造“道德之城、品位之城、忠义之城、幸福之城”,让文明之风吹拂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城市和她的主人因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和创新之美的滋养而越来越美丽动人。
培育“五朵金花” 打造“道德之城”
一直以来,忠县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把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打造成“道德之城”。如今,在忠县,“五个类别”的道德模范一应俱全,“五朵道德金花”在忠州大地尽相绽放,忠县已然成为滋养道德模范的“良田沃土”。
已为全国很多人熟知的吴林香,在母亲身患癌症,外婆瘫痪在床,外公右手残疾的逆境中,用一把锄头扛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她的事迹因此感动了中国,也荣膺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这“群星璀璨”的先进典型中,有被30多位老人称为“好儿子”的第二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新立镇双柏村康乐院院长黄一志;有缺钱不缺德的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棒棒”郑定祥,以及面对15万元巨款不动心的“诚实守信”典范——“中国好人”冉海;有积极帮助别人的重庆市“助人为乐”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淑娥;有痛舍亲人勇救他人的重庆市“见义勇为”模范——“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黄永明;有身患癌病坚持奋斗在移民工作一线的“敬业奉献”模范——全国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张兰权……
近年来,忠县通过开展“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十大孝星”、“十大忠商”、、“十佳美德少年” 、“十佳文明市民”和“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到“选模范、学模范、当模范”的实践活动中。青少年学生讲公德、公务人员讲政德、企业经营者讲商德蔚然成风,三大群体影响和引领着社会风尚明显向好。截至目前,忠县共涌现出了吴林香等3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名“中国好人”和18名“重庆好人”。
“一个地方能够接连涌现出这么多先进典型人物当然可喜可贺,但我们更需要的是通过道德模范来影响和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琼说。“道德在忠县有着‘遗传基因’,我们当然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实施路径!”县委书记刘贵忠说,一座奔涌着道德血液、盛开着道德之花、彰显着道德力量的城市,必然将是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城市。
倡导“品位生活” 打造“品位之城”
在首届“中国价值城市”评选活动中,忠县成功被评为“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荣膺此项殊荣的两个县级城市之一。
打造一座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品位小城”,是忠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忠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统筹考虑物态品位和人文品位。
在城市规建管方面,树立“永恒规划,精致建设,常态管理”理念。科学做好县城极限规划,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按照在未来20年,县城达到38平方公里,承载40万人口的规划极限,忠县在“山”上下功夫、在“水”上做文章,引导城市有序扩张、特色发展。在规划时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避免规划的不合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城市生态破坏;统筹考虑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商场等公益设施,做到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闲适。在建设上,做到典雅精致、协调大方、规范有序,讲质量、上档次、有水平。在管理上,强调时时处处、里里外外都做到干净整洁、简洁安静。
人的品位,是城市品位之本。忠县要求事事人人都要有品位,积极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谦让包容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并着力从“衣食住行乐”上做起,倡导品位生活,打造品位忠州。在“穿”上,广泛开展“衣旧情深”活动,向重庆捐赠旧衣服8万件15000余公斤,本地企业收集旧衣服约3万件5600余公斤,做到了奉献爱心、废旧利用一举两得;在“吃”上,创新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探索实施了节约用餐的四大规律,让节约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礼貌用餐渐成习惯;在“住”上,以创建“文明小区、绿色小区”为抓手加强对居民小区的管理,评选出中博香山湖、比富利山庄等为“市级文明绿色小区”;在“行”上,深入开展百万市民文明行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将文明礼仪作为“3+1”社会综合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在“乐”上,引导群众崇尚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广泛开展广场坝坝舞、“登山家家乐”、“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如今的忠县县域生态环境良好,滨江面湖,形成了“一江穿城、四水贯城、六山绕城”的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生态宜居品位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重庆市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弘扬“忠德文化” 打造“忠义之城”
忠县因县人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壮举和严颜“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的气节而被唐太宗赐名忠州,厚重的“忠文化”由此发端。
忠县在传承弘扬以“忠勇、忠义、忠信、忠孝”为内核的本土特色忠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纪”的当代“忠文化”。2012年,忠县又提炼出“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忠县精神,作为全县人民奋发崛起的精神支柱。为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忠文化,近年来,忠县通过开展“忠德讲堂”,“忠州故事会”、“忠文化论坛”和开展“寻找身边‘忠县精神’践行者”等活动,使“忠德”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和弘扬,成为忠县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指南。
2012年3月,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雕塑的白居易铜像落座在忠县香山公园,让忠州人民时刻感受到白居易为官忠州时的爱民情怀。其实,一直以来,忠县十分注重将忠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县长熊世明强调,“忠县建设项目要融入忠文化,体现忠县特色,让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厚重文化。”于是,白公祠、陆贽墓等一批忠文化历史遗迹被留存了下来,忠义广场、秦良玉故居等得以复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烽烟三国”正在紧锣密鼓打造之中,这些无不都是在强化忠文化的影响力。
“一座城市的气质是由这座城市的人决定的,忠县人就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今年8月18日,来忠县旅游的姚涟汶向重庆市长电子信箱致信盛赞忠县。姚涟汶是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今年8月他邀约北京几位朋友来忠县旅游,由于人地生疏,行动不畅,忠县客轮工作人员田先生便积极协调,帮姚涟汶一行顺利出行。姚涟汶一行在忠县期间,又不慎将行李遗忘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多方联系寻找,终将行李“完璧归赵”。他们由衷感慨:“忠县人让人感觉真的很温暖。”
近年来,忠县在窗口行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以“信”为重,努力打造亲商宜商环境,以忠文化为桥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直坚守“兑现比承诺更重要”的诚信招商理念,让企业乐意投资忠县,让忠县企业无论在本县经营还是走出去,都要大力弘扬忠县精神。与此同时,忠县以忠文化提升干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忠文化,让忠县精神成为新时期干部群众的精神支柱。
推动“城乡共建” 打造“幸福之城”
围绕建设“美丽忠州•幸福橘乡”,忠县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始终把县城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市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与市民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着力提升城乡“五大水平”,是忠县建设“幸福之城”的基本要义: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建设“橘海人家”,打造中国柑橘第一县;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提升城乡精神文明水平,积极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共建载体;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忠县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一以贯之的向前推进,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涂井乡友谊村周成武一家,去年靠柑橘增加收入2.8万元,他用这几年种柑橘的收入不仅建起了新楼房,还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其实,忠县25万人大多同周成武一样,靠柑橘实现了发家致富。目前,忠县的柑橘产业已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链,已建成27万亩的高标准橘园,产值13亿,建成年加工能力23万吨浓缩汁、鲜冷橙汁、还原橙汁和鲜果处理生产线。
与此同时,忠县所有乡镇综合文化设施配备齐全,并免费对外开放,农家书屋,健身场地覆盖了所有行政村。早在2010年,忠县作为重庆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区县之一,已实现了应保全保,共74.3万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通过评比致富能手、“好媳妇”、“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并从中培育培育、发掘、宣传本乡本土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家风、民风、村风。积极加强“平安忠县”建设,建立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严防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群众安全感达到95%。
“半城山水满城橘,一州忠义九州魂”。新一代忠州儿女正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勤劳与智慧,以少说多干的作风、勇争一流的精神,阔步前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道路上。(忠县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