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中山故里行"系列报道:文化的城 城的文化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时间:2014.11.20

在中国,名人故里数不胜数,名人的文化影响千百年来渗透于城的历史之中,成为城的符号。在中山,这一点尤其容易感受到,博爱路、兴中道、民主路、孙中山故居、孙中山文化节……伟人孙中山的影响无处不在。
  中山是因海而生、因海而名的。珠江从这个古称香山的滨海小城缓缓注入南海,进而汇入太平洋。咸淡水的交汇,江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碰撞,产生了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伟大人物和伟大思想。早在100多年前,中山文化已经张开了拥抱世界先进文明的博大胸怀。1894年,中山籍思想家郑观应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提出,“故欲富华民,比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这是我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主张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史料。100多年后,上海世博会梦圆,显示出中山人文的巨大力量。
  1866年11月12日,伟人孙中山出生在中山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正如歌曲《我们的孙中山》所唱,“五桂山下,兰溪河畔;原野飘香,宛若天堂;翠亨村晓,醒来的阡陌上,走过来一个人,我们的孙中山……”秋日的翠亨村怡然舒适,赭红色的孙中山故居静静伫立,里面有孙中山亲手布置的厅房。庭院南边的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种子亲手栽种的,现在长得茁壮茂盛。虽然不是节假日,故居里仍有很多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虽然大部分游客是第一次身临其境,但对这里的历史、文化都不陌生,尤其是看到故居展览馆里“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两排古铜色的大字时,中国近代那一段风云变幻、可歌可泣的历史似乎扑面而来。
  中山是一座文化的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滋润着城,城因文化而美丽。然而,文化是流动和发展的,离不开城作为传承的载体。在城市发展中融入文化引领,今天,中国众多城市发展都面临这一挑战。那么中山的文化积淀和集体记忆如何延续,让这座城的文化绽放出时代风采呢?
  2013年7月24日晚,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专题晚会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中山市举行公演。“悠悠咸淡水,沧海变桑田;走出一个人,点亮一片天。”一组恢弘的多媒体交响音诗用世界潮流、日出翠亨、伟大理想、崇高人格、魂系中华五个篇章“横向”展现了孙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和人格。时任台湾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嘉宾,以及参加论坛的侨胞等共同观看了这场演出。蒋孝严在演出后面对290多名演员时,不断竖起大拇指夸赞,直言心灵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情不自禁想与演员们一起歌唱。
  交响组歌《孙中山》的作者是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201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丘树宏创作了这套大型组歌,进而主创成交响组歌,当年先后在广州、中山、北京演出,2012年又以广东省文化走出去项目赴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出,反响空前。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演出已是《孙中山》的第五次公演,但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海峡两岸同胞以及海内外华人一起在孙中山的家乡共同观看孙中山专题文艺演出。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一切仿佛细雨,润物细无声。
  “孙中山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是我们城市发展一个非常重要、无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源,然而我们对孙中山文化的发掘、推广和利用做得远远不够。”在丘树宏看来,相对于孙中山的伟大贡献,发扬孙中山文化怎样做都不过分。孙中山文化近年也成为中山市政协的“热词”,在每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委员们的文化类提案建议中,“孙中山文化”频频出现。
  孙中山文化节、“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破解“城的文化”这一命题,对于中山来说,答案就是孙中山文化。“让孙中山的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山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和人民进步的精神力量。”丘树宏说。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8周年的日子。小小的翠亨村依旧在安静地诉说,而她的身边,一个崭新的翠亨新区正在孕育成长。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内核在海内外华人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中山是著名的侨乡,近百万侨胞遍及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凝聚中国力量,团结海内外华人,文化价值认同是关键。翠亨新区便是以孙中山文化为核心,加强两岸交流,建设全球华侨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6年,将是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届时,海峡两岸以及全球华人都将掀起纪念这位伟人的热潮。丘树宏对此也充满期待,“让孙中山文化滋润城市,让伟人精神激励后人,意义深远。100多年前,孙中山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里,我们要责无旁贷地珍惜和保护孙中山文化资源,为宣传展示开放中国和文化中国形象,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全球华侨华人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记者 林仪 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