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 作者: 时间:2014.12.0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这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是新时期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而言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而生态文明却恰恰相反,其实质上就是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仍作为第一要务,如何立足省情,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对我省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做的努力进行回顾,对推进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进行分析,同时对进一步加速推进提出建议。
一、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回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科学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领先的生态制度保障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进了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建设。2001年出台的《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利用地方性法规,2012年出台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生态经济区环保的地方性法规。针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利用,还相继出台了《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分工方案》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法规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还出台了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和深入实施差别电价的意见等。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办法的同时,连续18年开展了“环保赣江行”专项行动,并将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对市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形成了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法制保障体系。
(二)“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夯实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2008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理念,构想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致力于把环鄱阳湖地区建设为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再是传统的特区经济模式中单纯产业的集聚,生态优先是经济区发展的第一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经济区设置了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等区域,同时把候鸟、湿地、水源、生物保护区,以及林业、农田生态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把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绿色消费等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近4年来,在“五河一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补偿试点、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森林城乡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为我省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积累了先行经验并打下坚实基础。
(三)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体现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资源利用效率体现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使用效率高低,因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在不断减少,这也充分体现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表现为:一是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在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十二五”继续保持下降势头。“十二五”前三年万元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3.08%、5.92%、3.62%,累计下降12.1%,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74%,比60%的时间进度快14个百分点。二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一方面,单位产品能耗水平降低。我省在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大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13年,我省重点监测的61项主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有72.1%优于去年;另一方面,综合利用产业化建设有序推进。近年来,我省不遗余力地积极推进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加速实现秸杆由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由单一利用向商品化、系列化、产业化综合利用转变。2013年,我省秸杆综合利用率高达7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再一方面,资源回收利用率明显提升。2013年,我省回收利用各类能源588.71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的12.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6430.9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55.7%。三是产业循环体系初步成型。我省已初步形成以新余为代表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鹰潭(贵溪)为代表的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以丰城为代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以萍乡经开区和宜黄为代表的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的循环体系,在不断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使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真正使“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体系不断向纵深推进。
(四)环境质量改善佐证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
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我省上下不遗余力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013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73.45万吨、8.88万吨、55.77万吨和57.04万吨,比上年下降1.9%、2.5%、1.8%和1.2%,四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二是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有新突破。2013年,我省颁布了《江西省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条例》,并将环保标志核发作为机动车年检的前置条件。我省11个设区均出台实施了黄标车限行措施,并在5个设区市设立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管中心。全年按国IV标准汽油,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11万余辆。三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强。近年来,我省狠抓垃圾和污水处理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十二五”前三年累计推进实施了170个垃圾和污水处理重点示范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一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013年底,南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16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四是“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基本建成。2013年,我省完成造林面积15.3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6%,新建22个森林公园和38个湿地公园,新增通道绿化达标里程513公里。我省共有49个市、县(区)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其中9个县(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
(五)良好的生态优势彰显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研究结论,我省在全国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评价中,综合排名列全国第8位,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多年来稳居全国前3位。生态环境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水好。我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8%,高出全国30多个百分点,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二是空气好。南昌市率先开展PM2.5监测,按照新标准,空气质量为超二级。其他设区城市空气质量按原标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三是林好。我省森林覆盖率达63.1%,是全国(20.4%)的三倍,位居全国第2;森林蓄积量位居全国第7位;森林公园99个,其中国家级39个,居全国第1位。四是自然保护好。截止2013年底,我省共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88处,其中国家级13处,省级30处,县级145处,总面积达1770.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7.1%。五是生物种类多。我省生物资源种类位于全国前列,已知的野生高等植物有50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7%。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4%和50%。六是湿地好。我省拥有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整个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候鸟保护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因其重要的湿地生态地位,被称作中国的“大陆之肾”。
二、江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以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资源约束日益凸显,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自然资源紧缺困扰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消耗能源等资源,而自然资源紧缺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少。我省是一个“缺油少煤乏气”的省份。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18.7亿吨,保有储量13.9亿吨,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13%。煤炭已开发利用的占70%以上,储采比率偏高,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5万KW,可开发量为578万KW,分别占全国水利资源的1%和1.4%,而且大多是径流式电站,低水头,大流量的占多数,开发难度大,这些极大限制了水电的发展。二是能源对外依存度大。2013年,我省能源调入量6434万吨标准煤,扣除调出能源总量1343万吨标准煤,净调入量为5091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66.3%。我省油气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00%,省外调入电煤的比例也近60%。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严重影响能源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土地制约。我省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78%,水面占10%,岗地和平原仅占12%。由于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土地需求量大,而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我省在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平衡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业用地减少和存量土地盘整困难、项目用地紧张的状况难以改善,这些成为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方式粗放制约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省在转方式调结构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虽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增长方式较为粗放。我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以要素投入为主,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占到86.7%。要素积累型增长,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善。二是产业结构转型慢。我省三次产业结构虽由2005年的17.9:47.3:34.8调整为2013年的11.4:53.5:35.1,但8年来,第三产业占比仅提高了0.3个百分点,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三是工业重型化。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总体上呈“重型化”趋势,重工业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且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生态成本高等特点。2013年,我省重工业中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左右,而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比却高达85%。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重型化还将进一步加大。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3年,我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前几年虽略有提高,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目前,服务业仍以传统的批零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为主,而交通运输多以汽车为主,汽车排放大量废气直接导致环境污染。新兴的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发展不足,服务领域窄,层次不高。
(三)污染源控制难阻碍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暴露。具体表现为“四多”:一是农业源污染增多。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大量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已造成土地污染、土地质量退化,并通过地表径流渗漏等进入水体而造成水污染。二是工业“三废”排放增多。2013年,我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6.82万吨,比上年增长0.53%;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5573.76亿立方米,增长5.1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518.19万吨,增长3.5%。三是煤炭消费增多。近年来,我省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以煤为主(煤炭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超过70%)的能源消费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另一方面造成城市酸雨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受污染面积大。四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增多。2013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3.86亿吨,比上年增长3.5%。污水排放量增多给污水处理增加了不少压力,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跌至81.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四)法律制度不全掣肘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来予以保障,目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省一些法律法规属于纲要性、原则性约束,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一些毁林盗伐、乱采国家资源、滥捕珍稀动物、任意排放污染物等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因缺乏具体量刑标准得不到应有的惩戒。二是防治资金保障制度不健全。多年来,我省虽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并投入巨资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但与实现保护建设任务的巨大需求相比,资金投入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而且至今还没有形成像工业发展基金那样直接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长效资金保障制度,这给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三是违法处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省尚未建立健全环保违法举报、受理、处理公示、案例曝光以及环保法律知识普及等机制(平台),造成普通公众对于生态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对许多根本性的、生态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生态环保道德意识较弱,缺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观念。
三、加速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有效破解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约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以生态优势为依托,以绿色发展为前提,以转型升级为策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我省应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促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高使用效率。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举我省之力加速推进一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降低企业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在企业项目审批上下狠功夫。促使企业以上大压小的方式,自觉淘汰落后生产线,进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布局。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火力结构和布局,逐步实现高效环保机组对现役高能耗、高排放机组的替代;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再一方面,进一步加速我省能源使用结构转变。以西气东送为契机,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进一步减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依赖。三是加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和土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在摸清存量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存量土地的监管力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产出。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举措,进一步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布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一方面,逐步把我省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向“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提升我省农产品深加工能力,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再一方面,大力打造品牌效益。充分利用我省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出在国内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通过产业发展规划和知识产权设计,规范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先进装备制造、航空产业、生物等产业培育成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低能耗、低污染、技术密集型行业,推进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从“黑色”转向“绿色”。三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充分利用我省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一批生态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加强防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控总量、减存量、压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在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建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机制,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一要“清水”。加强“五河一湖”及其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的稳定提高,加大小河、小溪的治理力度,改善群众身边的水环境质量;二要“蓝天”。加快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治理,实施重点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销,实现达标排放;三要“净土”。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三是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改善自然生态平衡。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提高环境修复能力,巩固退田还湖,还泽、还滩成果。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积极推进濒危野生动物繁育及放归自然,促进其野外种群的恢复与增长。
(四)提高环保意识健全法律法规
提倡面向未来的更加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使绿色文化、绿色消费观念成为主流文化。同时,针对薄弱环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方面积极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优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首先,应根据国家生态系统建设规划,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其次,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统计体系,建立各级领导任期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列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再次,建立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环境资源监测预警机制、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以及生态补偿机制。只有通过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走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