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绿化山城 培育资源 保护生态 扮靓家园

来源:本溪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3.11

    近年来,我市在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两退一围”、千万亩经济林、美丽乡村建设、“森林七进”等重点工程,实现本溪全境青山绿水。2014年,我市共完成超坡地还林22340亩,荒山造林18045.8亩,三北封育25000亩,村屯绿化73个,栽植各类乔、灌、花90余万株,完成义务植树811万株。

    “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山城”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则是市委、市政府历任决策者秉持不变的执政理念。生态优先、绿化先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只有搞好生态环境,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创造生产力。如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染满山城每个角落的绿色,不仅为山城人民创造了一个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更成为提升本溪市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又一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市将继续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再次掀起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新高潮,为生态本溪、绿色本溪建设增添一抹绿色。

    本溪成为辽宁“绿色氧吧”农民“增收高地”

    近年来,我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力度,通过青山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字号工程的创建,全市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据介绍,我市通过青山工程、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重点公路两侧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实现绿化面积8.8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5%增长到76%;林木绿化率由76%增长到7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价值占全省的20%左右,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大约3000个,年均涵养水源达到32.6亿立方米,是辽宁省最大的水源地。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枫叶之都”等国字号工程的创建和“森林七进”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城乡绿化,推动了“三都五城”建设进程,我市村域内宜林荒山绿化率已达95%以上,全市水岸和县级以上公路适宜绿化地带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大青山工程治理力度,全市累计完成重点工程9.19万亩、围栏封育910公里,初步实现了青山得保护、经济得发展、百姓得实惠的目的,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2012年矿山治理工程被省政府评价为“本溪模式”。2013年在我市召开的全省“两退一围”工作现场会上,我市加大培育新型林地经济产业等经验和做法得到省政府肯定。2014年省林业厅专门印发文件推广我市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的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权改革。以国家森林中药材产业基地和国家森林食品产业基地为重点,发挥本溪县“刺五加之乡”、桓仁县“山参之乡”的特色产业优势,加大典型示范基地建设力度,继续打造林下参、刺五加、辽五味、辽细辛、林蛙油5个产业品牌,推进5个品牌药材园区、10个优质地道药材园区建设,全市新开发林下经济林36万亩。全市主体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确权面积达到844.9万亩,占应改面积的100%。进一步完善各项惠民政策,森林保险投保面积588万亩,林业专业合作社有250个,达到省级标准59个。两年来,“直达农户”的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林业贷款、退耕还林等资金超过3亿元,以林抵押贷款超过18亿元。林业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4年,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农民人均涉林收入占其年人均纯收入的60%,林业已成为本溪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014年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验示范区。

    宜居乡村面貌新百姓幸福指数升

    现如今,当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还在呼吸着浑浊空气的时候,您能想像得到我们本溪的乡村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吗?您可以试想一下,推开门远眺是青山环绕,路旁是绿树成荫,院外是花团锦簇,院内是蔬果飘香。您可能会问,这还是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么?那么请您到农村走一走,请相信您的眼睛,这就是现在的本溪农村,是实施了宜居乡村建设的新农村。

    近年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不但加快了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步伐,更成为我市打造“三都五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自2005年开始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截止目前全市287个行政村已全部实施了绿化。特别是近2年,结合宜居乡村建设工程,以提高村屯绿化水平为目标,以村旁、路旁、宅旁、水旁为重点,通过对环村林带、村路两侧、居民庭院、河流沟渠、房前屋后村内企事业单位等区域统一规划布局,点、线、面整体绿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使我市村屯基本达到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2014年我市重点对村容村貌整洁,村内硬件设施完善的73个村进行了绿化品位提升,大量栽植花草树木,完成了从绿化向美化的转变。据统计,仅2014年村屯绿化就栽植各类乔木11.73万株,灌木4.7万墩,播撒花籽100余公斤,投入绿化资金800余万元。同年我市有3个乡镇被省厅国土绿化处评为省级绿化示范乡镇,45个村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

    现如今,我市乡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树下老人们坐在一起下棋聊天,休闲广场上大妈们扭着欢快的秧歌,孩子们打着篮球,农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处处都是和谐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