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变“年市”为“周市” 方便市民以书换书
来源:首都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3.23
“这是我好久之前拿出来换的,扉页上还写着我名字呢。”首都图书馆二层的图书交换大集展台前,8岁小读者许思翔发现了自己曾经最爱的插画书《床头5分钟小故事》。他曾用这本书换了一本童话故事,如今童话故事看完了,他又来交换其他书籍。在首都图书馆、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通州区图书馆,以往每年一次的换书大集,如今变成了每周都举办,市民们可把手中的闲置书籍流转起来,发挥更大价值。
唤醒家中沉睡的旧书
21日9时30分,首都图书馆的交换大集还没开始,已有好几位读者等候在交换区外。40多岁的李先生背着个小布兜,里面装着《余光中诗集》等,都是他多年前购买并早已看完的书籍,“以前每年4月份很多图书馆都会搞交换大集,但总赶上我出差或者家里有事,参加不上,刚刚听说这里每周都可以交换,今天就来试试。”
10时,交换大集开市。一位身穿蓝马甲的文化志愿者把李先生引到服务台前坐下,并翻开每一本书的版权页,快速检查了出版信息和内容。另一位志愿者将这些书籍的名字一一登记,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钤上“图书交换”的印章。这些图书,就从李先生私人所有,变成了交换大集里的一件“流通物”。作为回报,李先生的13册书换得了13张兑换券。“您拿好这些兑换券,就可以去里面展台换取13本书了。这次找不到喜欢的书也没关系,一个月内这些兑换券都可以使用。”志愿者耐心嘱咐着。
文史、综合、少儿类展台上,等待被挑选的书籍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在李先生钟爱的文史类图书中,《蒋介石传》《中外危机公关案例启示录》等吸引他拿起来翻看。一位志愿者建议前来换书的市民,可以在自己的书里夹一张便条,写上读后感或寄语,留给书的下一任主人,这样交换也更有趣。
“银发军团”最爱淘宝
一位精神头儿十足的老大爷背着书包也走了进来。还没到服务台,大爷就跟志愿者们打起了招呼,随后直接到存包处放下书包,再到综合类图书的展台前翻看起来。这位大爷姓孙,是换书大集的“老朋友”了。自打去年10月底首图换书大集改为一周一次后,他每周都会到这里换书,“我本来就喜欢看书,退休以后空闲时间多了,一两周就能看完一本,换书看,很方便。”
在光顾图书交换活动的人群中,“银发军团”络绎不绝。《24节气养生法》《登上健康快车》等养生、食谱类书籍最受他们喜爱,几位老人还不时地交流着健身心得。仅21日上午,首图换书大集登记表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已占半数。
“上岁数的人往往更热心,就算不换书也总过来捐书。”志愿者介绍,不久前有老两口带来一套《射雕英雄传》,把书一放就要走。志愿者拿着兑换券追上去,他们却连连摆手,说就是想把书留给小年轻们看。工作人员说,拿来交换的书籍多不是新书或畅销书,年轻人或许觉得“没劲”,可老年读者更有耐心从中淘宝。
少儿读物“走”得最快
换书大集中,少儿读物要算是最紧俏的了。
首都图书馆每周交换图书的数量是近300本,其中少儿图书的交换比例最高。同样举办每周换书大集的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里,500余本供读者换取的图书中,少儿读物也数量最多,占据三分之一。
常在通州区图书馆参加换书活动的11岁小姑娘江美伊喜欢写作文,《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和《新概念作文精选》之类的书很受她和同学欢迎。再大一点的学生则对青春读物和历史故事感兴趣,《致花季》就被一位女士换回去给她的女儿阅读。
“少儿年龄层不同,所读的书自然就不同。比如前一年还看拼音注音书,第二年识字多了就不再需要了。把自己不再需要的书拿出来留给低年级孩子看,再从哥哥姐姐们捐赠的书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既能看到好书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一举多得。”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说。
小贴士
图书交换志愿服务时间表
首都图书馆 A座二层共享大厅
时间:每周六、日10:00-15:00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二层大厅
时间:每周日10:00-15:00
通州区图书馆 一层大厅
时间:每周六10:00-15:00
换书规则
交换的图书为国家正式出版物,主要包括文史、社科、自然科学与工具书等,教材与考试类图书暂不接受。一本书换一张券,每人每次交换不得超过20册。图书兑换券在一个月内有效。
后记
换书大集呼唤更多志愿者
在图书交换的过程中,所有服务都由志愿者来完成,他们无疑是换书现场最忙碌的人。
据了解,每个图书馆每天的换书活动,需要5名至8名志愿者同时进行服务,全面负责引导、收书、检查、登记、盖章、上架、换券、换书等工作。目前,这些活动都由首图“夕阳正红”老干部志愿团队、北科大高校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团队承担。
随着图书交换活动的常态化,活动对志愿者提出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有些市民不了解换书流程,志愿者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释。有些市民发现拿来的书不符合换书规则,闹起小情绪,志愿者还要进行疏导。
志愿者的工作还是一项技术活,比如要把好交换图书的质量关。用于交换的书籍必须是国家正式出版物,而有些书外表看上去似乎不错,却是根本不存在的单位出版的盗版书,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志愿者们把它当场挑选出来。为此,他们还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目前,北京大多数图书馆还无法实现每周举办换书大集,这与缺少文化志愿者有直接关系。换书大集是一种知识和爱心的传递,这种传递也呼唤着更多爱心来帮忙。(北京日报)
唤醒家中沉睡的旧书
21日9时30分,首都图书馆的交换大集还没开始,已有好几位读者等候在交换区外。40多岁的李先生背着个小布兜,里面装着《余光中诗集》等,都是他多年前购买并早已看完的书籍,“以前每年4月份很多图书馆都会搞交换大集,但总赶上我出差或者家里有事,参加不上,刚刚听说这里每周都可以交换,今天就来试试。”
10时,交换大集开市。一位身穿蓝马甲的文化志愿者把李先生引到服务台前坐下,并翻开每一本书的版权页,快速检查了出版信息和内容。另一位志愿者将这些书籍的名字一一登记,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钤上“图书交换”的印章。这些图书,就从李先生私人所有,变成了交换大集里的一件“流通物”。作为回报,李先生的13册书换得了13张兑换券。“您拿好这些兑换券,就可以去里面展台换取13本书了。这次找不到喜欢的书也没关系,一个月内这些兑换券都可以使用。”志愿者耐心嘱咐着。
文史、综合、少儿类展台上,等待被挑选的书籍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在李先生钟爱的文史类图书中,《蒋介石传》《中外危机公关案例启示录》等吸引他拿起来翻看。一位志愿者建议前来换书的市民,可以在自己的书里夹一张便条,写上读后感或寄语,留给书的下一任主人,这样交换也更有趣。
“银发军团”最爱淘宝
一位精神头儿十足的老大爷背着书包也走了进来。还没到服务台,大爷就跟志愿者们打起了招呼,随后直接到存包处放下书包,再到综合类图书的展台前翻看起来。这位大爷姓孙,是换书大集的“老朋友”了。自打去年10月底首图换书大集改为一周一次后,他每周都会到这里换书,“我本来就喜欢看书,退休以后空闲时间多了,一两周就能看完一本,换书看,很方便。”
在光顾图书交换活动的人群中,“银发军团”络绎不绝。《24节气养生法》《登上健康快车》等养生、食谱类书籍最受他们喜爱,几位老人还不时地交流着健身心得。仅21日上午,首图换书大集登记表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已占半数。
“上岁数的人往往更热心,就算不换书也总过来捐书。”志愿者介绍,不久前有老两口带来一套《射雕英雄传》,把书一放就要走。志愿者拿着兑换券追上去,他们却连连摆手,说就是想把书留给小年轻们看。工作人员说,拿来交换的书籍多不是新书或畅销书,年轻人或许觉得“没劲”,可老年读者更有耐心从中淘宝。
少儿读物“走”得最快
换书大集中,少儿读物要算是最紧俏的了。
首都图书馆每周交换图书的数量是近300本,其中少儿图书的交换比例最高。同样举办每周换书大集的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里,500余本供读者换取的图书中,少儿读物也数量最多,占据三分之一。
常在通州区图书馆参加换书活动的11岁小姑娘江美伊喜欢写作文,《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和《新概念作文精选》之类的书很受她和同学欢迎。再大一点的学生则对青春读物和历史故事感兴趣,《致花季》就被一位女士换回去给她的女儿阅读。
“少儿年龄层不同,所读的书自然就不同。比如前一年还看拼音注音书,第二年识字多了就不再需要了。把自己不再需要的书拿出来留给低年级孩子看,再从哥哥姐姐们捐赠的书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既能看到好书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一举多得。”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说。
小贴士
图书交换志愿服务时间表
首都图书馆 A座二层共享大厅
时间:每周六、日10:00-15:00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二层大厅
时间:每周日10:00-15:00
通州区图书馆 一层大厅
时间:每周六10:00-15:00
换书规则
交换的图书为国家正式出版物,主要包括文史、社科、自然科学与工具书等,教材与考试类图书暂不接受。一本书换一张券,每人每次交换不得超过20册。图书兑换券在一个月内有效。
后记
换书大集呼唤更多志愿者
在图书交换的过程中,所有服务都由志愿者来完成,他们无疑是换书现场最忙碌的人。
据了解,每个图书馆每天的换书活动,需要5名至8名志愿者同时进行服务,全面负责引导、收书、检查、登记、盖章、上架、换券、换书等工作。目前,这些活动都由首图“夕阳正红”老干部志愿团队、北科大高校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团队承担。
随着图书交换活动的常态化,活动对志愿者提出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有些市民不了解换书流程,志愿者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释。有些市民发现拿来的书不符合换书规则,闹起小情绪,志愿者还要进行疏导。
志愿者的工作还是一项技术活,比如要把好交换图书的质量关。用于交换的书籍必须是国家正式出版物,而有些书外表看上去似乎不错,却是根本不存在的单位出版的盗版书,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志愿者们把它当场挑选出来。为此,他们还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目前,北京大多数图书馆还无法实现每周举办换书大集,这与缺少文化志愿者有直接关系。换书大集是一种知识和爱心的传递,这种传递也呼唤着更多爱心来帮忙。(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