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在学习中传承 在传承中学习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3.25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专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宇俊,这一辈子都和采茶戏联系在一起。正如他自己说的,“采茶戏几乎是我学业和事业的全部”。

    近日,记者走进了张宇俊在赣州的家,和他聊起了他毕生热爱的事业,聆听他的采茶戏人生。

    张宇俊自幼酷爱采茶戏,15岁开始学习表演采茶戏,1960年进入赣南文艺学校学习,师承赣南采茶戏著名老艺人谢德胜老先生,潜心学艺。1962年分配到赣南采茶剧团任演员,1964年在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剧中饰演男主角,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地区现代戏会演,次年赴北京并进怀仁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年参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首开赣南采茶戏走上银幕之先河;1964年至2004年间,先后参加上海唱片社、中国唱片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长江戏话》等专栏,录制《怎么谈不拢》《睄妹子》《补皮鞋》等剧目和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

    据传,赣南地区的客家先民们,为求生存,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着采茶歌。

    “采茶歌是采茶戏的胚胎,”张宇俊说,“由采茶歌发展成的采茶灯是采茶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但还不是戏。直到江西安远九龙山的茶农把由群舞形式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为主的采茶灯对唱形式,并通过这三个人物载歌载舞上山采茶,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传递出一种劳动的欢快情绪,这才形成了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时间、有地点的笫一个原始的赣南采茶传统戏——《姐妹摘茶》。”

    张宇俊告诉记者,赣南采茶戏来源于民间,它反映的事件大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如补皮鞋、捡菌子、磨豆腐、打猪草、盘花生等等。当然其中会贯穿爱情、人情、亲情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葛纷争和较量,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喜剧。“喜剧风格是采茶戏的主要特征,哪怕是悲剧也用喜剧手段演出,从而使悲剧显得更加健康有力。”张宇俊说。

    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其中单袖筒、矮子步和模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

    张宇俊说,“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学特征,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都是从属于这一特征的。”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之称。《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四姐反情》,虽然号称“四大金刚”,每个戏都能演一个晚上,但都不超过三个演员。《四姐反情》只有两个角色,竟然可以演三四个小时,让观众乐不可支、百看不厌。

    以前有很多戏班子一年四季经常到乡下,走村串寨给山区的乡亲们表演。由于采茶戏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他戏曲相比,更具有随遇而安的旺盛生命力,所以特别容易在山区流行。

    因此,赣南采茶戏在民间,不单单在赣南地区流传,还在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相继流传开来,竞相传演,蔚然成风。赣南有俗语云:“三崽(女演员)挂牌登台,场场爆满喝彩”和“宁可饿餐饭,也要去听三句板(一种曲牌)”。

    张宇俊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尤其对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悉心研究五十余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张宇俊说,原来赣南采茶戏的传统戏,都是由艺人口传身授的,没有文字剧本,唱一句,跟一句,学一句,不仅要领会老师傅怎么唱,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唱。即便用文字记录下来,也很难看出该戏妙在何处,只有看老艺人的演出才能领悟剧中的奥妙之所在。

    “老妹担水荫南山,情郎子哥哎子又哎哟,那个阿哥同我接一肩,荷包并香鞋……”聊到兴致所在,张老师即兴清唱了一段《南山担水》,娓娓动听的唱腔,清脆响亮的嗓音,把女人借用“担水”的载体来传递情思,表达爱情的情景演绎得活灵活现、清新可爱,记者听得如痴如醉。他举手投足间根本不像个70岁的老者,而且随便哪个剧目都信手拈来,说唱就唱,再次印证了其丰富的艺术表演知识和实践经验。

    退休后,张宇俊还是没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老艺人的担当,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向人们传播赣南采茶戏。

    忆往昔,张宇俊不禁感慨:“那时候,老乡看采茶戏,都是自己掏钱买票。现在,都搞‘送戏下乡’,补贴演出,还不见得有当年演出的火爆。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采茶戏,后继无人!”

    2006年,张宇俊身份发生了变化,从演员到学者的华丽转身,不仅在赣南师范学院担当唱腔、念白客座教授,还琢磨起了采茶戏的理论研究。“赣南采茶戏艺术,是赣南客家人中普通的劳动群众对待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在舞台上尽情宣泄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这种综合艺术发展到今天,要想继续繁荣发展,没有理论支持是不行的。不断学习才有传承的基础,在传承中学习才能提升文化价值内涵。”

    现在,他仍旧笔耕不辍,他笑着说:“退休了,还能一直为采茶戏做些事情,很开心,我也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赣南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