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救人是他们的本能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4.28
在湖北武汉,穿城而过的长江和汉江是市民天然的嬉水场所。可水上浮萍、水下暗流等不安全因素给市民亲水带来了危险。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3年,武汉市两江溺亡人数超过200人。2010年,18支民间冬泳队自发组建起长江救援志愿队。100多人在工作之余,志愿轮流值守两江主要险段,为市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一次“拿命搏命”的义举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至今已有5年,一直默默无闻。最近,因为一次“拿命搏命”的义举,他们才被人们熟知。
去年10月25日晚,3名来汉务工的青年吃完晚饭后,到王家巷码头附近游泳。王家巷码头临近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口,虽然岸边水流较缓,但停泊了不少船只,驳船间密密麻麻布满了水葫芦。离岸10米,水流突然变得汹涌。3人刚下水,就被水葫芦缠住,卷进激流。正在附近值守的陈忠贵、童淑华、蔡从庆等8名志愿队队员听到呼救声,急忙赶来施救。
童淑华将驳船甲板上的塑料软管绑在腰间,蔡从庆套了一个游泳圈,陈忠贵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救生器材,救人心切的他未做防护准备,便纵身跃入江中。几分钟后,陈忠贵和童淑华一左一右托着一名青年,游到船边。在甲板上队员们的帮助下,救起一人。
没来得及休息,陈忠贵再次返回上游救人。此时,不断有大团的水葫芦随着湍急的江水顺流而下。“就看到一个浪打过来,一大片水葫芦一下子就把老陈盖住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在岸边参与救援的队员李首快依然悲痛不已,“那时,老陈已经体力不支了,根本没有力气挣脱。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没了!”4天后,陈忠贵的遗体在15公里外的天兴洲被找到。
追悼会那天,陈忠贵生前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志愿队队员、曾经被他救过的群众等200多人赶来悼念。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身边有一支这样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在义务守望着江城的两江四岸。
一张沉甸甸的“生死状”
每个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队员,都会签署一份“报名须知”。“须知”第五条明明白白地写着: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队员们戏称这是一份“生死状”,可签的时候却都没有含糊。
救援志愿队的队员当中,有下岗工人、出租车司机、私企老板、公务员、普通职员、教师、干部等,最小的41岁,最大的70岁。在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之前,他们是一群冬泳爱好者,几乎每个人都有“顺手救人”的经历。
陈忠贵是志愿队里第一个牺牲的队员。他牺牲后,队员们悲痛、伤心,却没有一个人退出。“水中救人和其他志愿服务不一样,它存在一定的危险,队员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长江救援志愿队队长俞关荣说。
队员张纯详在救助一名溺水的年轻人时,被慌张的溺水者踢中要害。“当时,一下子疼得差点晕过去。”张纯详说,“幸好一起值守的队友扔过来一个游泳圈,我趴在上面歇了会儿,才缓过气来。”
去年7月,天气炎热,很多市民到汉阳门码头游泳。当时,江水超出防洪设防线1米多,湍急的江水导致险情不断。队员赵汉青下水5次,救起了6人。最后一次上岸时,他的体力完全透支,两条腿直打颤。
“其实,我们也害怕。可只要听到有人喊救命,就忍不住跳下去救人。”队员童淑华说,对他们来讲,救人是一种本能。
2014年5月,长江救援志愿队从过去的“谁有空谁值守”改为“区域值守制度”。在长江王家巷码头、汉阳门、大堤口、建五码头、二桥江滩、龙王庙、汉江崇仁路和古田8个游泳人群密集的区域,分时段轮流值守。
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吴学军告诉记者,去年,武汉市两江溺亡人数仅25人,比往年的平均数少了一多半。溺亡人数大幅下降,长江救援志愿队居功至伟。
一支守护江城的志愿队
除了救人,劝阻和宣传也是长江救援志愿队志愿服务的一部分。志愿队与水上公安分局建立了联动机制,积极为警方提供安全信息。2013年夏天,据汉阳门值守的队员记录统计,有近百名中小学生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到江边游泳。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公安分局根据志愿队提供的信息,向辖区内的家庭发放了《暑期水上安全告家长书》。暑期期间,无家长陪同到江边游泳的中小学生人数下降了近八成。
“救援是一项遗憾的工作。我们的理念是科学救人、安全救人,但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救援的希望。”俞关荣介绍,为了科学、安全、有效地救人,志愿队与武汉生命阳光公益培训组织、长江海事局职工培训中心合作,对队员进行专业的水上救援培训和紧急救护培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志愿队、加入志愿队,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志愿队很多支持。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分别作出批示,号召向长江救援志愿队学习。武汉市民政部门表示,将长期为志愿队提供救援装备并负责维护更新,武昌区委区政府为志愿队的180多名队员联系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相关部门正筹划在汉口江滩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塑像立碑。
2014年12月,志愿队的第一个可全年存放应急救援器材的基地在武昌大堤口正式启动。除了几张凳子和一张办公桌,18平方米的小屋里,被22个救生圈、4根救生杆、2件救生衣、2驾充气冲锋舟、2个扩音器、若干个急救包等各种救援器材堆得满满当当。
俞关荣说:“有了基地,队员们才有了家。”未来,在另外7个值守点建立这样的救援基地,是志愿队的计划之一。“可不管志愿队如何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溺亡事故,这个最初的建队目标,永远不会变。”他坚定地说。(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