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富:传承“八一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凤凰江西 作者: 时间:2015.07.07
2015年是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考评验收年,为展现双拥优抚工作新面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适应新常态,积极推动我省双拥优抚工作新发展,宣传各地双拥工作典型,全面开创双拥工作的新局面,中国江西网联合凤凰网江西频道,带领摄制组整合全媒体资源,于7月1日走进南昌,南昌市副市长刘家富接受了专访。
南昌在传承红色基因上有新亮点
南昌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通过打造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方志敏烈士陵园、“小平小道”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逐步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勇于牺牲”的“八一精神”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体系和双拥工作品牌。
在弘扬“八一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八一广场、八一大桥、八一大道、八一公园、八一中学、八一小学、八一消防中队等众多以“八一”命名的场所和单位,展现了南昌热爱人民军队、传承“八一精神”的真情。通过举办“中国南昌军乐节”、召开“八一精神”学术研讨会、成立“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八一精神”。2014年,南昌市东湖小学被全国红军小学工程理事会命名为“八一红军小学”,红军小学建设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亲属、红军后代的大力支持。以“八一精神”建设红军小学,寓意“八一精神”这块红色品牌在南昌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在开展国防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在全市重要公共场所投放国防教育公益广告,在南昌电视台、《南昌日报》、天圆网等新闻媒体开设《国防广角》、《国防时空》和《国防园地》等栏目,大力营造关心军队、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全市30所大专院校和52所中学开设了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部分中小学开展暑期国防夏令营、开办少年军校,持续加大国防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今年“五一”劳动节,南昌陆军学院举办第四届军校开放日活动,以“抗战·英雄”为主题,通过播映红色影片、展出抗战图片、展示武器装备、组织实兵演练等方式,加深社会各界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增进爱国主义情怀。2013年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着力打造南昌市首个重工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宣传陈云同志文革期间在江西“蹲点”的思想和实践,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点赞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在典型示范引领中传承红色基因。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西湖大队八一中队,始终坚定“传承八一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勇当尖刀拳头,争做洪城卫士”的信念,用“八一精神”锻造过硬队伍,用为民奉献传承“八一精神”,先后被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评为“青年文明号”、“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英雄城消防卫士”等荣誉称号。南昌边防检查站积极发挥对外窗口优势,为百姓服务、为经济护航、为发展助力,四年来共查获各类出入境违法违规人员211起198人次,查获经济类防控案件12起12人,为国家和地方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青山湖区湖坊镇民政所所长徐中红同志,扎根基层20年,带领双拥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拥军优属服务活动,她的典型事迹先后被《中国双拥》杂志、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南昌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
南昌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有新作为
深化巩固军民团结的拥军支前优势。南昌市本着积极支持、全力而为、共建共享、责任担当的原则,为部队建设排忧解难。市政府先后拨专款用于南昌市民兵训练中心、民兵武器库和预备役师高炮团建设;在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为驻昌空军某部、南昌边检站、武警南昌市支队、市公安消防支队和电磁频谱大队等部队在城区解决了建设用地,为部队让利上亿元;支持南昌陆军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拨付专款改造南昌陆军学院轻武器射击场,对南昌市军休一所实行“搬迁重建交钥匙”工程,重建了南昌军供站;为驻昌部队解决了831套房改房产权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保障“使命行动—2013A”演习参演部队过境中,于向塘铁路编组站开设支前指挥所和供应、医疗、维修综合保障点,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参演部队过境休整点进行支前慰问,圆满完成了参演部队某师后勤指挥所及装甲团、炮兵团的过境保障任务,受到了参演部队的高度评价。
有序推进军民兼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安排近8亿元用于军民兼容基础建设。一是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对驻昌总参61121部队战备公路改造拓宽工程,现已成为“军民共建模范路”、“拥军模范路”的战备公路,同时对武警总队、消防总队、边防总队等驻昌部队周边的抚生南路、灌婴路、洪城路、市场东路等进行升级改造,为部队出行提供了交通保障。二是完善人防设施建设。在青山湖隧道、南昌地铁1、2号线建设等项目上都兼顾了人民防空要求,大大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护能力。近四年全市人防设施建设面积新增约214万平方米,达到人均约1.5平方米的水平;三是完善通讯设施建设。进行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了卫星通讯、3G视频、海事卫星电话、对讲集群等多种通信指挥功能。有效整合军民通用通信资源,向部队开放了“天网”、“交通监控网”、“数字城管”和“安全生产监控网”等信息系统接口,形成了军地互通共享的通信指挥网络体系。
持续壮大军民融合的技术产业体系。南昌市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立足急需、保障重点”的原则,精心打造了一批以南昌航空工业城、北斗卫星产业园、鸿利光电、欧菲光、清华泰豪、联创光电等为龙头的高精尖科技企业。2012年军民融合计划项目——江西直方数控动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某型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提高了我国自主研发汽车的电控技术,摆脱了国外技术制约,打破了国外垄断。 2013年军民融合计划项目——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开发的飞行训练创新和人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及国际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2014年军民融合计划项目——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电器技术项目,研发出具有“三隐三防”能力的特种军工电源、大容量移动电源和移动式信息化集成指挥系统。这些军民融合发展项目,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南昌在落实优抚政策上有新提升
双拥服务网络化。全面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近就便、全员覆盖的优抚服务网络,保障了全市双拥工作的开展。当前,南昌有乡镇、街道拥军优属工作办公室109个,村(居)委会拥军优属服务站1714个,驻昌部队拥政爱民服务小组100个,军民共建单位200多个,优抚对象联络员136名,双拥工作志愿者300多名,常年参与双拥活动的人员近万人。南昌县成立“退役士兵服务中心”,为退伍军人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青山湖区湖坊镇民政所成立“拥军优属服务中心”,利用“拥军门铃”和网络信息平台,全力为优抚服务对象排忧解难。青云谱区民政局从2010年开始,组织社工走进军营,服务基层官兵,成为全市“双拥在基层”活动的一个典型缩影。
抚恤优待制度化。四年来,共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2.7亿余元,仅2014年全市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统筹总额就达4663.8万元。从2012年起,我市对非个人原因不能就业的随军家属,按每人每月35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三年来发放随军家属生活补助1100余万元,人数和总金额列全省之首。同时,连续36年不间断地安排重点优抚对象和驻昌部队官兵赴庐山等地进行休养,现已安排人员达到18000余人次。2013年6月,南昌警备区政治部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了《南昌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有效保证了我市军人子女能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接收安置规范化。南昌市驻军部队多、现役军人多、安置人数多、安置压力大。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四年来我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409名、随调家属56人;岗位安置城镇退役士兵852名、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110名,无军籍职工190名;共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1285.8万元;拨付经费851万元为退役士兵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解决“三难”机制化。截至目前,全市重点优抚对象中有2849人享受了城乡低保待遇,四年来共投入1200多万元临时救助金用于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我市还将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范围,在定点医院享受“三免四减半”优待,全市每年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支出医疗费用平均达1800多万元;四年来共向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经济适用房405套,今年又向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公租房72套。
南昌在军民团结共建上有新成效
军民共建呈现新常态。驻昌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大型公益活动,承担大中专院校军训任务,面向社会举办“军校开放日”活动,承办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军事日”活动。南昌陆军学院十多年来积极为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做贡献,先后与江西财经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签订共建协议,进行联合办学,先后培养了近万名地方高校学生。南昌十七中与南昌市武警二支队自1995年以来就开展共建活动,至今20多年,二支队官兵经常性地到南昌十七中进行法制教育和军事训练。南昌市八一中学在每年八一期间,与江西省军区联合举办“八一军旗红”文艺汇演,并经常性地组织校艺术团送文艺节目进军营活动,得到了省军区领导的高度好评。
维稳抢险充当先锋队。驻昌部队始终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南昌警备区定期组织军地开展抗洪抢险训练演练,积极承担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四年来累计出动民兵13000余人次参加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参加安义县水库溃坝抢险、青云谱区京山老街内涝救援、新建县西山、流湖等乡镇遭受特大洪灾、新建梦山灭火、新建县溪霞镇连片特大森林大火扑救等重大任务中,解救、转移受困群众3900余人,保障了近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扶贫助困彰显鱼水情。四年来,南昌警备区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助学兴教等活动,进行一对一挂点、一帮一助学,团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资助1名高中贫困生就学,先后为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慈善事业等捐款捐物达30余万元,进一步树立了全社会互助互爱、济困助贫的良好风尚。江西预备役高炮团自1999年以来与南昌SOS儿童村开展军民共建,长期关注儿童村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定期派医护人员进行义务巡诊,每年春节和“六一”都与孩子们同乐互动,主动协助解决生活难题。武警总队医院与省红十字会合作,每年春运期间组织医院志愿者20余人,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年均受益超10000人次,受到了广大旅客的一致好评。
在专访中刘家富市长也深情寄语: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双拥传统是南昌军民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南昌市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的奋斗目标,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创建在平时、考评促创建;坚持在弘扬“八一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发挥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纪念馆、江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和社会化拥军活动,军政军民关系空前团结;坚持在改革创新实践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加强在基础设施、信息科技、力量体系、人才培养、通用保障、双拥共建等领域的统筹融合,奋力开创了“双拥促发展、创建促融合”的生动局面。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南昌市将继续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着力在弘扬“八一精神”、丰富双拥内容、拓展融合领域、破解发展难题、创建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双拥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