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山区“化缘校长”20年资助60个贫困生 义务救助60位伤员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9.10

  如果这个时代需要沉默的好人,来自广东茂名信宜市的池洞中心小学教师黎富炎就是其中之一。  山区小学老师、样貌平平、家境拮据,按照世俗的眼光,黎富炎远谈不上成功,但在他身上,“善良”可以通过量化来呈现——他今年不过40岁,生命中却有20年都用于行善。这20年里,他先后资助帮扶60多名贫困学生读书,连续6年中秋节为贫困学生送月饼,为改造两所老区小学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000小时。在被担心“扶不起”的今天,他还救助了超过60名车祸伤者。善意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位中年男人的一种本能。  今年夏天,黎富炎荣登“中国好人榜”,当赞誉和敬意汹涌而至,好人黎富炎却只有两个愿望:继续做好事、在荒田上种满莲花。
  1.扶贫救困 
  他是60多个学生们的“第二父亲”   黎富炎一家不过三口,逢年过节家里却能聚齐二三十人,他们都是黎富炎救济过的学生,在这些孩子心里,黎富炎是“第二父亲”。  作为信宜市池洞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黎富炎家境并不宽裕,但从任教师以来,他坚持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帮扶贫困学生读书,并积极筹集善款救助患危重病特困生。  在黎富炎救助的众多“孩子”中,孤儿罗智满就是其中一个。十多年前,罗智满的父母双双去世,年仅9岁的罗智满一人独居,无依无靠。  黎富炎还记得罗智满当时的模样。“他住一间比较残破的房子,原来他是跟阿婶吃饭的。因为他的家庭教育比较缺失,有时会跟阿婶闹意见,也没饭吃。当时也没有孤儿补助之类的。”  他陪着罗智满聊天,让罗智满跟老师们在一起吃饭,甚至主动邀请罗智满与自己同住,悉心照料罗智满的起居饮食至到六年级。为了让罗智满得到更多学习机会,黎富炎不辞劳碌奔波,联系帮扶单位,资助他读书,直到中职毕业。“逐渐感化他,后来就感觉到这个孩子变了很多。”如今,罗智满已经21岁了,早已毕业出来工作,提起他,黎富炎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记者了解到,黎富炎的救助对象不仅是孤儿,得知池洞镇新洞村残疾之家罗超熙的子女肌肉萎缩症都无法站立,只能爬行时,黎富炎非常同情,多次前往罗超熙家看望慰问,并联系市红十字会等市直单位,共筹集到3万多元善款送到罗超熙。在多方联系支持下,中山大学附属一医院愿意免费给罗超熙尚未发病的子女作检查治疗,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黎富炎亲自户送孩子们到广州,从检查到返程,像父亲一样全程陪护。  如今,已有60多个孩子受到过黎富炎的帮助,时间久远,有的孩子渐渐失去联系,有的孩子依然在身边。“这两年新增了二三十个(帮助对象)左右,我经常会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包饺子或者表演节目,都联系。”黎富炎笑言,怀乡现在有个“爱心屋”,这里是贫困孩子集中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黎富炎就会带着孩子们坐在一起做饭或讲讲生活的故事。“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也建立了一个QQ群,有时间的话就会把这些孩子和我们的队友集中在一起开交流会。”
  2.一块月饼有多珍贵?
  他连续6年为贫困孩子送月饼身处大城市的人们,或许已体会不到一块月饼的珍贵,但对贫困儿童、孤儿们来说,月饼不仅是节庆美味,更意味着被人珍视和关怀。  6年来,黎富炎坚持和志愿者一起联系商家,给有需要的孩子们送去爱心月饼。“我们会去问一些商家,看他们肯不肯赞助我们一些月饼,送给那些贫困孩子,因为他们没有月饼吃。有很多商家是支持我们工作的。也有一些商家会说‘我们现在也没有月饼啊’。”从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如今商家主动上门要求送上月饼,背后的转变与黎富炎的努力密不可分。黎富炎绝不愿让贫困儿童感到低人一等,送给孩子们的月饼“都是盒装的、精装的”。  他的慷慨远不止一块月饼。黎富炎成立了信宜市池洞镇铜鼓岭志愿者服务点,为过往司机免费提供停车休息场所。此外,作为信宜最早的红十字会志愿者之一,信宜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还没成立,黎富炎就要报名当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黎富炎鼓励身边的亲友加入,帮助组织“防灾减灾急救”知识培训班;协助实施 “送眼镜送光明行动”以及“扶贫助学行动”;和志愿者一起去慰问救助镇隆“双性”儿童;积极筹集善款参加红十字会“暖冬行动”,并带头进行义务献血,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00小时。
  3.不敢扶?
  他无畏讹诈 20年救助60多名车祸伤者 在黎富炎的行善对象中,车祸伤者是最特殊的群体。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当救人反被讹诈的戏码一再上演,敢在路上扶起车祸伤者的人越来越少,行善似乎成了一件要与风险和欺诈相博弈的行为。  可黎富炎不怕。  “社会上的确存在极少数泯昧良心的人,但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黎富炎往返学校需要走很长的公路,该路段是事故多发路段。2014年4月15日的清晨,207国道信宜市池洞镇铜鼓岭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在驾驶摩托车途中不慎冲下路边水沟,伤势过重无法报警求助。两个小时过去了,一些路过的司机见此并未停下施以援手,伤者躺在路边鲜血直流。正从此经过的黎富炎果断停车,第一时间报警并将伤者送往池洞镇中心医院,伤者最终得到及时救治而脱离生命危险。  “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只想着赶快救人。”说起当时的情形,黎富炎表示,铜鼓岭路段过往车辆车速较快,而行人却极少,在没人见证情况下独自救助伤者,有可能会被误会为肇事者,且停车的地方也很危险,“但是看见有人受伤了,我也顾不了那么多,只想着先救人再说。”  黎富炎说,他开车将伤者送到池洞卫生院时,刚好伤者的一个亲戚来到卫生院看病,他便嘱咐该亲戚通知伤者家人来卫生院。上午9点,伤者的妻子来到医院,黎富炎得知伤者家庭很困难,他的妻子也没带什么钱来,就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拿出来给伤者当医药费,才放心回去上班。 这并不是黎富炎第一次救助车祸伤员,据他回忆,1995年参加工作时开始帮助这些伤者,1996年的一天,有人发生车祸,黎富炎独自把伤者拉出路面的时候,一辆大车就从伤者摔下来的地方碾了过去。提起当年,黎富炎至今感到万分后怕,“不拖走的话就会被大车压到,(车)很快,大概只有三十秒左右。”  20年来,黎富炎热心救助了60多位车祸伤者,但当中仅有一两个与自己成为了朋友,其他人皆不知道救命恩人就是黎富炎。“一般送到医院我就走了,有需要的话我就报警,由救护车来处理。”
  4.不那么动听的“化缘校长”?
  他想在荒原上种满莲花   在信宜,黎富炎有个不那么动听的名字——化缘校长。  妻子同是小学教师,黎富炎家庭收入平平,他能够自掏腰包救助学生,却很难仅凭自己的力量改善山区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  “化缘校长”的名头来自他募捐200万元改造学校的义举,在山区,200万元绝非一朝一夕可得的小数字,全靠黎富炎一点一点地募捐回来,他至今非常感激那些愿意出钱的好心人们。“遇到的困难很多。找赞助的话很难找,经常吃闭门羹,不过大多数人对我们工作还是支持的。”  黎富炎还记得,募捐过程中有个茂名离休干部,当其听要改造学校的情况,立即给了三万块钱。在2000年,这笔钱相当可观,为了保险起见,黎富炎和村支书骑摩托车赶到茂名领取善款。不久后,有个老板也听说此事,叫黎富炎买地把学校球场建起来,不仅出了五六万元,还特意帮忙把学校球场铲出来,这让黎富很是感动。  在众多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善款用于改造池洞镇两所老区小学,“现在情况好很多,原来比较破烂,地方比较窄,现在校舍修整了,学校面积比原来扩大了很多,设施也比较完善了。”黎富炎说。  20年里,也有人不理解黎富炎的行为,为什么要做好人好事?是不是想出名或有其他目的? “有时做好事不是当事人不理解,而是旁边的人不理解,其实我做好事不是刻意的,好像路上你遇到有人出车祸,还有那些贫困孩子,遇到了就会帮帮他。”当自己的善举不断登上新闻,黎富炎曾感到苦恼,担心别人会误解自己的初衷。“其实我也想低调一些,但有人告诉我,你能够上新闻、上报纸,把自己推出去作为一个榜样,可以传递一个正能量,所以后来我就不介意这个问题了。”  所幸,妻子十分支持黎富炎。在她眼里,黎富炎是个善良的人。提起妻子,黎富炎的声音里尽是温情:“没有她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了。”夫妻俩的儿子已经上六年级了,黎富炎有时间也会带着儿子一起做好事。  好人黎富炎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很朴素——想帮助更多的人,想带动更多人去做好事。  第二个愿望美极了,也诗意极了。黎富炎告诉记者,如今在信宜和周边地区,许多人外出打工,种上的田地不足原来一半,越来越多田地抛荒,尤其是山区,泥潭和水田抛荒较多。“我有一个理想,可能你们都觉得很离谱。如果有水的话,我想在这些丢荒的地里都种上莲花,这样农民又有收成,风景还优美。”  现在,黎富炎已经开始着手实现他的“莲花梦”,计划今年先普及一些,再看看当地农业局和政府有没有相关补助。“种莲花的成本不高,我已经准备好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