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警花扎根基层做“守护天使” 微电影演绎警民情深
来源:渝北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10.13
“渝州巾帼多英豪,春风化雨江山娇。横空出世霹雳剑,守土为民红颜俏……”一首流露着“豪情”和“依恋”的小诗,描述的是一位怎样的巾帼红颜呢?写作者与被写者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这些可以从一部名为《双生花》的微电影中得到答案。电影讲述的就是重庆渝北警花邵小轶5年如一日地照顾关爱精神病女子圆圆(化名)并亲如姐妹的故事。圆圆经常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邵小轶的感激之情,而邵小轶则用给圆圆拍照、画画等方式呼应。
她俩的事迹感动了渝北人民,也感动了全国公安民警微信、微博、微电影大赛的评委。2015年4月13日上午,在公安部机关报告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邵小轶主演的微电影《双生花》斩获三等奖,她获得赛事唯一的最佳女主角奖。
其实,社区民警邵小轶让大家铭记、温暖和感动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2003年警校毕业以来,邵小轶抓捕过毒贩和跨国集团嫌犯,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帮助了无数困难群众,调解了不少疑难纠纷,她是社区安全的“守护天使”,是渝北区有名的“金牌调解”,更是老百姓心中的“好闺女”。
1.“守护天使”:从特警到片警 上演太多“小邵故事”
重庆女孩,漂亮、泼辣,邵小轶也不例外。20岁那年,邵小轶从重庆警官职业学院侦察系毕业后进入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工作。“因为我爸爸也是警察,我从小就受他的熏陶,所以就报考了警察”,说起为何当警察,邵小轶颇为骄傲。从2003年到2006年,特警邵小轶参加了多次突发事件处置,受到多次嘉奖。
三年特警的历练和感悟,让邵小轶深知基层民警的重要。“社区民警离群众近、跟百姓亲,我想去试试。”于是,她转岗来到新牌坊派出所。这里商业繁华、人员密集,她负责的安家嘴社区面积0.5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7000余户、2万余人,是公安部规定的社区民警人均1000户管理标准的7倍。这对丝毫没有基层经验的民警而言,工作和治安压力不言而喻,但她并没有退缩。“大家都觉得,女同志更适合干内勤,但我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跟居民打交道,一年半后,就主动要求转为外勤,并获得了批准。”邵小轶说道。
“为人民服务”是社区民警邵小轶的内心遵循。图片来源:渝北文明网
2015年5月27日,社区居民小张打电话报警声称遭遇“砸金蛋”骗局。接到报警后,案发所在地的新牌坊派出所民警邵小轶立即赶往现场。经过调查取证,邵小轶要求“主办方”拿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退款,并督促该起未经授权的砸奖撤离。“感谢你帮我退回了‘奖品’啊!”拿回来999元钱后,小张非常高兴。这是今年《重庆晨报》专栏“小邵故事”中的一个,它以邵小轶值班的各种出警故事为主要内容。像这样的故事,对当了9年社区民警的邵小轶而言,太多太多。
从内勤做起、从片警做起,她走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她的足迹。扎根社区以来,她始终把社区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各项业务指标均是分局前列。现在,如果你跟着邵小轶下社区,看着她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熟门熟路地介绍着社区的地理分布和人口特点,望着她亲切地与过往的每位群众打招呼,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就是她的家!
“社区是个大家庭,社区民警就是一个保姆,只要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就要全力以赴去解决。”在邵小轶管辖的片区,哪个背街小巷经常发生抢劫,哪个小区住有吸毒人员,哪个居民下岗待业,哪家夫妻闹了矛盾……邵小轶记得一丝不苟、清清楚楚,时刻警戒提防或想办法帮助。
同时,她还不畏凶险、冲锋在前,几次重大的案件破获均有她的身影。她勇毅过人,对待各种警情都迎难而上、从不推诿,无论是打架斗殴还是侦办案件。2012年,因参加公安部督办的“3.30专案”,她接受了央视《今日说法》栏目采访。
她喜欢说自己是“女汉子”。可是,“女汉子”只是她的自我调侃,“女警长”、“守护天使”才是大家对她的内心公认。9年来,她已从分管户政的“邵户籍”,成长为全重庆少有的一线接处警女值班组长,在干好社区民警“规定动作”方面,可以说,她不仅超标准地达到了“敬业”,还在诸多方面有自我“创新”和“倾情”,比如“调解用情”,比如“为民以爱”,比如“把群众当亲人”。
2.“金牌调解员”:调解纠纷近4000起 成功率高达95.3%
巴蜀方言常说:“说张家长,话李家短。”社区里面,人多事杂,每天都发生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着不同的喜怒哀乐。所以,对社区民警来说,被安排调解各种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常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棘手任务”。
“小邵调解矛盾有一套,很会劝人。”安家嘴社区居民刘大爷逢人就夸。
别小看邵小轶“年轻”,九年的社区工作,让邵小轶练就了一套过硬的调解技能,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金牌调解员”。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邵小轶主动介入调解各种民间纠纷3900余起,成功率高达95.3%。在处理多起纠纷后,邵小轶发现,很多纠纷并非都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当事人双方多半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想找个明白人好好说说,倒倒心里的苦水,只要耐心倾听,总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点子,矛盾自然就能迎刃而解。“其实,我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非警务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畴,但如果我们置之不理,这类纠纷就很可能在某一天爆发,成为威胁社会平安的隐患,所以,我就本着警察职责,尽力调和,维护辖区平安。”邵小轶说道。
和谐,源于善意的传递与推己及人的体谅。2014年4月,一起产权归属复杂,矛盾不断升级,历时六年、异常棘手的房产纠纷摆在了邵小轶办公桌上:2008年,李某(化名)将一房产卖给王某(化名),由王某代为归还贷款,王某自签订合同就入住该房。2008年底,李某因经济案件获刑入狱,法院冻结了该房产欲拍卖,银行又冻结账户,致使王某无法还款。2009年,李某出狱后发现王某没有还款,要求王某退房。2010年法院判决该房产权属旧房主,但买卖合同有效,双方都不服判决而不停上诉。从2009年到2014年,李某时常采取断水、电,堵锁眼,砸门等手段,逼迫王某搬离,报警记录不下20次,多位民警先后参与调解多次,但仍未妥善解决,且事态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首先要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并搞清楚他们的诉求。”接手案件后,邵小轶分别找来当事人了解情况,并多次主动找到当事人,耐心做工作劝解双方。面对依旧强硬的李某,邵小轶说:“你这纠纷闹了6年,还有谁敢买这个房子?这样拖下去,你的信誉度也只会越来越差。”忿忿不平的李某被这句话击中了“痛点”,当即表示“如果王某能够偿还贷款和滞纳金,自己愿意去办理过户。”眼看事情有了转机,邵小轶趁热打铁,急忙帮着联系法院、银行寻求妥善的处理方法。几次三番“调解”和“奔波”后,房屋终于顺利过户,6年的怨怼、仇视和报复打击顿时化为“微笑”。
温暖的细节,带来的是别样的感动;百姓的口碑,凸显的则是小邵的付出。事后的第三天上午,邵小轶接到王某打来的电话。王某感动地带着哭腔说,“邵警官,房子过户了,我要第一个告诉你。6年了,当我快绝望的时候,感谢你帮忙把这个连法院都没办法判决的纠纷调解下来。”王某电话里说,他终于能给家人一个交代,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也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了。后来,王某向重庆市公安局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邵小轶耐心善意的调解。
3.百姓“好闺女”: 有麻烦找小邵 儿子不孝“女儿”孝
调解各类纠纷,不仅要有嘴上功夫,在邵小轶看来,调解不仅要传递善意,更要真情付出。
“有困难,找警察;有麻烦,找小邵。”——2015年1月初,辖区一名八旬的王大爷向邵小轶诉苦,其不孝的儿子把房子卖了,由于长时间没有缴纳物业费,物管不许搬东西,现在老人没地可去,只有和老伴在外租房。王大爷老泪纵横,唏嘘不已。邵小轶一边安慰老人,一边与小区物管取得联系,告诉对方如果老人要搬家,请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这样,王大爷终于能够搬走自己的东西了。
几天后,王大爷拉着另一大爷到派出所找到邵小轶。原来这位70岁的李大爷是房子的买家,李大爷的儿子花了120万元,将房产买了过来,目的是为了上小孩户口,就近入学,而卖方也承认将户口迁走。可在上户口时发现,这套房产下面还有王大爷和老伴儿、他儿子,以及王大爷前儿媳四个人的户口。李大爷拨打王大爷的儿子电话,他每次都承诺迁走,可连续几天都没有动静。李大爷认为被骗了,就要求王大爷一家立即将户口迁走。
详细了解情况后,邵小轶拨通了王大爷儿子的电话。不过,王大爷儿子只迁走了自己的户口,他前妻也表示尽快把户口迁走,但王大爷老两口的户口,依然在那套房屋之下。王大爷表示,现在儿子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自己在重庆没有房产也没有亲人,户口没地可去。随后,邵小轶又和专职户口民警研究,能否将王大爷户口挂靠在买家名下,在获得肯定答案后,邵小轶立即告知李大爷和王大爷,两人又相约来到派出所。这次,李大爷同意王大爷挂靠户口,但要5000元挂靠费。王大爷不同意,自己每月只有3000元退休金,要交房租,还要作为老两口的生活费,实在拿不出。这次,两人又没有达成共识。
一次调解未果,再来一次,一次又一次。李大爷家终于同意留下王大爷老两口的户口,钱也不要了。
“像小邵这样的警官再多一些,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好!”老人在电话里难掩激动之情。老人感叹自己的儿子“不孝”,要收邵小轶这个好警察当“干女儿”。每次见到邵小轶,王大爷总是乐呵呵的,就像在与自己的闺女一样拉家常。“她就像我们的亲闺女一样,很亲切。”
4.扶弱济困“警中花”:故事拍成微电影 特殊“妹妹”为她写诗
“她演得非常好,展示了最美的女警形象。”4月13日上午,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在全国公安民警微信、微博、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夸赞荣获赛事最佳女主角奖的邵小轶。
邵小轶马上“纠正”他说,“我只是一名社区民警,不是专职演员,我所呈现的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朱军好奇地问起这部根据邵小轶与精神病人圆圆的真人真事改编的《警事新语—双生花》的大致内容。
事情发生在2010年9月,邵小轶值班时接到一名女子报警说自己在家遭人追杀。她迅速赶到现场,才知道报警女子圆圆系精神病发作。圆圆是独女,大专毕业,当年学的护士专业,19岁查出患有精神病。邵小轶主动向所长请缨,担当起照管她的义务。
“她回家后,我第一次去看望她,刚到她家楼下,一名女子突然叫我邵姐姐。”邵小轶回忆说,原来她就是圆圆。此后,她一直喊她“姐姐”。而事实上,圆圆比邵小轶大9岁。
与圆圆相识后,邵小轶每周都要抽空去陪她聊天,有时还牵着她到小区散步,小区居民笑称她俩是一对姐妹。2013年,邵小轶萌发想通过照片记录“妹妹”变化的想法。于是,每次去看望她时,都会给她拍些照片。2014年8月,圆圆生日那天,邵小轶送给她一本精美影集,上面全是她生活的镜头。邵小轶说,她拍的照片至少有200张,主要记录圆圆病情的变化以及她的生活情况。这些照片有她过生日扮鬼脸的,有她撒娇时被抓拍到的,还有她的全家福等,每张照片旁都写有简短文字记录当时情况。
“女儿能有今天,全家都很感谢邵小轶。”圆圆母亲说,邵小轶悉心照顾女儿多年来,女儿的病一直没复发过,而且还开始写文章、写诗。
圆圆为小轶写诗,小轶为圆圆作画,“姐妹”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2014年8月,渝北区公安分局决定把邵小轶与圆圆的事迹拍成微电影,并由邵小轶亲自主演,于是便有了获奖作品《警事新语——双生花》。这部片长16分23秒的微电影,2014年10月在腾讯和“平安渝北”微博上播出后,引发众多网友点赞。
多年来,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居民们也带给她别样的感动。2014年盛夏,辖区居民李大爷走进了派出所,他并不是来报案的,他来是想给邵小轶她们送几把自己亲手种植的青菜,表达一个社区居民对民警的感谢。“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李大爷已经73岁了,从他所居住的小区到我们派出所还是一段很长的距离,他顶着这么大太阳给我们送菜,我真的特别感动,那一瞬间觉得,我的工作好有价值!”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邵小轶感慨地说道。
如今的邵小轶,每天依然在辖区里忙碌,除了正常出警之外,一般早上到了派出所要录入前一天采集到的辖区新信息和各种文案工作,下午就到社区走访,入户了解,粘贴警情提示、调解纠纷……抽空还要忙着更新一下自己两年前新开辟的宣传阵地——“安家嘴社区警务室”的微博。
邵小轶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社区民警,她的工作算不上轰轰烈烈,但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带给每一个有需要的人以温暖。正如她在“安家嘴社区警务室”的微博介绍中所写的那样:“我是一名民警,我不能保证能破获所有案件,也不能保证能调解好一切纠纷,但我希望我的付出能提高大家的防范,我的努力能化解人们的怨恨。”
朴实的语言,往往能带给人最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