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时间:2018.03.19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和切实部署。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扎实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以生态大工程带动生态大繁荣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持续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当前,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进入“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必须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加大各项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力度。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时刻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来指导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

  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针。针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对于生态损害严重的区域,要以人工修复为主、自然修复为辅;对于生态现状较好的区域,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同时,相关部门要搞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落实好各项工程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储备,加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监测评估。要创新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机制,扩大生态修复的社会参与度。森林、草原、湿地、荒漠与人们的生存休戚相关,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绿水青山给百姓带来金山银山。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

  打造蓝天清水净土

  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制定全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实施人口集聚区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控制,严格控制化工、冶炼、电力等企业污染排放,开展有毒废气监测,严格污染源监管,减少有毒有害废气排放。

  持续开展清水行动。重点推进黄河流域大黑河、乌兰木伦河和辽河流域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及额尔古纳河治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建立全面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综合整治方案实施进度,实现湖泊水质逐步改善。加强工业及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逐步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净土行动。摸清农用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和铅锌铜采选集中区域整治。严格土地用途管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坚决切断各类污染来源。同时,有计划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转方式调结构谋布局

  推进美丽与发展双赢

  遏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内蒙古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头。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加大调控力度。一要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二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三是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

  积极发展绿色农牧业。近年来,内蒙古坚持不懈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产业多元的转变,沙产业、草产业等绿色农牧业蓬勃发展;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云计算等新型工业风生水起;采摘游、农家乐、工业参观等特色旅游业方兴未艾。今后,内蒙古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农牧业,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畜牧业、绿色林草业、绿色食品产业以及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提高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培育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绿色的农牧业,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实现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良性互动。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力气推进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

  有效拓展生态工矿业。矿产资源开发增速应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相协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矿产资源,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实行生态型、集约化、小数量的渐次开发。要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围绕我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

(责任编辑:杨秀峰)